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尤其是上古时期,神和人间帝王似乎总会相遇,甚至发生爱情,西王母与周穆王便是故事之一。传说周天子周穆王与西方神女西王母有一段爱情故事。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首名为《瑶池》的七绝,是一首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写成的诗。诗里写到了两个很不一般的人物,一个是西王母,也就是中国老百姓熟知的王母娘娘,一个是周穆王,此人可称得上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驴友”,他一路西行到了据说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旷野之地。这两个人一个是天上神仙,一个是人间君王,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在人们惯常的想象中,西王母是一个风姿绰约、雍容华贵,但也有些多管闲事的女神。其实,在最早记载西王母的《山海经》中,她“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是个神、人、兽合体的怪物。有专家推测王母娘娘的原型是青海一带游牧部落的女酋长,只是后来在人们的传说中才变成美丽迷人的东方女神,并成了玉皇大帝的老婆。
周穆王也不简单,他是周朝第五代王,姓姬,名满,是我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传说他活了一百零五岁。他年轻时就喜欢修炼成仙的道术,一心要学黄帝乘车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他当国王时已经五十岁了,当时周王朝国力强盛,喜欢游山玩水的周穆王四处巡游,尤其很热闹地搞了一回“西游”。
传说他坐着八匹骏马拉的车,一日能行三万里。为他驾车的是当时有名的驭(yù)手造父,周穆王这个首席马车夫的家世颇为显赫,可以一直追溯到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孙女——女修(传说,她吞玄鸟之卵,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就是伯益的父亲,所以,她是嬴姓族人的老祖母,秦国君主和赵国君主共同的祖先。)造父的祖上有好几位都是周王的马车夫,为了让周穆王的西游更有派头,造父专门跑到桃林,即那个追赶太阳的夸父死去的地方,为他挑选了八匹骏马。
周穆王如此兴师动众地西游,除了他本性喜欢游山玩水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去拜访西王母。他们二人是否在瑶池共度良宵并无文字可供探究,但他们一个是西陲边地神秘的母系女王,一个是中原大国权倾天下的父系男王,英雄美女,惺惺相惜,有那么一些爱慕之情也很正常,因此这个人神之间、英雄与美女之间的神话故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周穆王郑重地确定了黄道吉日,带上贵重的白圭玄璧和华美的丝织品去见西王母了。西王母在美丽的瑶池设宴招待这位贵客,此中欢娱之情,不必多说。临别时,含情脉脉的西王母作歌赠之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毋死,尚能复来。”大意就是今天人们熟悉的那首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跑马溜溜的云哟;跑马溜溜的人啊,你还会再来看我吗?
面对西王母的一片深情,周穆王摆出了帝王之尊,拿国家和人民当借口:“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返)而野(您的疆土)。”意思就是说,我的使命是治理国土上的百姓,使万民平均,只有到了那时,我才能回来看你,时间大概是三年吧!这样的回答不免令人失望,而且其中有句潜台词就是,三年后我要是没有来,你就不要等我了,倘若你不嫌道远,当然也可以来找我啊!
西王母听了周穆王的回答,女人的柔情转眼变成了女王的尊严:“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大意就是说,我所居住的西土,虽然虎豹成群,但我是天帝的女儿,要守住他赐予的土地,不能随便离开。你为了你的人民要离开了,这是你的使命,你好自为之吧!话说到这个分上,二人等于是诀别了。

不过周穆王还是很怀念这段感情的,他在一座山上栽下一棵槐树,并题字曰“西王母之山”,以此来纪念自己与西王母的这段感情。只可惜周穆王回去后不久就死了,难复诺言了。不过也有传说西王母到底还是难忍相思之苦,果真来中原看望周穆王,并与他双双飞升入天宫。
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本来就是神话,所以不免夸张。不过,在记载周穆王西巡的历史古籍《穆天子传》中,也记载了这个神话。书中说周穆王曾坐八匹日行三万里的骏马,西游至昆仑山,遇到西王母,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位贵客,临别时二人以歌相赠。书中还记载,穆王南游,在去黄竹的路上,遭遇雨雪严寒,途中有冻僵的人,此景触动了周穆王,于是他作《黄竹歌》三章以哀民。
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如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既有科场传奇的锋芒初露,也有扬州风月的恣意沉醉,更有历史长河中永恒的诗酒风流。这位出身...
杜牧 李商隐 2025-10-27 杜牧轶事与后世评说:诗酒风流中的家国情怀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交织着传奇轶事与家国忧思。从考场奇遇到情感纠葛,从仕途沉浮到诗书传世,这位出身世族的才子用一生书写了独特的文...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诗赋双绝:杜牧在晚唐文坛的革新与突破作为晚唐最具争议性与创造力的文人,杜牧(803—852)以“小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诗文成就不仅重塑了唐代文学的审美范式,更以独特的批判精神与艺术创新,成为连...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李商隐:寒门孤子的诗性人生与时代困局晚唐诗人李商隐,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绝唱穿透千年时光,其人生轨迹却如《锦瑟》般朦胧曲折。这位出身寒微的才子,在党争倾轧中辗转漂泊,最终以45岁...
李商隐 2025-10-10 唐代三李:诗坛星辉的浪漫交响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成就,被后世并称为“唐代三李”。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们诗歌造诣的高度概括,更折射出唐代由盛...
李白 李商隐 2025-09-24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李商隐:壮志难酬下的托古讽今——以贾生为例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诗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壮志未酬的遗憾,这种情感也深刻地反映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中。...
李商隐 2024-11-30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借景抒情,情真意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复杂情感。一、诗歌背景与基本解读《夜雨...
李商隐 2024-10-31 李贺:唐代诗坛的“诗鬼”与“三李”之一李贺,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诗歌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共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 李商隐 2024-08-16 温庭筠:唐代音律诗的杰出代表在唐代这个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世人传颂。其中,温庭筠以其精湛的音律诗技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
温庭筠 李商隐 2024-05-0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