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子刘肥,生母是曹姬,也就是刘邦最初的那个女人。皇次子也就是皇太子刘盈,生母是吕后,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皇三子刘如意,生母是刘邦最爱的女人戚夫人。皇四子刘恒,生母是最不受刘邦待见的薄姬,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皇五子刘恢,母亲不知道是谁。皇六子刘友,生母也不知道是谁。看来刘邦还是挺糊涂的,这么重要的信息都没有记录。皇七子刘长,母亲赵姬,原本是赵王刘敖的小妾,后来被刘邦给接手了。皇八子刘建,生母也不清楚是谁。我很难理解,作为皇子的母亲,在历史上居然一点记录都没有,这难道不奇怪吗?最可能的情况就是,有人故意抹杀了这些人的存在。刘邦的这8个儿子,吕后害死了好几个,为何最后皇四子刘恒能够顺利登基呢?
吕后歹毒,可是不能说她害死了刘邦所有儿子,不过为了权力她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相继害死这些皇子,也是吕后政治手段的体现。
第一,吕后将刘如意毒死。在戚夫人的支持下,刘如意一度想要跟汉惠帝刘盈争夺继承权,结果吕后想了个办法将刘如意召进宫给毒死了。第二,吕后吓死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刘盈是吕后所生,可是吕后一点不怜惜自己的儿子。她将刘盈的外甥女嫁给刘盈,又带着刘盈去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结果把儿子给吓死了。第三,吕后逼刘恢娶了侄子吕产的女儿。结果吕产的女儿将刘恢最爱的女人给毒死了,刘恢抑郁之下,选择自杀殉情。吕后愤愤不平,撤销了他的世袭爵位。第四,吕后将刘友幽禁而死。刘友娶了吕家的女子以后,并不宠幸她,结果她前去吕后那里告密。吕后大怒之下,将刘友抓到了皇宫,幽禁了起来不给吃的,最终将他活活饿死了。第五,吕后并没有杀害刘建,刘建被封为燕王,15年都没出事,可见有多小心,结果他英年早逝,吕后得知他有一个儿子,为了除掉他的诸侯国,吕后派人杀了他唯一的儿子。由此可见,刘邦的8个儿子当中,就有5个儿子的死,都跟吕后脱不了干系。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呢?
皇长子刘肥,第一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主动将自己的大量封地给了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这才逃过一劫。
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国守之,不得食。其群臣或窃馈之,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史记》
皇七子刘长的生母赵姬早逝,他是被吕后抚养长大的,所以能够躲过一劫。剩下的皇四子刘恒,又是为什么能够躲过一劫呢?
在汉高帝刘邦的8个儿子里,最低调的肯定是刘恒。刘恒之所以如此低调,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十分低调的母亲。
薄姬到底有多低调呢?她刚被刘邦看中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被宠幸。所以就傻傻地等着,最后还是在好友的介绍下,刘邦才想起来自己曾经抢来过这么一个女子。
于是刘邦和薄姬就好了一个晚上,没想到就这么一个晚上,薄姬便怀上了刘恒。从这以后,刘邦就再也没有正眼看过薄姬一眼。
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希见高祖。---《史记》
也就是说,薄姬压根就不受宠。有了一个儿子作为寄托,生性冷淡的薄姬,就更加不愿意跟其他女人一样去邀宠了。
所以薄姬带着刘恒,在后宫过了几年小日子。等到刘恒8岁的时候,刘邦将他封为了代王,可惜薄姬不能跟随一同前往。
吕后上台以后,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她不仅将薄姬安然送到代地和儿子刘恒团聚,而且丝毫加害刘恒的事情都没有做过,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可能。
第一,吕后觉得薄姬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吕后苦命大家都是清楚的,自己嫁给了比自己大15岁的老头子,还要操持家务多年,差点被杀多次,结果戚夫人要跟她争抢未来。她在薄姬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第二,吕后认为薄姬丝毫没有威胁。吕后不是什么杀人狂魔,什么人该杀,什么人不该杀,她心里是清楚的。所以吕后当然不会杀害薄姬。第三,刘恒极有可能娶了吕家的女子。刘邦的几个儿子基本都有跟吕家结亲的事情,可是刘恒却一点记录都没有,这不科学。刘恒在窦漪房之前,还有一位原配夫人,但是到底是谁,史书上没有记录,我认为极有可能就是吕后的侄女之类的人。有了这层关系,相当于是保护伞一样。
吕家女婿的保护伞,用得好就能保命,用不好可能会害了自己。刘恒有了这一保护伞,在吕后当政的时候,他便能够存活下来。
他与代王后还生了4个儿子,不过很奇怪的是,这4个儿子在刘恒登基两个月的时间里,全部夭折,这难道很巧合?联想到代王后连个名字都没有,这4个儿子连个追封也没有,可见事有蹊跷。
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史记》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刘恒上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要摈弃所有跟吕家的关系。刘邦的几个儿子没有哪个跟吕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刘恒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不会威胁到周勃、陈平这些反对吕后的人。
而当时代王后已经早逝,唯一留在世上的,那就是她的四个儿子。联想到汉惠帝刘盈的那些儿子,全部被陈平周勃杀害,我们不难猜到,刘恒这几个儿子的下场。
刘恒低调,且明白事情可大可小,吕家的血脉留在世上,也许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为此刘恒只能选择按照陈平他们说的去做。
陈平周勃当时掌控汉朝中央大权,他们想要立谁为天子,真的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果真如史记上记载的那样,刘恒有那么牛气的话,可能早就被陈平周勃给拿下了。
汉惠帝刘盈作为西汉第二位皇帝,其短暂的一生笼罩在母亲吕后的阴影之下,而关于他儿子的数量与命运,更成为后世史家争论的焦点。根据《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结合出土...
刘盈 2025-09-02 文景之治:治世之光与盛世之辨西汉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位四十余年间,中国历史迎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著称,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
刘启 刘恒 2025-08-19 从边陲藩王到盛世明君:汉文帝刘恒的登基之路公元前180年秋,长安城未央宫前停驻着一支简朴的车队。23岁的代王刘恒站在宫门前,指尖摩挲着青铜剑鞘上的云雷纹,目光掠过巍峨宫阙——三天前,他还是偏居晋阳的落魄...
刘恒 2025-08-18 刘恒代国故地今何在:山西中部的历史密码公元前196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其封地“代国”成为这位未来汉文帝的龙兴之地。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刘恒从边疆藩王到开明帝王的蜕变,更承载着西汉初...
刘恒 刘邦 2025-07-07 汉文帝与薄昭之死:皇权与亲情的残酷博弈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汉文帝刘恒以“仁孝”著称,其在位期间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然而,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君主,却曾亲手导演了一场“...
刘恒 2025-06-24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首个治世范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统治的四十余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西汉王朝的崛起之路。这段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繁...
刘启 刘恒 2025-06-24 汉文帝与冯唐:君臣相知下的边疆谏言传奇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画卷中,汉文帝刘恒与冯唐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段故事不仅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更体现了冯唐的忠诚与智慧,以及汉文...
刘恒 2025-05-27 汉文帝刘恒宠妃慎夫人的结局之谜在汉文帝刘恒的后宫中,慎夫人曾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她以美貌与才情赢得了刘恒的宠爱,一度在宫中与窦皇后平起平坐。然而,关于她的最终结局,史书中却未留下明确的记载,只...
刘恒 2025-05-13 皇权博弈下的血腥清洗:刘恒杀刘盈之子的深层动因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后,西汉王朝陷入权力真空。在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主导下,代王刘恒被推上皇位。然而,这位以"仁孝"著称...
刘恒 刘盈 2025-05-13 汉惠帝刘盈早逝之谜:权力阴影下的悲剧人生汉惠帝刘盈作为西汉第二位皇帝,年仅24岁便英年早逝,其短暂一生始终笼罩在母亲吕雉的权力阴影下。这位在位七年的帝王,不仅亲历了皇室内部的血腥清洗,更因无力挣脱政治...
吕雉 刘盈 2025-05-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