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在霸占自己的弟媳杨氏的时候,长孙皇后是怎么想的?长孙皇后为什么不阻止李世民?
在大家的心目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达到了中华帝王的顶峰,而且他对于感情的坚持,也是让很多人都羡慕长孙皇后。可以说李世民的一生都非常的完美,就只是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表现些问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玄武门事变爆发以后,唐太宗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兄弟,甚至还霸占了自己的弟弟齐王的妃子。如果说杀死兄弟是为了夺权,那么霸占兄弟的老婆,就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且历史上的唐太宗是一个懂得克制的人,此人的形象非常光辉伟大,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他要霸占自己的弟媳呢?而且作为模范皇后的长孙皇后为何没有出面制止呢?
关于唐太宗和其王妃的故事,其实在史料记载中有很多的有趣场景。在非官方史料记载中,唐太宗与齐王进行博弈的时候,齐王妃曾经多次现身,并且对于唐太宗很有好感。
在正史记载中,唐太宗曾经与齐王等人举办宴会,结果被下毒后吐血不止。有不少史书认为是因为齐王妃在旁边帮忙,所以唐太宗才没有被毒死,而且才能最终躲过危机。
更为有趣的是,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据说,就是这位齐王妃提前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并且告诉了齐王等人的阴谋。

所以通过这些记录来看,齐王妃和秦王李世民的关系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大有一种美女对于英雄的崇拜,而且此人对于唐太宗发动政变的成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如果两人只是这种关系的话,那么他们还不会走到一起,毕竟抢夺自己弟弟的媳妇,实在是有些不体面。而且当时的史书明确记载,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之间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但是,史书却是这样记载,在秦王李世民稳定政局以后,他立刻就将这位齐王妃杨氏给拉了出来,并且开始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不仅如此,新唐书更是记载两人感情非常好,这位齐王妃杨氏还给唐太宗生下了一个儿子。更是在历史上有传言,唐太宗要册封这位杨氏为皇后。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真相,却又产生一个疑惑。唐太宗会霸占自己的弟媳,是因为美女和英雄的暧昧以及杨氏的主动,所以唐太宗才最终选择了她。但是,长孙皇后还在那里摆着,如此有违伦常的事情,长孙皇后为何不劝止呢?
要了解,历史上的长孙皇后可不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的时候,长孙皇后每次都能在唐太宗怒火之时劝其冷静,而且每次都是直言上疏。
例如,当年唐太宗想要提着宝剑去杀了魏征这个老匹夫,但是长孙皇后却是直言劝阻,让他冷静下来,并且奖赏了魏征。
可以说,长孙皇后其实并不怕自己的丈夫,而且由衷对丈夫好。但是唐太宗和齐王妃两人在一起时,长孙皇后没有任何态度,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答案就藏在了魏征的言论中。史书记载魏征曾经说过这样句话: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
这句话似乎很难懂,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一个典故,秦国有一个大美女叫辰嬴,此人先后嫁给了晋怀公和晋文公,结果还生了一个儿子,要夺取王位。因此大家都评价这个女人是个荡妇,皇帝是昏君,所以她的儿子没资格继承王位。
那么魏征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魏征在指责唐太宗霸占了齐王妃,齐王妃杨氏就是那个放纵的女子。
通过魏征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次上书充满着火药味,这是直接批评皇帝的女人,如果是一般的朝代,绝对会乱刀砍死,即使是唐太宗的性格,估计也难以忍受。但是唐太宗却并没有处罚魏征,这可就耐人寻味了。

如果按照新唐书的说法,唐太宗无比喜欢这个女人,而且还想要让她当皇后,那么魏征此举,很明显就是做长孙无忌,其下场就是被武则天弄死。但是魏征这么干了,而且没有任何危险,那就说明新唐书的说法有问题。
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唐太宗和齐王非的关系极有可能是一种地下关系,并没有上升到台面上。
正如当年齐王妃主动飞蛾扑火的唐太宗两人,有可能在玄武门事变以后有了长时间的不正当感情。但是这种不正当感情始终没有公开出来,唐太宗也没有让这个妃子已获得名正言顺的位置。
不然,魏征哪来的勇气去非议唐太宗的妃子,而且还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典故。
既然齐王妃是地下情人,那么贤惠的长孙皇后绝对不可能去反对唐太宗与此人交往,因为没必要。
而且,史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在过去了漫长岁月以后,唐太宗最终恢复了自己兄弟的名谓,李建成成为了太子,而齐王依旧变成王爵。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齐王妃杨氏并没有唐太宗妃子的身份,而是依旧以齐王妃的身份落幕。另外,他和杨妃生的儿子也最终继承了齐王的这一支血脉。
所以从魏征的那句话再结合后来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明确得出一个结论,唐太宗霸占了自己地体的女人,但却并没有让她在台面上活动,而是一直当做地下情人处理,甚至到最后让她回到了齐王的身边。

既然是这样一个过程,那么长孙皇后自然不可能反对大家,对于此事也是以一种比较暧昧的态度来对待。当然对于直肠子的魏征来说,他可不管这么多,自然敢公开指责唐太宗,但因为齐王妃的身份尴尬,所以魏征也没有因此获罪。
或许这才是当年的真相,而这也是唐太宗最后的理智,可不像阴谋论和新唐书中那么荒唐,以至于让长孙皇后都蒙羞。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终结了唐朝初年的皇位争夺,李世民以箭矢与鲜血改写了历史走向。若将时间倒推至李建成登基的假设场景,其与李世民的生死博弈实则暗含着中国古代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0 血色洛阳:李世民斩单雄信引发的瓦岗军余波与王朝阵痛唐武德三年(620年),洛阳城外硝烟弥漫。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瓦岗军旧将单雄信因拒降被斩于阵前。这一刀不仅斩断了隋末英雄的末路,更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持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玄武门前那杯毒酒: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真相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笼罩在闷热中,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宴会正在东宫酝酿。太子李建成设宴款待胞弟秦王李世民,这场看似兄弟叙旧的夜宴,却因《旧唐书》中&qu...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14 光武帝刘秀:乱世中的完美帝王与历史镜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堪称独特的存在。他既非刘邦式的草莽枭雄,亦非李世民般的门阀贵胄,却以“零差评”的完美形象,开创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刘邦 2025-10-14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权臣的抉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深层动因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