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初唐时期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了,李渊的三个儿子都牵涉其中,李世民发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自己夺得了太子之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李渊却远远不止有这几个儿子,李渊总共有二十几个儿子,那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其他的那些儿子都在干什么呢?为何没有牵涉其中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太子就是李建成,也是李渊认可的。不过由于在李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都是李世民在打天下,也由此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战功加上武将一大批,使得太子李建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害怕李渊会改变主意,让李世民当太子,或者即便自己当了皇帝,而手握兵权的李世民野心十足,也有资本造李建成的反。由此,使得李建成开始处心积虑的针对李世民,并且想除掉他。
而李世民也是如此,他心有不甘,凭什么自己打下的江山要让给李建成,就因为他是哥哥吗?于是也开始了和李建成之间的激烈争夺,也由此爆发了兵变。
至于李元吉的加入,是因为李元吉从小就和太子李建成关系好,使得李元吉成了李建成阵营中一个重要帮手,来对付李世民。不过在李元吉的内心中,他也是希望李世民和李建成双方来个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
至于李渊的其他皇子,不是不想加入夺嫡的行列,实在是自己的年龄太小啊。玄武门之变爆发时,出生的皇子也只有几岁大。而李渊大部分的儿子都是在玄武门之变后出生的,也就是李渊当了太上皇时期出生的,估计做太上皇实在是没意思,为了打发时间,也为了报复李世民,让他有一点负担,于是就毫无节制的开始造人计划也未可知啊。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即皇位或者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所谓“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男孩中的老大。
具体到李渊,他的前四个儿子皆为正妻窦皇后所生即嫡出,三子李玄霸在建国前就亡故了,所以,储君只能在建成、世民、元吉三兄弟中产生,依嫡长子继承制之“立嫡以长”的原则,李建成在唐建国后顺理成章地后被立为太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皇位争夺战呢?李建成在战争年代功勋卓著,治军严谨,特殊经历铸就了他的文武双全,由于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又具有实际的领导能力,所以在唐建国后的京城长安被推为“文官之首”,而自己的太子位置来得合情合理合法,他当然当仁不让。
李世民固然为唐朝开疆拓土屡立战功:浅水原击败薛氏父子,平定陇西,得胜虎牢关之战,后又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部,使唐朝统一了中国北方,基本奠定了唐朝版图。
李世民随战绩的提升,个人威望也在升高,对建成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此时齐王李元吉也站在大哥李建成一边;而李世民在手下幕僚的鼓捣下,认为兄弟三人中自己的功劳最大(属实),自己当太子理所当然,但立嫡以长规矩在,老爸支持建成上位的态度在!于是他“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掉了哥弟。使得李世民成为了人生赢家。

其实除了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三兄弟外,李渊其余的儿子都还很小,长子李建成、第四子李元吉都被李世民杀了,其他人都还小。
第三子李玄霸,于614年去世,当时还没爆发玄武门之变,他在后世的小说中变成第四子,为避讳康熙皇帝名讳,改名李元霸。
第五子李智云,李渊起兵时,他被隋军逮捕,后来被隋炀帝处死,玄武门之变时,他已经去世9年了。
第六子李元景,他是李渊登基之后,跟莫贵嫔生的,玄武门之变爆发时,他才8岁,第六子都才八岁,那其他的儿子自然更小,所以自然不可能参与玄武门之变了。
第七子李元昌,玄武门之变时,他才7岁,李世民登基后,他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被处死了。
第八子李元亨,第九子李元方、第十子李元礼三人,都在李世民登基后病死了;第十一子李元嘉,武则天临朝称制时,被武三思诬陷,最终以某犯罪被处死;第二十子李元则、第十三子李元懿,在唐高宗时期病死。
第十四子李元轨,跟李元嘉一样被诬陷,被流放途中病死;第十五子李元凤出生就夭折了,第十六子李元庆高宗时期病死;第十八子李元名,跟李元嘉一样被处死;第十九子李灵夔,反对武则天谋反,兵败自杀了。
第二十子李元祥,高宗时期病死,而玄武门之变爆发当年,他才刚刚出生,自然不可能参与谋反,而第二十一子李元晓、第二十二子李元婴,都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出生的,李元晓在高宗时期病死。
李元婴是李渊最小的儿子,因为跟侄子李治尿不到一壶,他被贬到洪都(今南昌),后来他建立了滕王阁,在阁中跟当地文人墨客喝酒谈文,传位历代佳话,李元婴就是滕王。
由此可见,李世民真是运气好,或许上天也在帮他,他杀掉两个兄弟后,其他兄弟年龄都还小,皇位自然是他的,如果还有其他人跟他争,恐怕他的皇位来得也不会那么轻松了。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却改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九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李渊做太上皇以后,开始的几年是在太极宫生活的。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四月,他才从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大安宫。
在大安宫生活期间,李渊除了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宴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大安宫。李世民经常到九成宫(即隋朝的仁寿宫,位于今陕西麟游)避暑,李渊也不愿意出行。
贞观八年(634年)十月,李世民决定在宫城的东北方向营建大明宫,作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由于第二年李渊病死,大明宫没有建成,一直到高宗之世,大明宫才渐成规模。)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六日,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岁。庙号高祖,初谥太武皇帝(后改谥、加谥为神尧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同年十月,安葬于献陵(今陕西三原县内),其妻窦氏也加号太穆皇后祔葬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描写,将杨玉环的美貌推向了极致。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贵族女...
白居易 杨玉环 2025-11-17 权力、情感与时代:唐玄宗强纳杨玉环的多重动机解析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流传后,便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帝王绝恋”。然而,这段关系始于“父夺子妻”的伦理禁忌,更因安史之乱的爆发被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11-17 李泰:宠冠诸王却错失太子之位的悲剧皇子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权力棋局中,李泰本是最接近储君之位的棋子。这位唐太宗李世民的嫡次子,自幼以"聪敏绝伦"著称,更因母亲长孙皇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4 武则天:盛世大唐的承启者与革新者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她统治的十五年不仅是唐朝政治格局的转折点,更是连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关键纽带。从政治改革到经济振...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启 2025-11-13 王君廓:以一敌千的悍将,缘何命丧乡野?在唐朝开国的烽火中,王君廓以“十三骑破万敌”的传奇战绩闻名于世。这位出身草莽的将领,既能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又能在权谋中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然而,这位曾被李渊赞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1-13 帝王心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与秦琼的差异化任用逻辑在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对麾下两大猛将尉迟敬德与秦琼的任用策略,折射出帝王权术的深层逻辑。尉迟敬德以"玄武门之变首功"的身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1-12 探秘李商隐:枯寂无题人生中的诗意华章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带着几分孤寂的星辰,以其独特的“无题”诗系列,在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仕途不顺、情...
李商隐 2025-11-12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定海神针”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则以智慧与德行成为他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从巩固帝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2 知恩图报铸传奇:李世民救命之恩与臣子的王朝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麾下汇聚了无数贤才良将。然而,有一位臣子的命运轨迹尤为特殊——他曾在生死关头被李世民出手相救,此后以毕生忠诚与才智回...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2 帝王诗心照山河:李世民望终南山的雄浑气象与政治隐喻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望终南山》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壮美开篇,成为帝王诗作中罕见的兼具艺术性与政治深意的佳作。这首五言律诗不仅展现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