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谟(又作謩,公元793—公元858年),字申之,同州澄城(今陕西澄城北)人,祖籍巨鹿郡曲阳(今晋州市),魏征五世孙。太和七年进士,历官左拾遗、谏议大夫、判弘文馆事、汾州刺史、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礼部尚书,监修《文宗实录》四十卷,户部、吏部尚书,言论切直,无所畏避,官终守太子少保。享年六十六岁,赠司徒。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物生平
受知文宗
魏谟是初唐名相魏征五世孙,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登进士科。杨汝士任同州刺史时(834年—835年),邀请魏谟任防御判官、同州长春宫巡官、秘书省校书郎。后杨汝士被召回长安。太和九年(835年)十月,文宗读《贞观政要》,感念魏征贤明,下诏访求其后人,杨汝士就推荐魏谟任右拾遗。文宗得知他是魏征之后,待他异于旁人。宰相李固言、李珏、杨嗣复也都赏识他。
不久之后,就发生了文宗与近臣李训、郑注谋诛宦官失败的甘露之变,李训下属御史中丞宗室李孝本伏诛,家属充军为奴,但文宗命将李孝本二女入宫,人们以为文宗要纳她们为妃。开成元年(836年)七月,魏谟上表请求避开族内婚之嫌。文宗采纳,立刻送李孝本女出宫,升魏谟为右补阙,命中书省作诏书大赞魏谟,将其与先祖魏征相比。

朝廷沉浮
开成二年(837年)五月,李德裕代牛僧孺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将军事交付副使张鹭后离任。淮南府钱八十万缗,李德裕奏称只有四十万,被张鹭用了一半。牛僧孺对文宗称冤,魏谟与同僚补阙王绩、谏官姚合等都弹劾李德裕挟私怨诬告牛僧孺,文宗诏李德裕核实,发现牛僧孺留下的钱确实是八十万缗。李德裕称诸镇被代任时按例以半数备水旱、助军费,自己刚到任时染病,不知道这个惯例,被下属官吏欺瞒,待罪请求处罚。魏谟、王绩与补阙崔谠、韦有翼、拾遗令狐绹、韦楚老、樊宗仁等上疏弹劾李德裕,但李德裕最终受到包庇被下诏赦免。
开成三年(838年)正月,文宗以魏谟论事忠切有魏征之风,不顾提拔月限,提拔魏谟为起居舍人。魏谟面圣致谢,文宗得知他家的旧诏书都丢了,只剩下笏板,就命他献上魏征的笏板。宰相郑覃说:“在人不在笏。”文宗答:“我这是遵循《甘棠》的意旨。”魏谟将要退下,文宗又召诫之:“事有不当,即须奏论。”魏谟说:“臣为谏官时,应该规劝进谏。今居史职,职在记录言论,臣不敢逾越职分。”文宗说:“只要两省官一起论事,不要拘于此言。”杨嗣复想提拔衡州司马李宗闵,文宗得知后也对宰相们说想任李宗闵以官,郑覃与另一宰相陈夷行反对,并与杨嗣复互相指责对方结党。文宗说不妨任李宗闵为州刺史。郑覃等退下后,文宗对起居郎周敬复和魏谟说:“宰相喧争如此,可以吗?”答:“确实不可以。但郑覃等尽忠愤激,自己没察觉罢了。”二月,李宗闵终被用为杭州刺史。不久,魏谟以本官直弘文馆。
开成四年(839年),魏谟被授谏议大夫,仍兼起居舍人,判弘文馆事。开成五年(840年),文宗崩,皇太弟唐武宗继位。随即李珏、杨嗣复被罢相,其政敌李德裕成为首相。会昌元年(841年),魏谟还曾作为使者出使回鹘,但因得宠于李、杨,也被遣出京城任汾州刺史。后李、杨被进一步贬谪,魏谟也被贬为信州长史。
开成六年(846年),武宗崩,皇太叔唐宣宗继位,李德裕因此失势,白敏中成为宰相。随后魏谟被提升为郢州刺史,大中元年(847年)又被提拔到离京城更近的商州为刺史。大中二年(848年),被召回长安任给事中,迁御史中丞,谢日面赐金紫之服,上任后就上表弹劾宣宗姐妹夫驸马都尉杜中立贪赃,权贵震动且害怕他。后他兼任户部侍郎,判本司事。他上表指出既监督财货又任御史中丞不合适,在他的请求下,他被免除了御史中丞一职。

拜为宰相
大中五年(851年)十月,宣宗授魏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仍判户部。当时,唐宣宗四十二岁仍不立太子。当魏谟面圣感谢任命时,哭谏自己没有夔、契之才却担当夔、契之任,并趁机指出如今海内无事却未立太子及以正人辅导是他对宣宗为政的主要担忧。宣宗也有所感动。虽然此后宣宗仍然未立太子,但时人都被魏谟感动了。不久,兼任集贤殿大学士。詹毗国进献大象,魏谟认为大象的性格不能安居中原,请求还给使者,宣宗同意了。
六年(852年)二月,右卫大将军郑光请免所赐田租税。魏谟奏:“郑光以国舅之亲,赐田是可以的,免税就不能让百姓心服了。”宣宗下敕按例供税。河东节度使李业放纵吏民劫掠胡人,滥杀投降胡人,致使北疆不宁。但李业在朝中有靠山,未被处罚。闰四月,只有魏谟敢于弹劾李业,要求完全罢免其职务;宣宗没有照做,只是派太子少师卢均取代李业,调李业至义成。魏谟被加中书侍郎。大理卿马曙被从人王庆告发私藏兵甲,马曙因此被贬官,王庆却无罪。魏谟引用法律,杖杀王庆。
魏谟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兼礼部尚书,以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被授监修国史,负责监修《文宗实录》,大中八年(854年)三月修成四十卷并呈上,因此和下属给事中卢耽、太常少卿蒋偕、司勋员外郎王沨、右补阙卢吉、膳部员外郎牛丛都获颁赐银器、锦彩有差,这些下属们也得到升迁。七月,以银青光禄大夫、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户部尚书。崔瑶调任鄂岳观察使,向魏谟奏请以薛崇为试大理评事、鄂岳观察判官。

晚年去世
魏谟仪容魁伟,其他宰相在宣宗面前议政时,为了不引起皇帝不悦,都委曲进言,只有魏谟敢直言。宣宗常说:“魏谟有祖上的风范,我很敬重他。”但魏谟也因此为宰相令狐绹所忌。十一年(857年)二月,他被遣出长安为检校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事大使、知节度副、管内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十二年(858年),魏谟染病,请求接任。宣宗准备召他回长安任吏部尚书,但魏谟称病,只求闲职,因而被任为检校右仆射、太子少保。同年十二月,魏谟卒,赠司徒。
在唐初政坛的星空中,王珪(570-639)以刚直敢谏的品格与卓越的政事才能,成为与魏征齐名的“贞观名相”。他的一生历经流放与重用,其言行不仅载入史册,更通过后世...
魏征 2025-10-20 隋书主编考辨:魏征与集体修史的典范在中国古代史学的璀璨星河中,《隋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以其详实的记载和严谨的体例成为研究隋朝历史的权威文献。关于其主编身份,学界虽存在“魏征独撰”与“集体合...
魏征 2025-07-23 魏征为何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历史定位与功绩谈误解澄清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作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不仅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更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然而,部分观点对其位列功臣存在误解。...
魏征 2025-05-26 崔珏与魏征:深厚的友谊与传奇的交集在中国古代历史与民间传说中,崔珏与魏征是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深厚的友谊,而且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他们的关系更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一...
魏征 2025-03-28 李世民与魏征:从君臣佳话到墓碑风波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名相魏征之间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曾是古代政治和谐的典范,但李世民后来却下令拆掉了魏征的墓碑,这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2-07 唐太宗与魏征:从“明镜”到墓毁的君臣之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传为佳话。唐太宗曾将魏征比作自己的一面“明镜”,意指魏征的直言敢谏能够帮助他明辨是非、治理国家。然而,令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视为典范。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以其直言敢谏、忠诚尽责而著称,对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魏征:李世民麾下的千古之名臣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所敬仰。其中,唐朝初年的魏征,以其直言敢谏、忠心耿耿的形象,被誉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1 魏征死后唐太宗为何下令捣毁其坟墓,推倒其墓碑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君臣关系曾被视为千古佳话。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多次直言进谏,对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及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13 唐太宗与魏征:一段君臣佳话的兴衰史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忠诚直谏的大臣魏征之间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后人传颂为佳话。然而,这段佳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魏征死后,他的墓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0-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