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起唐朝,人们肯定会首先想起唐诗或者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必然是一个诗歌繁荣、诗人辈出的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想象很丰满,真相很骨感,我们熟悉的李白、杜甫、 白居易等大诗人都和唐太宗无关,真正属于贞观时期的著名诗人只有一个,他就是风行一时的诗体“上官体”的创立者上官仪。

上官仪小时候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他的父亲上官弘在奸臣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谋害隋炀帝时被杀身死,他则在好心人的救助下被送到一座 寺庙假扮成了小和尚,这样才躲过了一番生死劫难。
从那时起,上官仪就在寺院容身,一边辛苦劳作,一边努力攻读,后来他终于苦尽甘来,考中 进士做了京官,还凭借着自己的满腹才华赢得了一代明君唐太宗的青睐。
唐高宗继位后,上官仪也很受重用,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新皇帝的青眼 相加后来竟然会让他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处。
唐高宗登上帝位后立的第一个太子是他的庶长子李忠,李忠的母亲是地位卑微的宫女。武则天生下的儿子李弘三岁时,唐高宗废掉了李忠的太子之位,将李弘立为新的太子,“母凭子贵”是封建社会的常见现象,到了女强人武则天这儿却完全颠倒过来成了 “子凭母贵”。

但是,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其强烈的女人,太子之位远远不能满足她的胃口,她还有更高的政治追求。这个说法在知名作者王晓磊著作的《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还原武则天真实面目!)》中有详细的描述。
唐高宗虽然贵为皇帝,身体却一直不是很好,三十多岁时又得了风 疾,发起病来头晕目眩,心烦意乱,根本不能处理政事,不得不委托皇后武则天代劳。等唐高宗身体好转重新理事时,武则天却不愿意交出某些权力,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皇帝和皇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甚至出现了两口子争权的荒唐现象,结果,武则天觉得很委屈,唐高宗觉得特窝囊。
当时有一个名叫郭行真的知名道士,经常出入宫廷给后妃们提供宗教 服务,和皇后武则天的关系尤其密切。有一天,当郭行真从武则天宫中出 来时,路上正好迎面碰上大宦官王伏胜。
郭行真打完招呼就慌慌张张离开 ,感到奇怪的王伏胜四周查看时,在地上发现了一个和皇上颇为相似的小木头人,王伏胜知道这是道士们搞厌胜之术所用的道具,就毫不迟疑地 把木头人交给了唐高宗。
所谓“厌胜之术”,就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制服乃至致死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一如汉朝盛行的巫蛊。
当木头人呈现在唐高宗面前时,他一切都明白了,这是皇后武则天想要置他于死地呀!是可忍,孰不可忍,唐高宗终于出离愤怒了,他要反击,义无反顾地反击。

于是,唐高宗派人召来了他最为信任的宰相上官仪,然后开始倾诉他 的满腹悲愤,说到动情处那简直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差一把鼻涕一 把泪了。忠心耿耿、为君解忧的上官仪从来没见过皇帝那么生气难过,就顺着皇帝的口气说:“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
正在冲动之中的唐高宗闻听此言,马上命令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上官仪这边刚刚按照唐高宗的意思拟就圣旨,武则天那边早已经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耳目那里得知了这一晴天霹雳。
上官仪前脚刚刚离开,武则天后脚就赶到了唐高宗跟前。
武则天深知唐高宗是一个多情而懦弱的男人,就一边哭诉她养儿女、国政的辛苦,一边责问唐高宗不念旧情、意图废后的负心之举。 唐高宗和武则天毕竟是同床共枕十几年、生儿育女一大群的老夫老妻了, 他看着哭得像梨花带雨般的武则天,听着她一往深情、无限哀怨的诉说, 心中的一团怒火慢慢地转化成了满腔愧疚,最后干脆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 上官仪身上,眼含热泪地对武则天说:“我初无此心,仪教我。”
容易冲动的人往往最容易后悔,唐高宗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废后一事上的冲动与后悔把上官仪父子推上了不归路。
古人云: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武则天绝对当得起这句老话,她很快对上官仪展开了狠毒、残忍、血腥的报复行动。
一个月后,武则天指示她的党羽许敬宗诬陷上官仪和王伏胜勾结废太子李忠大逆不道,图谋不轨。古语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上官仪和王伏胜当初曾为李忠的下属,对于这个诬陷更是百口莫辩。

最后,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和王伏胜都被杀害,家产抄没入官,上官庭芝的妻子郑 氏和刚刚出生的女儿上官婉儿被押到皇宫做奴隶,命途多舛的上官仪家族在江都血案四十多年后又一次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大惨剧。
虽然杀死上官仪的诏令是从唐高宗那儿传下来的,实际上要置他于死地的人是武则天,但上官仪和武则天之间的矛盾是由唐高宗的废后想法引起的。
如果不是唐高宗不满武则天揽权,人家上官仪何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摸母老虎的屁股呢?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懦弱无能的唐高宗害死了一片忠心的上官仪。
所谓“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放在这儿应该也不算不合适吧!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权力棋局中的孤影:上官婉儿终身未嫁的深层解码在唐朝宫廷的权力漩涡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步政坛四十余载,却始终未踏入婚姻殿堂。这位集才情与权谋于一身的女性,其终身未嫁的选择既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更...
上官婉儿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权力漩涡中的殊途:韦后、安乐公主与上官婉儿结局迥异之探析唐隆元年(710年)的政变血雨腥风中,韦后、安乐公主与上官婉儿三位曾叱咤风云的女性,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韦后与安乐公主被斩首示众,头颅悬于东市三日,最终以...
上官婉儿 2025-11-05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