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元朝皇陵,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代多代皇帝登基后为自己寻找一处吉地来营造自己的陵墓,远的有秦始皇陵,西汉皇帝陵,唐代皇帝陵墓,宋代皇帝陵,近的有明代皇帝陵,清代皇帝陵,连袁世凯也营建了陵墓。那么为什么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元朝皇帝们陵墓呢?这也成了后世人们研究的对象,也是一大历史谜团。
我国每个封建王朝,皇帝死后都有一座陵墓。这些陵墓多数在登位后即开始筹建,以后逐年增修,所 以皇帝在位越久,陵墓规模也偏大。那些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也有陵墓,大多是后来继位者所建。

比如汉武帝的茂陵,修陵时间前前后后用了53年。
《晋书》中载 :“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
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 建陵工匠多达3000余人,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
为什么单独没有发现元代帝陵?其实是因为元代和其他朝代的葬俗不一样,虽然之后还有清朝也是少数民族,但是入关后的清朝已经汉化,仿效明朝丧葬制度。而元朝皇帝的葬仪和其他朝代皆不相同。
元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他们的丧葬习俗与汉族有明显的不同 :薄葬简丧。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所以不像汉族人那样会找个固定地点,建个十年八年的再下葬。

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病逝。临死时,他叮嘱部将“密不发丧”,实行“密葬”。
《多桑蒙古史》记载:“诸将奏柩归蒙古,不欲汗之死讯为人所知,护柩之士在此长途中,遇人尽杀之……葬后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复辨墓在树之下。”

另外据叶子奇《草木子》记载:
元朝皇帝死后,不用棺掉,也没有殉葬品,只是 “用棕木二片,凿空其中, 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 接着 “加鬃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 ( 两头和中间) ” ,随即 “ 送至其直北园寝之地 ” (其地在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上游之间的肯特山中),挖一条很深的坑埋入。地面堆土后, “用万马墩平” ,并派一支队伍把这地区暂时封锁,等到青草长成,一点也看不出痕迹后才解除。因此后世很难发现其遗迹。
也就是说,元朝皇帝深埋下葬后,派专门队伍将下葬处戒严起来,不许外人进入,然后赶来马群,在下葬的皇陵上面往来践踏,将高出地表的土堆踩平,戒严部队继续把守皇陵,直至皇陵上面长出茂密的青草,与周围的地表毫无二致,一 点也看不出皇陵的痕迹时,才撤走部队。
这种葬俗使元朝皇陵极具隐蔽性,故而后世极难寻找。

还有一点就是陵墓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大汗葬时极秘密, 沿途见人,皆杀之以殉。”
就是说只要沿途有人看见就给杀了殉葬,看到的都被杀了,那大汗的陵墓只有天知地知他的后人知道了。
那后人如何祭奠祖先呢?有种说法是元人根本不祭祀祖先,这跟他们游牧有关,今天放牧到这里,明天到那里,祭祀祖先还要跑那么远,干脆就不祭祀算了。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元人有特定的祭祖方式,元人发明了一种“母驼识途法”:
“蒙古诸汗葬时,以陵无表识,难以寻觅,乃于葬后屠一稚驼陵前,使母驼视之,将来谒墓时,引母驼与俱,母驼必寻其稚驼被杀之地,昂首哀鸣,即可因以知陵之所在。”
意思就是蒙古大汗们下葬之后,没有陵墓标识,不像汉人皇帝死后会建享殿,立碑,起冢等。
很难找到陵墓的位置,于是在大汗下葬之后在陵墓前杀一个小骆驼,让母骆驼看见,如果将来来祭奠,拉着母骆驼一起,母骆驼就会寻找到它幼驼被杀的地方,在那里哀鸣不走,就可以知道这里是陵墓所在地。

另外为了不留下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对下葬地点的记载也少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我觉得蒙古人的墓不好找,还是因为他们不在乎,而且他们也不厚葬,不起坟头,不造明楼,不浪费土地,又安全保密。这样找不见也很正常,这种陵墓跟中原陵墓相比,连盗墓贼也提不起兴趣。
他们生于草原,死后也将归于草原,与草原融为一体。自己的后代都不知道他们的祖先陵墓在哪里,后世人们怎么会知道呢?如果有一天,在草原建造什么建筑偶然间发现,估计也不会认为这是元代皇帝陵墓。
孛儿只斤·贵由,蒙古语意为“奔跑”,作为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其统治虽短暂,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与思考。早...
元定宗贵由评价 2025-11-24 孛儿只斤·拖雷:元睿宗,大蒙古国的监国传奇孛儿只斤·拖雷,作为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第四子,在大蒙古国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忠诚和独特的政治智慧,成为蒙古帝国扩...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11-24 蒙哥大汗:让西方世界颤抖的“上帝之鞭”在13世纪的亚欧大陆上,蒙古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来,所到之处无不战栗。而在这支无敌铁骑的背后,有一位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上帝之鞭”的传奇人物——蒙哥大汗。他以卓越的...
蒙哥的老婆 2025-11-24 张士诚:元末起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兴衰在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浪潮中,张士诚以其独特的经历与影响力,成为江浙一带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饱受压迫的盐贩子崛起,建立政权,割据一方,最终却走向覆灭,...
张士诚 2025-11-24 成吉思汗漠北归途:巩固帝国的最后征程与生命终章1217年春,当蒙古帝国的铁骑在中原大地与金朝展开激烈交锋时,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却突然率军回师漠北。这位征服者的决策背后,是篾儿乞惕残部与西辽叛军的勾结危...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11-19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末代帝王的跌宕人生在元朝的历史长河中,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宛如一颗命运多舛的星辰,他的经历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作为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其一生见证了王朝的兴衰荣辱。坎坷童年:流离失所的皇室...
妥懽帖睦尔 2025-11-19 元明宗和世瓎:动荡皇权下的悲剧人生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皇位更迭频繁且充满血腥。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作为元朝第九位皇帝,他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
和世瓎 2025-11-19 元英宗硕德八剌:短暂帝王路上的理想与悲剧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元英宗硕德八剌,这位元朝第五位皇帝,虽在位仅短短四年,却以锐意改革的精神和悲...
硕德八剌 2025-11-18 草原雄鹰的羽翼:成吉思汗背后的三位关键人物在蒙古高原的苍茫天地间,成吉思汗铁木真以"一代天骄"的姿态横空出世,将分散的部落凝聚成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然而,这位征服者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11-18 元武宗的文化外交双轨:多元融合与全球视野下的帝国治理元武宗海山(1281-1311)作为元朝第三位皇帝,在位不足四年却以激进改革重塑了帝国的文化基因与外交格局。他通过加封孔子、尊崇儒道强化中原文化认同,同时以“蒙...
海山 孔子 2025-11-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