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在唐朝历史上可谓影响深远。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这是史上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虽有歌功颂德之词,但李世民也不失为一位好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大唐日渐稳定,并且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况,说他文治武功、雄韬伟略一点不为过。
李世民是靠发动“玄武门之变”上位,他软禁了父亲、杀了兄弟,然后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他永远被世人诟病的话题,但是人们偏偏就对这样的话题感兴趣。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长孙皇后为何不劝阻?多年后魏征说出实情。
01
食言在先玄武之变
李世民从小就机智聪敏,18岁的时候就熟知兵法,用疑兵布阵打了一个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后他一直跟随父亲李渊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包括李渊晋阳起兵也是在他的怂恿之下,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有了这样出色的儿子,长子李建成都显得逊色许多,于是李渊做出了一个承诺:“秦王数平剧寇,功冠天下,英豪归之,立为皇太子”,结果李渊最后还是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李建成,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继位原则,李世民也无话可说,只能怪父亲食言在先。
这些李世民都可以忍,但他的哥哥李建成不能忍,一直担心自己的位子被李世民挤掉,就和另一个弟弟李元吉合谋要除掉李世民。刀都架到脖子上了李世民还如何能忍,于是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软禁了父亲、杀了兄弟二人,还霸占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成为他在历史上无法抹去的污点。
02
婉言相劝保护忠臣
李世民登基后便立了自己的结发妻子长孙氏为皇后,别看长孙皇后只是一介女子,可她却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屡遭太子党的排挤,太子利用在后宫行走自由的方便,在后宫妃子中挑拨是非,以至于李渊动了杀念,而长孙皇后就是在这个时候经常出入宫中孝顺仅仅,并讨好其他妃嫔,这才让李世民逃过一劫。
长孙皇后一边操持着后宫之事,一边用心辅佐李世民。李世民成为皇帝后难免脾气暴躁,有一次因为魏征说话太难听而暴跳如雷,长孙皇后婉言相劝之下才消了火气,她知道像魏征这样的正直臣子并不多见,便想方设法保护忠臣。
《资治通鉴》中记载: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足见长孙皇后也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那么她为何不劝阻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呢?
03
德合无疆鹣鲽情深
长孙皇后喜读诗书,据说在化妆时都手不离卷,这也是她为何以劝说李世民比较有力度的原因,腹中诗书气自华,论才情与样貌皆属上乘,这也是李世民与她不离不弃的主要原因。而长孙皇后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趣的灵魂。
《女则》这部名书就是出自于长孙皇后之手,这是一本采集古代女子的得失事迹并加以评论的书,因此她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一位贤德的皇后,堪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为后世皇后之楷模。只可惜这样优秀的皇后不长命,636年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终年36岁,李世民为此悲痛不已,生同衾死同穴,足见其鹣鲽情深。
话说回来,玄武门之变虽然发生在公元626,但弟媳杨氏并没有侍奉在李世民左右,而是与李元吉姬妾和庶女归仁县主等人居住在后宫一间拥挤狭窄的宫室内里。李世民何时宠幸的杨氏史书上没有记载,但通过他们的儿子李明可以推测出,李世民宠幸杨氏的时候长孙皇后已死,否则以她的睿智不可能不劝李世民,让他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04
借古喻今道出实情
杨氏出身于名门望族,杨氏家族在隋朝时就已经拥有极大的势力,她的叔父杨雄位居国公之位,足见其门庭显赫。李世民刚刚篡位,名不正言不顺,不敢树敌太多,尤其杨氏家族如果能为他所用总比要多一个敌人要好,因此他杀了兄弟却唯独放过了杨氏。
而且据说杨氏长相非常漂亮,自古帝王爱美人,这样漂亮的美人他也舍不得杀,但有长孙皇后这样敢于谏言的皇后存在,他有想法也不敢付之行动。直到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才敢宠幸杨氏,并且深得李世民的宠爱,以至于李世民要立她为后。
《新唐书》记载:“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也就是在李世民宠幸杨氏多年以后,魏征才说出了实情,他把李世民比作成唐尧虞舜这样的贤君,劝他不要为了像辰嬴这样的女子把自己拖累。
魏征借古喻今,说得道理也是非常的中肯,以李世民这样喜欢听谏言之人必然会有所触动。另外一个原因也是离不开长孙皇后。当初魏征把他气得想要杀之后快时,长孙皇后耐心劝他说魏征这样的人才难得,听得去别人的话才是好皇帝。
因此,鉴于魏征的直言,还有自己与长孙皇后之间的感情,李世民这才打消了立杨氏为后的念头。而杨氏不但没有当上皇后,连任何名分都没有,就连她与李世民生的儿子,也被李世民“还”给了李元吉,可想而知,李世民对于这个弟媳的尴尬身份还是非常在意的。
05
小结
说来说去,杨氏都是朝堂变幻的牺牲品,好在有几分姿色而保全了性命,否则以李世民对那两个兄弟的恨意,早都杀之而后快了,兄弟的儿子都被他杀光就是最好的证明。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讲,能在后宫里苟且偷生就已经不错了,如果真的坐上皇后的位子,可能会死得更惨。
李世民在位是臣民之福,虽然身上有历史污点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人设。回顾中国历史上,手上沾满鲜血的帝王不在少数,否则又哪来“最是无情帝王家”之说呢?好在李世民继位后圣德贤名,他的一生功大于过,所以他的事迹在史册上才有了光辉的一页。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徐慧历史原型:唐太宗贤妃徐惠的传奇人生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徐慧这一角色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这一角色并非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9 凌烟阁次席之谜:李孝恭凭何力压群雄位列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以皇亲国戚与辅政之功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的李孝恭却常因知名度不及李靖、尉迟敬德等名将而引发争议。...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7-09 玄武门余烬:李建成血脉的存续与湮灭之谜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的箭矢穿透太子李建成的胸膛,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不仅终结了兄弟情谊,更将李建成一脉推向灭顶之灾。然而,关于这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