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朱祁镇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朱祁镇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经历与《大明风华》中有何不同?
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明英宗朱祁镇。看看历史上的朱祁镇是怎样一个人物,他与《大明风华》中有哪些差别。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承皇位,史称明英宗,次年改元“正统”。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他的生母是孝恭孙皇后,也就是《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人物原型。
朱祁镇登基时尚且年幼,不可能担负起治国理政的重任,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明代的国家大事都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负责。这与《大明风华》中存在较大出入,因为在电视剧中无限拔高了孙若微的地位,贬低了张太皇太后的作用,可真实历史上的“孙若微”其实存在感很低。
正统初年,明代国力不断上升,整个帝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面的主要功劳自然得归于太皇太后和她组建的摄政团队(成员包括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三位司礼监宦官)。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病逝。朱祁镇开始亲政,大明王朝正式进入了明英宗时代。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风华》中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太皇太后和“三杨”都还活蹦乱跳,可在真实历史上,这几人早已过世多年。
朱祁镇掌权初期颇有一股定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他勤于政务,励精图治,这些情况都与《大明风华》中那位软弱无能的朱祁镇完全不同。不过在这一时期,朱祁镇重用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这成为他执政生涯前期的重大污点。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进犯。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决定率20万军队(一说50万)御驾亲征。同时,他任命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郕王朱祁钰担任监国,代替他在出征期间管理朝政事务。
朱祁镇原本的设想是带着明军主力与瓦剌人决战,毕其功于一役,然而这支宣称汇集了大明代举国精锐的王者之师却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遭遇瓦剌骑兵部队的突袭,全军折损过半,所有随军出征的明代高级将领和朝臣都当场被杀,朱祁镇本人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历史上将这一明代最大的军事惨败事件称为“土木之变”。
朱祁镇被俘后,大明王朝群龙无首,遭遇了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当时有不少朝臣建议迁都南京,以避刀兵,言下之意就是放弃整个中国北部。关键时刻,兵部左侍郎于谦挺身而出,极力主战。由于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在于谦等人的拥立下,朱祁钰宣布登基称帝,改元景泰。朱祁镇在瓦剌军营中方才得知自己变成了太上皇。
在《大明风华》中,朱祁镇成为俘虏后的一股怂样让人看得非常恼火,然而历史上的朱祁镇却绝非如此。虽然成为了阶下囚,可朱祁镇并没有丧失大明天子的气度,反倒是他的对手也先、伯颜帖木儿等人对朱祁镇肃然起敬,因此虽身在敌营,但朱祁镇依然被奉为上宾,而不是像《大明风华》中那样活得像只蝼蚁。不过对瓦剌人来说,这位前任大明天子却成了“烫手山芋”,新上任的大明皇帝朱祁钰显然不希望朱祁镇回去,因此拒绝了瓦剌提出的所有赎人条件。可是将朱祁镇留在瓦剌又中看不中用,还得时刻承担着外交风险,实在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一位叫杨善的明代大臣利用出使瓦剌的机会,变卖掉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赎金,终于从瓦剌人手里将太上皇朱祁镇赎回。
朱祁镇回朝让景泰帝朱祁钰感到非常不快,不过他也没办法拒绝,因此只好将朱祁镇安排到南宫(洪庆宫),并派人严加监视,谨防复辟。在此后的整整七年时间中,朱祁镇都无法迈出南宫一步,俨然就像是一个没戴枷锁的囚徒,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突患重病。朱祁镇的亲信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看到机不可失,就前往南宫将被软禁了七年之久的朱祁镇接出,并拥立朱祁镇重新登上皇帝宝座,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夺门之变”。
朱祁镇复辟后不久,朱祁钰就去世了。后世有不少人猜测朱祁钰是被朱祁镇所谋害,然而夜读史书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朱祁镇一生犯过不少大错,如宠信王振,杀死于谦。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那就是他为人比较善良,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帝王。况且当时朱祁钰本身就已奄奄一息,时日无多,朱祁镇实在没什么必要让自己背上谋害兄弟的骂名。此外,朱祁镇登基后,将年号改为“天顺”而不是自己原来的年号“正统”,这也意味着他在某种程度上承认朱祁钰在位的事实。
在此后几年中,朱祁镇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平定“曹石之变”稳定了政局。他还下令释放了从永乐朝开始就一直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幼子朱文圭),并恢复被父亲朱瞻基废掉的胡善祥的皇后名分(历史上的胡善祥是一位贤后,绝非《大明风华》中那样阴险狡诈)。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朱祁镇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在临终前,他下旨废除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被实施的妃嫔殉葬制度,《明史》中赞誉此举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朱祁镇并非是一个卓越的帝王,但也没有《大明风华》中所表现的那么不堪。关于他的历史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这主要是因为他所犯下的错误实在太严重,以至于后来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掩盖这些过失。此外,朱祁镇的个人品行在明代所有皇帝中可排至前三。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参考文献:《明史》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骤然离世,九岁的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过玉玺。此时,这位幼帝的身后没有强势的外戚集团,朝堂上“三杨”内阁与宦官王振的暗流涌动,北方瓦剌虎视...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血色疆场终章:英国公张辅的悲壮谢幕公元1449年9月1日,土木堡的黄沙裹挟着血腥气弥漫开来。七十五岁的英国公张辅提刀上马,试图为年轻的天子朱祁镇杀出一条生路。然而,瓦剌骑兵的铁蹄终究碾碎了这位四...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张辅 2025-10-11 从英主到昏君:明英宗形象嬗变背后的历史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经历了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更折射出不同时代政治需求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影响。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9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何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权力、伦理与命运的博弈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宁静。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军冲入南宫,将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抬上龙椅。次日清晨,当群臣聚集在奉天殿...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8 明英宗第一次北伐:少年天子的军事初试与战略回响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正统三年(1438年),这场战役不仅是他亲政后首次独立指挥的军事行动,更成为明朝中期边疆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尽管后世对“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10 瓦剌何时消亡:从草原霸主到历史尘埃的百年沉浮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钱皇后为何终身无嗣:历史褶皱中的生育之困与人性光辉在明代宫廷的斑驳史册中,钱皇后无嗣的谜团犹如一扇半掩的窗,透出后宫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历史洪流的残酷。这位与明英宗朱祁镇演绎“生死相随”传奇的皇后,其生育之谜的破解...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17 景泰帝朱祁钰之死:明代权力漩涡中的未解之谜在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的正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改变了大明王朝的走向。被软禁于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拥戴下复位,史称&quo...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