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即唐肃宗,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共8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738年,李亨被立为太子,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762年病死,时年52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为政举措
政治
五都体制
肃宗一朝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同时,对“三京”体系多次作出调整。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曾改京师为西京,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即京兆、河南、太原为“三京”。此三者,或称“京”,或称“都”,地位一仍其旧。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播迁导致“三京”体系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五京”体系的剧变始于江陵南都之置。上元元年(760年)九月甲午,唐肃宗以荆州为南都,命名为江陵府,官吏的建制如同京兆。蜀郡原来为南京,后又复称为蜀郡。肃宗此举直接将成都由“五京”之一降为一般州郡,取而代之的是荆州江陵府。此时,“五京”系统改由原中、东、西、北“四京”与“南都”组成。玄宗曾经驻跸的成都遭降级的同时,肃宗曾经驻跸的凤翔地位并未动摇,而江陵“南都”异军突起,直接取代成都“南京”。
上元二年(761年)九月壬寅,下诏去原来的尊号,称皇帝;改元至德;以建子月为岁首;并且大赦天下。还下诏去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及江陵南都的称号。当时天下战乱,民生凋残,肃宗此举暗含去除浮华与收复失地之志。但停“京”“都”之号不足半年,宝应元年(762年)建卯月(二月)辛亥,唐肃宗又大赦天下;再次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至此,四京的名号尽改为都,与江陵南都一道并称“五都”。
限制玄宗
玄宗避地西蜀,肃宗即位灵武,形成皇帝与太上皇并存的特殊状态。玄宗通过颁行诰旨、委派宰相等方式对肃宗政治进行渗透和干预,肃宗则力图减弱玄宗的影响。玄宗回京后,肃宗通过罢免玄宗委任宰相、逼迫玄宗迁宫西内、离散玄宗身边亲信等手段,使其逐渐丧失政治权力,直至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父子相继驾崩,代宗即位,“二元格局”方告解体。
军事
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后,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叛军首领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乾元元年(758年),肃宗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等统兵20余万攻打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安庆绪入邺城固守。郭子仪等人包围了邺城。史思明出动范阳兵十三万想要救邺城。乾元二年(759年),因为唐肃宗没有任命元帅,导致唐军各部队没有统帅,军队进退缺乏指挥。这时史思明率大军到达城外,唐朝官军与之开始大战。
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唐肃宗下诏亲征史思明,群臣上表劝谏阻止,唐肃宗停止了这计划。史思明率叛军进攻河阳,派骁将刘龙仙到城外挑战,李光弼派出白孝德杀死了刘龙仙,叛军大惊。史思明列战船数百艘,并在前面设置火船,想要烧掉浮桥。李光弼先准备了长竿数百,用巨木承担其根部,在其头部毡裹铁叉,以阻止火船,火船没法前进,最终自己燃烧殆尽。铁叉有阻止了战船,唐军在桥上发射炮石攻击叛军的战船,被击中的叛军战船都被打沉,叛军没有取胜而离开了。
随后,史思明手下的将领李日越、高庭晖投降于李光弼。史思明再次进攻河阳,李光弼派凤翔节度使李抱玉防守河阳。叛军攻城时,李抱玉出奇兵表里夹击,杀伤了很多叛军。唐军擒获叛军的大将徐璜玉、李秦授。史思明还不知道周挚战败。李光弼驱赶俘虏到河边给史思明看,史思明于是撤退。史思明派大将李归仁率领铁骑5000攻打陕州。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漩涡中的父子悲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日之内连下两道诏书:先是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紧接着又赐予三尺白绫,令...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唐玄宗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皇室女性群像唐玄宗李隆基作为中国历史上子嗣繁盛的帝王之一,其女儿群体的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皇室的权力格局与女性生存智慧。在史书记载的二十九位公主中,永穆公主、咸宜公主与太华公...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谢阿蛮与唐玄宗:盛唐舞影中的君臣佳话在唐朝开元盛世的辉煌图景中,唐玄宗李隆基不仅是政治领袖,更是艺术狂热的推动者。他扩建宫廷乐舞机构,网罗天下艺伎,将长安打造成世界艺术之都。在这片歌舞升平的土壤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陈玄礼:大唐风云中的忠勇守将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岁月里,陈玄礼以忠诚与果敢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作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宿卫将领,他历经两次宫廷政变、一次安史之乱,最终以八十八岁高龄善终,其人生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4 李隆基与武惠妃:权力漩涡中的爱恨纠葛与悲剧终章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