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则天迁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武则天为何把都城迁到洛阳?
公元684年,武则天给洛阳改了个名字,把“洛阳”改成了“神都”,这是洛阳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名字叫神都,所谓的神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神州大地之都,这一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一年多了,武则天还只是皇太后,他的次子唐睿宗李旦在位,只是武则天的傀儡儿子皇帝。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洛阳改名为神都?
史书上没说,只能猜测一下,唐代最初建都在长安,长安离唐代皇室的起源地陇西和兴盛地关陇更近,到了唐高宗时期,把洛阳定为东都,与西京长安并称两京,唐高宗居住在洛阳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且唐高宗是在洛阳去世的,唐中宗李显也是在洛阳即位为新一任皇帝的。
唐代都城最初在长安
唐中宗李显即位55天后,被武则天废除了皇帝之后,贬为庐陵王并被流放到均州(湖北丹江口)与房州(湖北房县),随后立唐睿宗李旦为皇帝,李旦虽然是皇帝,但实际权力均取决于武则天,第二年,武则天改元光宅。
所谓的改元就是新设立一个年号,从汉武帝开始,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改元的意思就是新设一个年号,一般来说新皇帝即位,或者有新气象发生,皇帝都会改元,但这个时候是武则天这个皇太后在改元,光宅的本意是光大所居,有建立新都的意思。
武则天不仅改了年号,还把洛阳改为神都,还把紫微城改为太初宫,还把旗帜、官服颜色也一并改了,明明是一个时代-唐代,为何武则天要改这么多?这很明显武则天是在为自己称帝做准备,只有改朝换代才需要改这么多,而且改成之后的这些名字,都有一个新的寓意。
武则天与唐高宗时期
比如“光宅”、“神都”、“太初”这些名字,都可以理解为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在为改朝换代做准备,至于把洛阳改成神都,那是因为洛阳一直在天下之中,是位于整个华夏最中间的位置,神州这个名字很早在古籍中就有记载。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就是赤县神州,而赤县神州有天下九州。武则天把洛阳改为神州之都,这不就是为了统治天下吗?神州之都也就是中国之都,也就是天下之都,这个名字从侧面说明了武则天的野心。
六年后的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定都神都,武周王朝正式开始,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为什么要定都洛阳,而不定都长安呢?
武则天称帝
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政治原因:长安是李唐王朝的核心地区。
武则天建立的武周王朝是取代了唐代的,所以会引发唐代宗室以及利益相关人员的强烈反对,在武则天还没有称帝前,就有过多次反对武则天的叛乱,比如扬州徐敬业、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起兵反对武则天,都以失败告终。
这些叛乱只是明面上的,暗地中对武则天不满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数,所以武则天重用酷吏打击反对自己的各种势力。前面说过李唐王朝的祖籍地在陇西,而李唐王朝的建立者李渊来自关陇贵族集团,所谓的关陇贵族集团是从北魏时期,经北周、隋朝,一直到唐代都是当时强大的政治势力。
长安是李唐王朝的核心
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地区就是在关中与陇西一带,这里离长安非常近,是李唐王朝的核心地区,支持者众多,就算武则天再强大,也不可能把所有反对势力都消灭,为了减轻这种压力,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洛阳不是李唐王朝的核心地区,支持李唐王朝的势力也不多,相对来说政治压力较小,所以要迁都洛阳了。
二、经济原因:关中粮食不足以养活整个唐代朝廷。
秦汉时期,关中以及作为其后方的汉中平原、成都平原成为秦国和汉朝一统天下的经济基础,这一段时期关中+汉中+成都的粮食产量略高于中原地区,秦始皇和刘邦都能利用这一优势来一统天下。
关中粮食不够养活唐代庞大的朝廷
到了东汉时期,以洛阳为核心的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包括长江以南的经济都得到了开发,整天的产粮区开始变得均衡,到了隋朝时期,因为天灾人祸以及人口增长,关中地区的粮食不足以养活当时的朝廷,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
《隋书 帝纪》卷一:甲戌,驾幸洛阳,关内饥也。
《隋书 帝纪》卷二:八月辛未,关中大旱,人饥。上率 户口就食于洛阳。
这是发生在开皇四年(584年)与开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在位时期的事,开皇四年这一次是隋文帝因为关中闹饥荒,于是到洛阳,没有记载原因,开皇十四年是因为关中大旱,百姓饥饿,于是隋文帝带领臣民到洛阳吃饭,以缓解饥荒。
隋文帝两次到洛阳解决饥荒,隋炀帝则迁都洛阳
皇帝都要带着臣民到洛阳吃饭了,可见关中的情况有多严重,所以后来的隋炀帝干脆就直接迁都洛阳了,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到了唐代也不例外,关中的粮食不够唐代庞大的政府机构吃饭了。
当时的长安人口达到百万之多,包括唐代政府机构人员及其家属、皇室成员及家属、长安周边驻军及家属、外国使团、长安城中的百姓以及全国各地到长安办事的人员,对于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关中、汉中、成都已经负担不起了。
其实洛阳的粮食也不足以养活整个唐代朝廷,但是,在隋炀帝时期,修建了大运河,把整个南北方与洛阳连接起来了,就算是洛阳的粮食不够了,把全国各地的粮食运到洛阳来,也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比长安容易多了,当时的粮食运输大部分靠水运,中原的粮食无法用水运运到长安,但可以运到洛阳,所以从经济原因考虑,武则天迁都洛阳。
洛阳有连接南北的运河,运输方便
三、地理原因:和平时期以洛阳为都城更合理,战争年代以长安为都城更合适。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和平时期方便控制全天下,长安拥有关中险要地势,有关中四关(东潼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打仗时有利防守。
长安虽然有四关保护,但其位置在整个天下的西边,差不多快接近边境地区,关中以北就是河套地区,河套以北就是漠南与漠北草原,长安以西就是陇西,再往西边就是河西走廊,无论是北边还是西边,都是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通道。
唐代初期,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十万军队从北方迅速南下,直接突入到渭水边,逼近长安,给长安造成了威胁,李世民沉着应对,才解除这次的威胁,这是因为长安离边境太近了,这是唐代初期唯一一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了。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
但武则天统治天下时期,已经是和平时期了,而且唐代(武周)的势力在当时非常强大,处于巅峰期,其疆域向西到达了西域及中亚一带,向北到达了蒙古高原,战争都在国土之外,所以算是和平时期,把都城迁到天下正中的洛阳,更符合治理天下。
而且洛阳有水路到达全国主要地区,方便运输,洛阳位于全国的正中间,也方便首都与全国各地的交流,所以和平时期以洛阳为都城比长安要好,武则天就迁都洛阳了。
唐朝宰相朱敬则(635—709年)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与史学家,其家族渊源在历史记载中呈现出多元线索。通过梳理《旧唐书》《新唐书》《新安朱氏宗谱》等史料,...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武则天与李义府:权力棋局中的复杂关系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始终是历史学者与爱好者热衷探讨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精明的政治手腕著称;而李义府则以“笑里藏刀”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12 李治为何允许“二圣临朝”: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历史必然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 唐朝娄师德家族的兴衰沉浮:家风传承与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抉择作为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名相兼名将,娄师德以"唾面自干"的雅量与"八战八捷"的军功闻名史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武则天:明君与昏君的双重镜像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武则天以唯一正统女皇帝的身份,在史册上刻下了一道独特的裂痕。她既是打破性别桎梏的先驱者,也是权力场中冷酷的博弈者;既开创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李治为何不保护萧淑妃:权力、性格与宫廷权谋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后宫争斗的惨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朝堂。其中,萧淑妃从“宠冠六宫”到被武则天制为“骨醉”的悲剧,不仅折射出宫廷斗争的残酷性,更暴露了李治作为帝王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3 武则天为何诛杀李贤: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血色悲剧公元684年,巴州城外,29岁的李贤在绝望中写下《黄台瓜辞》后悬梁自尽。这位曾三次监国、主持注解《后汉书》的太子,最终沦为母亲武则天权力之路上的牺牲品。这场母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贤 2025-09-02 权力漩涡中的忠臣悲歌:李昭德之死因探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李昭德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以刚直敢言、制衡酷吏著称,却最终与来俊臣等酷吏同日被斩,其结局令朝野震惊。一、政治斗争:酷吏集团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8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吉顼:在政治漩涡中陨落的智者在唐朝武周时期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吉顼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出众的才智与果敢的行动力,在复杂的局势中崭露头角,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心腹大臣。然而,最终他...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