说到元朝不知道大家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小编这边最大的印象就是这个朝代非常的厉害,曾经打下半个地球,这是这么厉害的朝代,大家最后也都知道了,那就是灭亡的非常快,前后不过100年,那么为什么曾经的铁骑会灭亡如此之快呢?这个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
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的一个异类:它尝试着去建立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性帝国,它支持积极开拓海外贸易,它是历史上罕见的因为某些“善良的政策”而被加速亡国的王朝。
中国历代王朝末期的社会形势,大体上是相似的: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起义不断、外敌入侵,而执掌国家权力的君主或者大臣们尸位素餐,抵制改革和进步,最后品尝到亡国亡身的苦果。
但元朝是例外。
在元王朝晚期,面对着残酷的天灾和沉重的政府财政压力,无论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还是他手下的大臣们,他们是不甘心就此沉沦,就此走向亡国的,他们与历史上其他王朝的末期君主、臣子们不同,他们主动求变,采取了许多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应对当时局势的角度看都非常正确,非常对路的政策。
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看起来正确、对路甚至称得上忧国忧民的政策调整,反而加速了元帝国的崩溃。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从元顺帝在位时期面临的局势说起。
元顺帝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建立元帝国的蒙古族人来自草原,他们与生俱来的狼性,并没有随着他们入住中原而改变。整个元王朝总共历时98年,其中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在位23年,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位35年,剩下的九个皇帝,一共才在位了不到四十年。其中,有至少三四个皇帝在政变或者战争中死于非命或者下落不明,剩下的也个个是短命鬼。
而元顺帝本人,也是经历了数次血腥政变,才彻底铲除了掣肘自己的旧势力,得以执掌天下的。
上层建筑烂成了这个样子,下面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元顺帝登基之后,面临两大棘手难题,一个是天灾—黄河泛滥;一个是人祸—财政危机。
先说黄河水患。
元顺帝在位的第四年夏天,河北、河南等地连降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沿河郡邑,如济宁路、曹州、大名路、东平路等所属沿河州县均遭水患。
水患沿线各地,数百万灾民饿殍遍野、卖儿鬻女、食不果腹。黄河下游地区的水患,因为宋朝错误的治河方略而起,已经影响了宋之后统治这一地区的金、元两国百余年了。如何赈灾;如何治理黄河水患,就成了摆在元帝国面前的首要难题。
再说财政危机,虽然元顺帝之前的皇帝们各个享年不永,但这些蒙古族的君主们个个都十分的热衷享乐,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以统治中原农牧地区的皇帝的心态,而依然保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洪水爱谁谁的草原民族领袖的心态。
皇帝如此,下面的大臣和贵族们也纷纷上行下效。大家集体享乐的结果就是,到了元顺帝即位的时候,朝廷没钱了,不但没钱,而且还有大笔大笔需要花钱的地方,比如说赈灾、治河。
正当元顺帝发愁的时候,他所仰仗的一个少壮派能臣,给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这个人,就是元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脱脱。脱脱是元朝历史上最提倡汉化,以汉族传统的方式解决汉人问题的臣子,他提倡儒学,而且主持编修了辽、金、宋的三朝国史。
机缘巧合的是,脱脱也遇到了元朝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皇帝元顺帝。
二人一拍即合。一系列改革措施短时间制定并推广至全国,一系列改革措施短时间制定并推广至全国。
在水患方面,脱脱请出了著名的水利专家贾鲁,负责治理黄河。贾鲁一方面仔细研究了宋、金、元三朝治理黄河的方法以及经验教训,一方面亲自沿途走访了黄河下游的许多地方,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河方法。脱脱给了他巨大的支持,不惜人力财力让贾鲁去办。
从后世明清两代所采取的治河方略看,贾鲁的理念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他遇到了一个无法逆转的现实局面:元帝国已经天怒人怨了,治河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人早已是火药桶了,贾鲁就是把引线点燃的那个人。
在财政方面,脱脱提出了变更钞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办法是:印造“至正交钞”,新钞一贯合铜钱一千文,或至元宝钞二贯,而至正交钞的价值比至元宝钞提高了一倍,两钞则并行通用。发行“至正通宝钱”,与历代旧币通行,使钱钞通行,并以钱来实钞法。
在脱脱看来,这是一个万全之策。但从我们现代人所掌握的经济常识来看,在国家极度缺钱的时候,再拼命印钱的结果,一定是加剧通货膨胀,让钱更不值钱。
元顺帝和脱脱想改革,也不畏惧改革,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改革不但让底层民众的怒气更加膨胀,也激起了得利的蒙古贵族、官吏们的反对,元朝在几年之内,不但民变四起,而且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裂,自残加外患很快就让元帝国崩溃了。
元顺宗北逃草原,死在了逃亡的路上,而脱脱则更早就被赐死于云南。
“善政”没有拯救元王朝的命运,元朝成了又一个统治中国不足百年的“短命”王朝。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蒙古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贵由的权力之路与历史定位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始终与黄金家族的内部博弈紧密相连。作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汗长子,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的继位过程充满戏剧性,其短暂统治更折射...
元定宗贵由评价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8-08 陈友谅与张士诚:乱世枭雄的实力较量与命运分野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与张士诚作为南方两大割据势力,均以抗元起家,最终却因战略选择与性格差异走向不同结局。一、军事能力:陈友谅的“巨舰铁骑”与张士诚的“守成...
张士诚 陈友谅 2025-08-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