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秦孝公即位之初所面对的秦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局面。
在此之前,秦国一直都是一个大国,春秋时期更是一度称霸,并称为春秋五霸之一。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进入战国时期之后,秦国却开始衰落了。
准确来说,不是秦国衰落了,而是其他国家更强了。
因为进入战国时期之后,随着传统井田制的逐渐崩溃,各国都开始纷纷变法。在此之前,各国都实行奴隶制社会制度,土地公有,作为奴隶主的贵族世袭。而底层平民阶级,基本上没有任何上升的通道。上千年来,一直都是如此。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之后,随着冶铁技术逐渐成熟,平民开荒的成本大幅降低。相比公田,平民更喜欢种私田,所以传统的井田制就崩溃了。土地制度的崩溃,势必引起社会制度的崩溃。于是,面对社会体系的变化,各国不得不纷纷开始变法。进行变法之后,底层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更高,各国的国力也均有所提升。
在变法的过程当中,秦国几乎是所有大国当中,变法最晚的一个。这主要是因为,秦国地处西部,距离东方诸国相对较远。而且秦国内部的保守派势力很强,作为得利阶层,他们一直在全力阻碍秦国的变法。
秦孝公即位的时候,面临的困境,就是这样的。
不过,秦孝公也很清楚,变法一事势在必行。如果不进行变法的话,秦国的灭亡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但是,如果要进行变法的话,怎么变也是一个大问题。
就在秦孝公对这个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名叫公孙鞅的卫国人来到秦国,向秦孝公陈说了自己的变法计策,为秦孝公指明了方向。此后,秦孝公任用公孙鞅进行变法,后来因为这位公孙鞅被封在了商地,所以也被后世称作商鞅。而这场变法,也被称之为商鞅变法。
在商鞅变法的过程当中,秦法也开始被逐渐制定了出来。因为商鞅是典型的法家思想,所以这套秦法也是按照严格的标准来制定的。
在这套秦法被制定出来以前,秦国其实主要是以人治为基础,而非法治。也就是说,贵族们的喜好,决定了人民的生死。再加上当时大多数底层人民,都只是奴隶身份,根本谈不上任何权力。所以,商鞅改革之后,秦法虽然严苛,底层人民的生活反倒更好了。而且按照商鞅改革之后的制度,平民可以拥有土地,在战场上获得军功之后,可以被授予爵位,有了向上的通道。
所以,严苛的秦法刚刚施行的时候,虽然严苛,却是对底层百姓有利的。再加上有了向上的通道,百姓们自然乐于耕种,勇于上阵杀敌。而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国力也开始迅速提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到了秦始皇时期,终于统一了六国。
但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按照当初商鞅变法的内容,普通平民只有通过打仗,才能获得向上的通道。但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已经没有了外敌,没有了战争。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底层百姓向上的通道,等于是被彻底关闭了。
原本在战争时期,底层百姓还有向上的机会,但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阶层反倒彻底固化了。如此一来,平民们的心理落差,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因为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承认了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制度,开始时确实有利于平民。但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之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那些土地会重新落入地主阶级的手里,而平民阶层则会彻底失去土地。在战争时期,因为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之后,可以得到爵位和土地,平民还有希望。但到了和平时期之后,平民们就彻底成了被剥削的阶级,再没了翻身的可能。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严苛的秦法就不再是保障平民们利益的制度,而是成了地主阶级剥削平民们的工具。
虽然是同一套秦法,同样严苛,但是在不同的阶段,这套秦法所发挥出来的意义,确实截然不同。
再加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于国力的消耗确实比较大。修建长城、修骊山陵墓、修阿房宫……这些国家工程,都极大的消耗了秦朝百姓的力量。
到了这个阶段,平民们没有了上升的通道,生活窘困,反倒要受到食利阶层的残酷压迫。再加上秦国本身对平民的压榨力度很大,严苛的秦法则成了贯彻这种残酷压迫的工具。这个时候,大家自然会开始反抗。
公元前209年秋,随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无数平民开始纷纷响应。在此同时,六国的旧贵族也纷纷开始起兵反抗。至此,秦朝的统治阶层,已经成了所有人都要推翻的对象,自然不可能不灭亡了。
总之,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这段时间,秦法虽然严苛,但却是在保护平民们的权力和利益,再加上底层人民有上升的通道,生活有希望,自然不会起义。而到了秦朝之后,上升通道关闭,秦朝统治者又对底层百姓残酷剥削,让秦法由保护平民的工具,转变成压迫平民的工具,自然就会激起大家的反抗了。
秦国自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诸侯起,至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灭亡,共历经36位国君、563年。这段历史见证了秦国从西北边陲的附庸小邦,逐步崛起为统一六...
秦襄公 2025-09-15 商鞅变法:历史天平上的功过评说战国时期,秦国在秦孝公的推动下,由卫国入秦的商鞅主导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核心,将秦国...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赢驷车裂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具实力的国家。然而,这场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商鞅,却在秦孝公死后,被新君赢驷下令车裂,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赢驷车裂商...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嬴驷诛杀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抉择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溘然长逝,其子嬴驷即位后迅速下令逮捕商鞅,最终以谋反罪名将其车裂于市。这场震动秦国的政治风暴,表面是君臣反目,实则是新兴法家集团与旧...
商鞅 秦孝公 2025-07-21 秦孝公到秦始皇:跨越百年的帝国崛起之路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秦国从边陲诸侯到吞并六国的崛起轨迹,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而秦孝公与秦始皇,正是这部史诗中两位关键的领航者。他们相隔百年,却通过血脉与制度...
秦始皇陵 秦孝公 2025-07-01 秦孝公:战国变革的奠基者与秦国崛起的引路人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前338年),嬴姓,名渠梁,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公元前361年—前338年),以非凡的改革魄力和战略眼...
秦孝公 2025-06-26 秦襄公到秦始皇:三十七代君主的千年奋斗史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从边陲部落崛起为横扫六合的帝国,其君主世系的传承谱系堪称一部浓缩的奋斗史诗。从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获封诸侯,到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一...
秦始皇陵 秦襄公 2025-06-05 赢虔的儿女:历史迷雾中的模糊身影在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秦国历史中,赢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是秦献公庶长子、秦孝公兄长,也是秦惠文王嬴驷的老师,以能征善战闻名。然而,关于赢虔的儿女,史料记载却...
秦孝公 2025-04-29 秦非子与秦襄公:秦国历史长河中的血脉传承在秦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秦非子与秦襄公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光芒,且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血脉联系,共同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秦非子:秦国开国...
秦襄公 秦非 2025-04-16 商鞅:法家流派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商鞅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坚定的改革决心,成为了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为日后的统一六国...
商鞅 秦孝公 2025-02-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