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心狠手辣之人往往被我们称为奸雄,曹操就曾狠心杀害帮助自己的亲戚一家,这种人往往会非常有争议性,下面这位更过分,自幼父母双亡的他,竟然杀死了将自己抚养长大的亲叔父,并杀了叔父一家,简直骇人听闻。
读《南齐书·明帝本纪》多次,其中有两句话历历在目,不禁让笔者对萧鸾这个皇帝又敬又恨,一句话是“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另一句话是“(帝)性猜忌多虑,故亟行诛戮”。意思是说,萧鸾明察秋毫,有为政才干,依法办事,公正无私,但是他过于猜忌,动不动就杀人。
萧鸾(452年—498年),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侄子,因父母早亡,萧鸾从小被萧道成收养,萧赜对他也非常不错,所以他很受宠爱,也很受器重,官也越做越大。萧鸾一生,历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四位皇帝,其中萧昭业、萧昭文兄弟俩在同一年被他这个堂叔祖兼辅政大臣先后废杀,最后他以同宗支庶的身份入继大统,当上了南齐第五任皇帝,庙号高宗,史称齐明帝。
萧道成、萧赜父子,对萧鸾那个好,真是没的说,但萧鸾就像一条喂不熟的狼,一旦大权在握,牙口硬了,就忘恩负义地反过头来咬人,而且是一批批的咬。他咬的人,若是乱臣贼子也就罢了,可偏偏是对他恩重如山的高帝萧道成、武帝萧鸾的后人,也就是他的同宗,且几尽杀绝。
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议》中对萧鸾屠杀高帝、武帝情况进行过专门统计,“高帝十九男,除武帝及豫章文献王嶷,临川献文映、长沙威王晃、武陵昭王华、安成恭王暠、始兴王鉴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此外鄱阳王锵、桂阳王铄、江夏王锋、南平王锐、宜都王铿、晋西王銶、河东王铉、并出继道度之衡阳王钧等,凡八人,皆为萧鸾所杀。又杀铉之子二人。……武帝二十三男,除文惠太子及竞陵王子良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又巴东王子响别自被杀。此外庐陵王子卿、安陆王子敬、晋安王子懋、随郡王子隆、建安王子真、西阳王子明、南海王子罕、巴陵王子伦、邵陵王子贞、临贺王子岳、蜀郡王子文、衡阳王子峻、南康王子琳、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并出继道度为孙之永阳王子珉,共十六人。文惠太子四男,长即前废帝郁林王昭业,次及后废帝海陵王昭文,次巴陵王昭秀,桂阳王昭粲,皆为萧鸾所杀。通计高帝之子、孙及曾孙三世为鸾所杀者凡二十九人。而锵、铄等之子,子卿等之子,见于史者独占铉之二子在孩抱中见杀。实在所杀必不止此数,当以其成熟而略之。”
也就是说,在萧鸾的一次次杀戮中,萧道成、萧鸾父子的后辈子、孙及曾孙被杀的有二十九人,怀抱中的婴儿被杀者还不在其中,场面真是血腥恐怖,令人惨不忍睹。对此,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齐高、武子孙,则皆明帝一人所杀,其惨毒自古所未有也。”
萧鸾之所以对同宗大开杀戒,主要原因在于他做贼心虚。他杀了人家的子孙,夺了人家的位子,必定担心人家报复,再把皇位夺回去,而潜在的危险分子必是高帝、武帝一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这一支兄弟少,子孙少,且年龄较小,怕将来不是高帝、武帝一支的对手。萧鸾即位时,已经四十三岁,身体一向不硬朗,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不得不为后世担忧。为了实现权力的顺利交接,就必须面对“近亲寡弱”而“高、武子孙日益长大”这一现实问题,对高帝、武帝的子孙一批批地进行屠杀,以至于“太祖、世祖及世宗诸子皆尽矣”(《资治通鉴》)。
每次当杀人前,萧鸾都装模作样地哭上一场,以示迫不得已而为之。据《南史桂阳王铄传》载,一天萧铄对人说:“吾前日觐王,王流涕呜咽,而鄱阳、随郡见诛。今日见王,王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邪?”果然这天夜里三更,萧铄被萧鸾鸩杀。《南齐书·列传第二十一》也载,“延兴建武(萧鸾年号)中,凡三诛诸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众以此辄知其夜当相杀戮也”。可以说,萧鸾一流泪,就是他准备杀人的信号。对于萧鸾杀人前焚香祷告、痛苦流泪的这类作秀式的表演,柏杨先生这样评价,“萧鸾是一个小动作特别多的老流氓”。
公元498年,萧鸾病逝,只活了四十七岁。不要以为他两腿一蹬,罪孽会随之消逝,萧鸾如此屠杀宗室,是有报应的。萧鸾有十一个儿子,他死后,他的子孙也在宫廷杀戮和其他政治事件当中也悉数被杀,以至于绝后。据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载,“(萧鸾)十一子之中,梁武帝杀其六,东昏杀其一,魏人杀其一,余早夭者二,废疾无后而善终者一。然则鸾之子凡成人者皆不良死,盖鸾之后已绝。”有道是,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真真是报应不爽!
在中国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晋恭帝司马德文与宋武帝刘裕的关系,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的权力博弈。司马德文作为东晋末代皇帝,在位仅两年便被迫禅位于刘裕;而刘裕...
刘裕 2025-09-10 寒门枭雄的困局:刘裕北伐止步北魏的深层动因公元417年,刘裕率领的北府军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于黄河岸边,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东晋疆域首次突破黄河。然而,这位被后世...
刘裕 2025-08-28 慕容四杰:乱世枭雄的巅峰对决与历史定位在五胡十六国的血雨腥风中,慕容鲜卑以"四杰"之名横扫中原,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四兄弟用铁血与权谋书写了家族传奇。他...
慕容垂 2025-08-21 北府兵的创立者:谢玄与东晋军事格局的转折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北府兵是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精锐部队。它诞生于东晋王朝风雨飘摇之际,以江淮流民为核心力量,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溃前秦大军,成为扭转南北局势的...
谢玄 2025-07-31 刘裕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从寒门到战神,用战术与胆识改写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刘裕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出身寒微的东晋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从北府军中崛起,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成为南北朝时期最耀眼的...
刘裕 2025-07-31 彭城王刘义康:南朝宋的权相风云与悲剧终章彭城王刘义康(409年—451年),字车子,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第四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异母弟弟。他的一生,是南朝宗室参政的典型缩影,其命运起伏与南朝宋的...
刘裕 2025-07-22 皇权阴影下的血缘羁绊:高百年与高长恭的叔侄悲歌在北齐这个以"禽兽王朝"著称的动荡时代,高百年与高长恭两位皇族成员的命运轨迹,犹如两把利刃划破历史的夜空,既交织着血浓于水的...
高长恭 2025-07-10 蠕蠕公主与兰陵王:历史迷雾中的身份之谜在北朝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蠕蠕公主生下兰陵王”的传说如同一缕飘渺的烟霭,在民间口耳相传。然而,拨开史籍的重重迷雾,这段看似传奇的母子情缘,实则是历史叙事与文...
兰陵王妃子 2025-07-02 高欢与兰陵王:权力传承中的祖孙情与北齐政治悲剧在中国南北朝的乱世中,北齐王朝的兴衰史如同一部血腥与辉煌交织的史诗。在这部史诗中,高欢与兰陵王高长恭的祖孙关系,既是权力传承的纽带,也是政治悲剧的缩影。从渤海高...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6-30 谢玄:淝水烽烟中的北府统帅与战略革新者“谢家子弟,芝兰玉树”——这句东晋民谣中的“谢家”,既指陈郡谢氏的门第荣耀,更暗含对谢玄等家族精英的期许。在淝水之战的硝烟中,这位统帅八万北府兵击溃八十七万前秦...
谢玄 2025-06-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