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匡胤能够一统建立宋代,赵匡胤是怎么做到的?赵匡胤有什么优势存在?
许多人活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可谓“牵一发而动百年”,让后人做出“假如”“倘若”的喟叹。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就是这样的人物,许多现代人都觉得,倘若柴荣能够多活几年,恐怕辽、金、元三朝根本无法在中原落脚。柴荣之所以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英主”,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最终,赢得了广泛的拥戴。
现代历史学界关于周世宗柴荣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主义者”,还有人说“他不尊佛学”,但是,总的来说这些都无法遮掩柴荣的功勋。在柴荣的苦心操持下,长久处于群雄割据状态下的中原逐渐有了一统的苗头,柴荣自己曾发下“用十年一统天下,再十年修养百姓,最后,十年使天下太平”的三十年宏愿,惋惜,老天并没有给柴荣多活几十年的机会。
周世宗在位五年后染病驾崩。可以说,周世宗柴荣虽然未能实现为君30年、扫平天下的愿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以来200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
周世宗戎马一生,在乱世中征战四方,距离一统中原仅一步之遥。在登基之初,北汉刘崇趁着柴荣根基未稳,笼络北方契丹军十万一路南下,打算覆灭后周。后周满朝文武大臣皆反对与之交战,柴荣力排众议亲自率军与北汉联军交战,大获全胜。经此一役后,柴荣不但稳固了自己的政权,也打得北汉失去了与后周抗衡的资本,同时,使北方异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柴荣登基第二年,先后三次亲征淮南,耗时三年,占据了大部分淮南地区。与此同时,柴荣趁着后蜀势力逐渐衰落,分兵讨伐后蜀,历时半年将后蜀打得龟缩到兴州南方不敢出头,使后周西方防务更加稳固。其实,北宋在与北方异族的战斗中败绩累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幽州这块屏障失守。
周世宗意识到了幽州的战略地位,所以,他在打算北伐后将夺取幽州作为首要任务,事实证明,柴荣的决策是正确的。在经过周密的准备后,柴荣知道到契丹的贵族阶层矛盾激化,借此良机调度了中原大半的兵力进攻幽州,打算一鼓作气讨伐燕云十六州,解决北方异族在中原边境上的最后领土,一统中原。
显德六年,柴荣再次御驾亲征,以风雷之势仅用一天时间就打下了宁州,又用了二十六天夺取两处重要的关隘,紧接着半个月内拿下了莫州,又半个月夺取了瀛州。短短四十几天的时间,柴荣的大军就已将关南全部中原失地收入囊中,北伐军士气高涨。
但是,正当柴荣希望乘胜追击对契丹人进行进一步讨伐时,突然染上了怪病,不得不率军返回都城,在回到皇宫后不久便不治身亡。
“出师未捷”是英雄豪杰最悲剧的落幕,后人都以柴荣大业未成为憾事。宋真宗赵恒曾对此评价道:“倘若柴荣并未染病撤军,一定可以攻克幽地。”明清时期的王夫之更是叹息道:“柴荣的谋略足以一统天下并且造就汉唐盛世。”从后世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若是柴荣能够多活几年,以他的战略和思想包袱,早已把辽人赶回北方贫瘠之地。
国库能够支撑连年征战,说明,柴荣除了出色的战略思想外,他对治国也有一套自己的思路。在登基后,柴荣立即下旨求谏,放下身段请求身边的大臣们向自己说些“逆耳忠言”。柴荣要求,只要对国家有益的改革方针,大臣们一定要写成奏章上表,也可以随时觐见面谈。
有人说,柴荣是个独裁者,实际上,柴荣虽然手握大权,但从不刚愎自用。他在广开言路后任用了一大批能人帮助自己治理朝政,并时刻要求自己不要因情绪而对大臣进行赏罚。为了巩固皇权在地方的影响力,柴荣还对全国各地方的官场进行了整顿,对于任选地方官吏的过程一律从严。
此外,在柴荣统治期间,国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大幅减轻了老百姓的赋税,废除“圣人府”的特权,免掉了部分不必要的苛税和劳役。以开封为交通中心,在全国兴修水利交通工程。拆除寺庙三万余座,强制僧侣还俗成为劳力。此外,柴荣还命令全国拆除铜制雕像,将其熔炼制成铜钱投入到社会中,加速商业发展。
显德六年六月,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立魏王符彦卿女小符后为皇后。以皇长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六月十九日,柴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
柴荣驾崩后,年少无为的柴宗继承了皇位,随后,便被赵匡胤窜取了天下。
有了柴荣打下的良好基础,赵匡胤模仿柴荣的举措继续着自己的一统事业,轻而易举的吞并了其他政权。可以说,在当时中原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北宋仅用了20年便完成一统,这固然离不开赵匡胤的英明决断,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后周政权国力强大,一统之势已不可阻挡。
惋惜,赵匡胤在一统路线上的选择与柴荣不同,他优先攻打南唐,使契丹得以休养生息,最终,辽国也就成了赵宋政权的心头大患。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本纪》、《一代英主柴荣》』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王朝,其雄才大略与政治智慧为后世称道。然而,这位铁血帝王的一生中,最柔软的情感始终系于一人——他的结...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8-07 柴荣:五代乱世中闪耀的明君之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就在这黑暗的时代里,后周世宗柴荣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31 郭荣短命之谜:五代雄主的命运困局与历史遗憾郭荣(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后世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帝王,以39岁的英年早逝终结了其短暂却辉煌的统治。他的猝然离世不仅改变了后周王朝的命运轨迹,更深刻影响了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8 后周为何称“后周”: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的交织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作为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其国号“周”的选定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从郭威自称周朝后裔到柴荣的继承与扩张,后周...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5 杯酒释兵权为何能成功:权力博弈中的智慧与妥协公元961年七月初九的夜晚,北宋皇宫中一场看似寻常的酒宴悄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宋太祖赵匡胤以“推心置腹”的姿态,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让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7-08 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柴荣:五代乱世中的人间明君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世宗柴荣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这位在位仅五年零六个月的皇帝,以惊人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被后世史家誉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02 柴荣:天不假年的乱世雄主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后周世宗柴荣如流星划过天际。这位三十九岁便溘然长逝的帝王,用五年半时间完成了超越时代的改革,却在北伐辽国的征途上骤然陨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6-26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