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雍正和果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临终,为何专门要求善待果亲王?
当年《甄嬛传》热播的时候,大家都为甄嬛和果郡王允礼这对爱而不得的情侣之间的命运所牵绊。在剧中,风流倜傥、温文儒雅的果郡王是许多深宫女眷们的“梦中情人”。
但是他却爱上了自己的皇嫂甄嬛,因为身份的原因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爱意隐藏起来,每当思念而起的时候就吹响身边的那支长笛。一部影视剧让这位原本毫无存在感的清代王爷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我们都很好奇,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和甄嬛到底是什么关系?事实上真实的果郡王与甄嬛只是叔嫂关系,并没有任何私情。而他自己也是雍正最为器重的弟弟之一。
皇权争斗中存活
当年“九子夺嫡”过后,雍正继位就开始清算“八爷党”和“千岁党”等一干人等。他先是对他们委以重任,后来又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打压。不得不说,雍正的手段还是很高明的。
虽然他为了巩固皇位杀害了许多兄弟,但大多数都是当年参与“九子夺嫡”的那些人,其他没有参与的几乎都活了下来,其中有一个就是果郡王允礼。
允礼是康熙的第十七个儿子,“九子夺嫡”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也因此他幸运得躲过了哥哥们的皇位之争,得以活了下来。

雍正刚登基的时候政局非常不稳定,许多大臣受到“九子夺嫡”的牵连而被罢官,因此他身边能用的人也很少。再加上康熙晚年时期治理朝政的能力日渐衰弱,使得朝堂出现徇私舞弊的局面。
因此雍正迫切得需要培植自己能用的人,他首选的肯定是自己的弟弟。允礼就在此时被册封为果郡王并帮忙管理“理藩院”。这是清廷中管理蒙古、回族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最高权力机构。
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年,而且忠心为国、从不徇私情,他为官清廉得到雍正的赞誉。雍正六年的时候他被晋封为果亲王,统管蒙古正黄旗、满洲镶红旗、汉军镶蓝旗和蒙古镶蓝旗。
从这里可以看出雍正对允礼的委以重任,但允礼自幼体弱多病,有时候常需要在家里静养,但雍正交办的一切事物他都还是精心料理。
他因为常年管理理藩院,这个职位总是要与其他民族打交道非常劳心费神,也是造成他身体清弱的原因。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兢兢业业不敢怠慢。
圣旨厚待
雍正十三年,年迈的雍正帝依旧还在为国事操劳着,他了解自己大限将至,但心中担心的事情依然萦绕心头,那就是乾隆登基之后可能发生的种种,他都在心中演练了一遍。

为了让乾隆能稳稳当当地做好这个大清皇帝,雍正是煞费苦心。但最终他还是熬不住了,那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上疾大渐”,随后立即传旨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以及各位大臣和亲王等人共同承接遗诏。
遗诏中宣布了爱新觉罗·弘历为帝位的继承人,此外还提到了果亲王允礼。遗诏中除了明确果亲王、庄亲王、张廷玉和鄂尔泰等顾命大臣的身份之外,对果亲王的后续优待问题也作了明确说明。
遗诏中指出果亲王秉性正直、才学俱佳,是国家的有用之才。但只因为平常身体清弱,不便操劳过度,如遇到大事,诸王们要协助一下,不要让他损伤身体。如因病情加重无法操劳国事实在惋惜。
这份充满哥哥对弟弟体恤之情的遗诏中透露出几个要点,除了真的担心允礼的身体健康之外,也是暗示其他诸王和大臣要以允礼当先,同时也告诉乾隆,允礼是可以信任和重用的。
乾隆登基之后,也如雍正遗诏中所述的那样,对果亲王进行了优待。据史料记载,乾隆任命允礼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而且还让他拿双倍的俸禄,还免了他觐见时的叩拜之礼。
这些待遇对于其他皇室亲戚来说已经是非常的优厚了,允礼当时不仅协助乾隆治理国事,而且还操持其他事物,一时间位极人臣。

既能得到雍正的欣赏,又得到乾隆的重用,说明允礼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那么雍正为何要在遗诏中专门针对允礼做出优待说明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雍正的想法
从“九子夺嫡”中的步步为营可以看出,雍正是一个善于隐藏自己想法的人,而且他懂得用人识人,因此才能在那场角逐之中完胜八阿哥。因此他在为乾隆铺平登基道路的时候也做了很多的事情。
首先雍正对允礼是寄予厚望的,了解他自幼身体不好,所以让大臣们多为他分担一些事物,让他不要那么操劳。主要原因是希望他能活得久一点,这样就能帮乾隆多一点。
雍正遗诏中钦定了四个顾命大臣,除了允礼之外,还有庄亲王允禄、鄂尔泰和张廷玉。这四个人的身份都很特殊,前两个是皇亲国戚,鄂尔泰是满洲八旗子弟的代表、张廷玉是汉臣的代表。
这样的安排无疑看出了雍正的心思缜密,允礼和允禄都是乾隆的亲叔叔,自然会费心去辅佐他,但同时对鄂尔泰又能形成互相牵制,张廷玉既能牵制鄂尔泰,同时又能稳定汉臣们的心。
这些安排充分的保证了缺乏管理经验的乾隆可以顺利的度过皇权更迭的那段时期,这样就为他自己积累政治经验提供了充足的过渡时间。雍正做此安排是受到前朝多尔衮和鳌拜等专权之人的影响。

倘若真的又出现一个“鳌拜”,乾隆这个新手根本应付不过来,所以可以看出雍正对乾隆的良苦用心。鄂尔泰和张廷玉是朝廷重臣,两人之间本来就明争暗斗,不必顾虑他们会联合起来。
倒是庄亲王允禄是需要担心的,他资历比果亲王允礼要老,在朝中的势力也比他大。因此雍正才提出让乾隆优待允礼,这样就能帮允礼扩大自己的优势,制约着允禄使两人的关系达到平衡。
这样允礼和允禄、鄂尔泰和张廷玉双方都成了对手,就不用担心乾隆登基之后他们会联合起来把持朝政。这一番安排体现了雍正的英明,也为后期乾隆开创“康乾盛世”打下了结实的政治基础。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历史长河中的甄嬛:从平凡侍妾到尊荣皇太后在清宫剧《甄嬛传》的渲染下,甄嬛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传奇女子。然而,历史上的甄嬛——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其人生轨迹与剧中大相径庭,她的故事更像是...
甄嬛 孝圣宪皇后 2025-11-19 端柔公主的抗争与妥协:一场远嫁蒙古的命运博弈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场围绕公主远嫁蒙古的政治联姻,因一位公主的激烈反抗而充满波折。这位公主便是和硕端柔公主,她以大哭三天三夜的激烈方式抗拒远嫁,最终在皇权的威压下...
雍正如何继位的 和硕端柔公主 2025-11-17 年羹尧倒台后:妻儿命运中的皇权铁腕与家族血泪雍正三年十二月,一代权臣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谢罪,这位曾让西北军民闻风丧胆、令朝堂百官俯首的"年大将军",最终以九十二项大罪的罪...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1-14 圆明园阿哥弘曕:被宠爱毁掉的皇室骄子在清朝乾隆朝的皇室成员中,爱新觉罗·弘曕的一生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最年幼的弟弟,从备受宠爱的“圆明园阿哥”沦为被降爵罢官的罪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兄弟命运分野:为何仅老十三能善终?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角逐中,雍正帝胤禛以冷峻手腕稳固皇权,对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系统性清算。在15位成年兄弟中,除早夭者外,仅老十三胤祥与老十胤?得以善终,...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康熙之死:病逝疑云与历史真相的千年回响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北京畅春园内烛火摇曳。69岁的康熙皇帝在病榻上突然驾崩,第四子胤禛(雍正帝)旋即继位。这场看似寻常的权力交接,却因民间&am...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谥号之变:康熙深情与雍正权谋的碰撞康熙帝与雍正帝这对父子,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康熙帝以“仁政”开创盛世,雍正帝以“宪治”整顿积弊,而两人对皇后谥号的处理,更折射出权力交接中的深层博...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六十三年皇权筑起铜墙铁壁公元1735年秋,圆明园内烛火摇曳,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在病榻上留下两道密旨。这两份用满汉双语书写的圣旨,不仅解决了皇位传承的合法性危机,更通过精心设计的权力架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