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著有《孟浩然集》。其中有名的五言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可谓家喻户晓,广为人知。
孟浩然待人又很热情仗义,不仅是李白崇拜的偶像,与杜甫、王维、王昌龄等等都是私交很好的朋友,还深得张说、张九龄、韩朝宗等朝廷大员欣赏,多次"干谒"他入仕谋职。
然,就是这样一位才学高、名气大且得到贵人提携的大佬级名诗人,却怀才不遇终身未能入仕。这是何故?
真的是他得罪了玄宗皇帝?还是像《红楼梦》中的贾敬那样不屑俗务不愿为官,抑或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运气差,累试不中?
且让在下陪你一起说道说道。
一、"官谜"孟山人
孟浩然,字襄阳,公元689年出生于湖北襄阳,世称"孟山人",也就是没有功名的人,即草民,世称布衣诗人。
故孟浩然一生没有当过官。是孟浩然不愿入仕,还是读不起书或者学习成绩差入不了仕途?

其实,孟浩然并不是读不起书,他的家庭条件不算差,乃襄阳城中较为殷实的书香门第家庭。小时候的孟浩然读书也还可以,他本身又是一个"官谜",渴望着将来可以"货卖帝王家",能施展平生抱负可以建功立业。
然,年轻时候的孟浩然,太贪玩,没把科举考试当回事,一心想着趁青春,先惬意地过一把隐士生活再说。便拉着同乡好友张子容隐居于鹿门山,过着悠然的山居生活,还写下《题鹿门山》一诗。
不觉到了公元712年,24岁的张子容先着急了,便单独下山参加了科举考试,很幸运地一举高中进士。可不慌不忙的孟浩然只作了《送张子容进士举》表示祝贺后,仍沉浸于自得其乐的山水生活,对参加科举考试没作打算。
二、"干谒"未果
就这样,孟浩然又心情愉悦地过了几年幸福无忧的青春时光。
一晃,就到了公元717年,孟浩然已29岁,正好游历于洞庭湖,时逢宰相张说贬任荆州长史,听说孟浩然才气过人,很是看好,有心举荐他入仕。
原本是"官谜"的孟浩然也觉得"玩"得差不多了,亦想着通过"干谒"方式入仕。
一拍即合之下,孟浩然还写下有名的求职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这首诗也得到张说的欣赏,可推荐上去后,并没有得到玄宗皇帝的召见。
不觉又过了7年,到了公元724年,36岁的孟浩然得知玄宗皇帝巡访于洛阳,便只身前往洛阳求仕。又得襄州刺史韩思复、襄阳令卢馔(二人都是他的"忘形之交")的举荐,可还是没有音讯。
孟浩然滞留洛阳三年,一直没收到入仕的消息,只好又辗转于维扬一带,继续过着游侠般的隐居生活。
所幸的是,就在公元726年,他与25岁的李白相遇。李白非常崇拜他,当即写下有名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多年以后,两人在黄鹤楼重逢。李白又为孟浩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望,也算是惺惺相惜之下对他"干谒"未果的补偿吧。
三、累试不中
不过,孟浩然渴望入仕的想法并没有中断,便期盼通过科考之路获取成功。
于是,公元727年,39岁的孟浩然与李白作别后,便奔赴京都长安首次参加会试。据云,这次考试他的状态也还可以,据他自己分析,是可以中举的。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放榜下来,就是没他的名字。孟浩然第一次科举考试便"意外"地名落孙山。
不甘心失败的孟浩然决心复读,次年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公元728年,孟浩然写下《长安早春》后,又意气风发地迈入二次科考之路。还曾在太学赋诗,传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一时名动公卿,一座倾服。

只可惜,他第二次考试还是失败,仍旧不明就里地落选。
公元734年,46岁的孟浩然第三次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仍然遗憾,他还是没有科考成功,入仕之门依旧对他紧紧关闭。
四、得罪了玄宗皇帝
不过,孟浩然在孜孜不倦的求仕期间,又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友谊,小12岁的大诗人王维与他交好,甚而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
那时,王维不过二十来岁,早已高中状元,还被授予管理皇家图书馆的显要职务。
据说也是王维心血来潮,一心想着邀请他的兄长还是草民的孟浩然参观他的办公室,意在鼓励他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总有成功的时候。
哪知,就在王维热情接待孟浩然之际,玄宗皇帝突然驾临御书苑,想看看朝廷的藏书情况。
王维和孟浩然一下都慌了,毕竟孟浩然还是平头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去皇家图书馆的。王维赶忙要求孟浩然躲到床底下迴避。
谁料,心慌之下的孟浩然却将自己衣袍的一角露在了外面。
玄宗皇帝一眼发现床下有人。王维只得告知实情,忙喊孟浩然出来接驾。玄宗皇帝见是孟浩然,对他的名气也有耳闻,便赦免二人违禁之罪,又令孟浩然背一首所写的大作听听,以便量才录用。
可慌里慌张的孟浩然,在头脑一片空白之下,念了一首很不合适宜的《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玄宗皇帝一听,不高兴了。这个"才高八斗"的家伙,竟然愤世嫉俗,说朕抛弃他,是你自己不求上进,也没有找朕,反诬于朕,是何居心?看来此人不堪任用!
玄宗皇帝当即岔气不满拂手而去。孟浩然最后一次宝贵入仕的机会就这样白白丟失,意味着他今生只能望洋兴叹,就此止步于朝堂。
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
虽说也有御史韩朝宗、长史张九龄人等人欣赏其才华,帮他说好话,提携他入仕。
但决心归隐的孟浩然,已失去了入仕的信心,不愿再去争取,便游历于在江浙一带以诗会友,忘我地过着简单的草民生活。
公元740年,好友王昌龄来访。52岁的孟浩然十分高兴,热情地用汉水的特产"查头鳊"接待,一点不顾自己患有背疽不得食用海鲜的禁忌。
就在孟浩然送别王昌龄之后,当夜即病发身亡,只留下让人感慨万千的千古遗憾。

孟浩然短暂而悲怆的人生经历,亦警示世人:
求职需趁早,莫贪玩,莫误大好青春。该打拼的年龄,确要积极上进努力争取,真到人生的暮年,即便渴望功名也不那么现实了。
何况求职之路原本不易?其实一次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只要不被自己打败。面对求职之中那些稍纵即逝的宝贵机会,既要高度重视,更要紧紧抓住,切勿机会来了,却毫无准备,显得慌不择路,口不择言,以愤世嫉俗的心态堵塞自己原本美好的前行之路。
事实上,遇上好的机缘,得罪了得罪不起之人,远大的理想抱负必然会戛然而止。
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孟浩然正是因为终身未能入仕,成了古代"学而优则仕"少数没有当上官员的读书人,才有峰回路转成为大唐诗坛有名的"孟襄阳"、"孟山人",才留下那么多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诗作。
由此而言,草民孟浩然,鲜活的一生仍可歌可泣,亦可"笑傲江湖",足也。
不过,不是每个有才华的人在关闭一扇门后,也能打开另一扇窗。像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比比皆是,还是不误韶华为好。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王维、白居易、李贺三位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境界,被后世分别冠以“诗佛”“诗魔”“诗鬼”的雅号。这三位诗人不仅以诗才名动天下,更...
白居易 王维 2025-09-10 唐代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多元解读在唐代文化璀璨的星空中,“唐代四大家”的称谓因领域不同存在多重指向。若聚焦文学领域,这一称号特指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人,因清代学者汪...
孟浩然 王维 2025-07-16 王缙的寿命与生平:唐代宰相的八十年人生王缙(702年-781年),字夏卿,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王维之弟。他官至宰相,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是唐代中期重要的政治人物。然而,其生...
王维 2025-07-04 储光羲与孟浩然:盛唐田园诗坛的双生花在盛唐诗歌的星空中,孟浩然与储光羲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前者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清雅独步江湖,后者以“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的质朴自成一家。两人虽...
孟浩然 2025-06-23 王籍:南朝山水诗的隐逸先声在唐代诗歌的璀璨星河中,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以清丽脱俗的笔触勾勒自然之美,然而若追溯山水诗的源流,一位南朝诗人的名字不容忽视——王籍。他虽未生于盛唐,却以一首...
孟浩然 王维 2025-06-19 钱起诗韵:大历十才子之冠的清绝之境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钱起以“大历十才子之冠”的盛名独树一帜。他的诗作既承袭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意境,又以清赡之笔勾勒出中唐文人的精神图景。从考场神作《省试...
王维 2025-05-09 王维:盛唐气象中诗画禅意的三重化身在盛唐的璀璨星河中,王维(701-761)以诗、画、禅三绝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符号。这位出身太原王氏的诗人,十九岁登京兆府解元,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却以半官半隐...
王维 2025-04-28 王维:诗画双绝的艺术巨匠王维,唐代杰出的诗人与画家,以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和美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更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
王维 2025-02-24 孟浩然错失入仕良机:玄宗面前的诗意误读唐代诗人孟浩然,以其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诗作闻名于世,然而他的一生却未能踏入仕途,这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关于孟浩然在见到唐玄宗时读错诗而错失入仕...
孟浩然 2025-01-19 玉真公主孩子之谜:父亲究竟是谁?王维是孩子的父亲吗?在唐朝的公主中,玉真公主以其神秘而传奇的一生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作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同母妹妹,玉真公主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关于她孩子的父亲是谁,更是成为了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王维 2025-01-0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