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了,慈溪太后身为太后,可以说日常的生活是非常奢侈的,据说她每天要吃一百多道菜,这么多菜还都很讲究,也必然有吃不完的菜。不过慈禧也并不是每一天都过得养尊处优,她也有逃亡的生涯,那她逃亡的时候,也会每天都要吃这么多菜吗?慈禧逃亡的时候都会吃些什么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皇宫之中,皇帝、皇后的饮食一般都是比较奢侈的,有时候各地的百姓哀鸿遍野,皇帝、皇后仍在宫中过着歌舞升平、山珍海味的日子。特别是到了清王朝,在皇宫之中,结合了满洲以及汉人的经典菜系,组合成一桌满汉全席,更可谓是无限的奢华。
慈禧太后更不用说了,在她作为太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掌握着清王朝的朝政。再加上慈禧又是一个十分贪图享乐的人,她的每日菜式当然也都是一些山珍海味。据说慈禧太后每天吃饭,御膳房都要准备上百道美食。慈禧太后,当然吃不了那么多,很多都是只吃了一两口,就不再品尝。
当然如果遇到爱吃的饭菜,慈禧自然会多吃一些。比如清炖肥鸭、“响铃”、食驼峰等等。这些东西不但用材讲究,都是天下最好的食材,包括做法也同样讲究。据说清炖肥鸭上桌前,要先用文火慢炖三天三夜,将鸭肉煮烂了方才起锅。

那么慈禧太后吃剩下的食物有又到哪去了呢,难道直接丢掉?据溥仪在他回忆录中所说,当时他还在紫禁城的时候,吃穿用度已经大不如前,可是每个月仍要消耗掉800多斤的猪肉、200多只鸡鸭,其他的糕点、主食更是不计取数。从这点就可以想象慈禧当时吃饭的消耗,得是溥仪时候的多少倍了。
这些经过太后、皇帝之口的饭菜,当然不能就拿去喂养家畜,因为这样有失皇家的尊严。因此这些饭菜相当大一部分,被用来赏赐给他人,特别是皇帝、太后身边的太监、宫女。慈禧也不例外,比如李莲英就经常获得慈禧赏赐的饭菜。
而剩下的一部分,则被送入民间。上至富贵人家,下至普通百姓,都会去争取获得这些皇宫中的剩菜、剩饭。因此还出现了一个北京地区的专有名词——折箩,也就是将这些剩饭全部倒在一块煮着吃,也叫做“合菜”。甚至有人专门贩卖这些剩饭,并以此牟利。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独揽大权的慈禧带着光绪皇帝惊慌失措逃出北京城。一路向西,原本打算在山西太原落脚,准备观察局势,奈何被列强进攻速度吓破了胆子,一路跑到了西安,才算是稳定了心神。
慈禧太后西逃的第一站就是昌平,传闻到达昌平时一行人狼狈不堪,最为尊贵的慈禧和光绪帝都没有轿子坐,还是大太监李莲英从当地官府找来了两顶轿子,这才让慈禧免受路途之苦。出行四大要素,吃穿住行其他的都解决了,但是这吃可就难了,由于逃出来的时候走得太急,几乎就是空着手出来的。
浩浩荡荡的满清的遗老遗少们,眼巴巴的望着慈禧,慈禧无奈叫李莲英想办法。李莲英找到落脚地清真寺的掌教,掌教更是无奈,您这突然间跑这来,我也没得准备啊,况且你这浩浩荡荡上千号人,你让我给你准备什么?恰逢当时正值玉米成熟季节,让人把尚未熟透的玉米掰下来煮了,加上一盘红豆馅窝头,就给慈禧太后端上去了。生怕被怪罪下来。
每天吃100多道菜的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的路上,每天都吃什么早就饿的发慌的慈禧太后,也来不及用什么银针试毒了,更来不及等太监们先吃看看是不是有毒了,抓起一根玉米就啃起来,一边啃还一边赞叹好吃美味,那还有什么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贵人姿态。吃饱了的慈禧才注意到,适才所吃的平时根本没有见过,就把清真寺掌教叫上前来问这是何物?掌教回答:棒子!

慈溪闻言连练皱眉,这名字真粗鲁,如此美味的食物怎么能叫棒子?以后就叫“御米”吧!从此棒子才被称呼为玉米。只是慈禧或许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庄稼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吃尚未成熟的玉米的。
出了昌平到达怀来,但越走却是越穷的地区,怀来县知县吴永事先接到通知,但无奈怀来实在太穷,只给慈禧准备了小米绿豆粥还有东拼西凑的五枚鸡蛋。除了河北进入山西,由于早有通知,所以当地地方官已经准备了丰富的食材准备给慈溪一个好印象。但无奈慈禧走的实在慢,比预想的足足晚了三天,准备好的食材也全部烂掉了,地方官畏罪自杀。慈溪一行人的晚饭又没了着落,落脚地慈云寺住持只好将棒子糁粥献给慈禧。又是一种没见过的东西,慈禧吃的津津有味,大赞好吃。
一直到了太原,清末最大逃亡旅行团才算是生活有了着落,在太原休息了半个多月的慈禧才算是把精神养了回来,也不敢打道回府,但总在太原呆着也不是个办法,只好启程去西安,在西安,慈禧的奢侈生活才算是又回来了。西安行宫御膳房厨师多达一百多人,每天伙食费高达几百两银子。再加上一群遗老遗少胡吃海塞,连此次旅行团导游岑春煊都大呼受不了。
其实慈禧在逃亡的前半程虽然都是穷乡僻壤,但按道理说不应该如此贫困才对,堂堂知县连搜集几个鸡蛋都非常困难,但如果结合当时局势看,各地百姓由于受满清压迫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已经处在崩溃或者爆发的边缘,为了慈禧在这些地区的落脚地大多选在各种寺庙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寺庙都会有土地,也会有富裕的粮食来招待这群逃亡旅行团。
佟国维(1643—1719年),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作为清朝外戚大臣,其一生与清初政治紧密交织,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显赫家世:外戚光环下的...
佟佳氏 佟国维 2025-11-26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的沉浮人生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名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他的一生,既...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6 岳升龙:清朝康熙年间的铁血名将与四川提督在清朝康熙年间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将领以忠诚、勇猛与智谋著称,他便是岳升龙——一位从基层士兵成长为四川提督的杰出军事人才。岳升龙的一生,是清朝初期军事史上的一个...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26 恭亲王奕訢:清末政坛的改革先驱与外交巨擘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