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车夫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都不知道在多少反应民国时期的电视剧中见到过了。车夫就像是如今的的士一样,满城到处都是的,全是一辆辆靠着人力驱动的手拉黄包车。在老舍先生《骆驼祥子》这本小说当中对其就有着详细的描写,可以说从行业标准到职业规划基本上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了。就和小说中的祥子一样,起伏的人生就像是当年那个时代每个人的真实写照,那么每日都穿梭在城市的每一条街,每一条巷子的车夫究竟能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黄包车夫这一行没什么门槛,不问出身,不论学历,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好,好在只要你愿意出力,总有人会把车租给你。
就像今天的出租车一样,真正的车主可能并不跑活,而是把车租给别人,自己抽成或者收租,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就是大部分人入行的第一个“小目标”。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拉黄包车要想干出点名堂也不容易,但就有这么一位“车王”,能让人不远万里地来趟北京,就为了能坐一趟他拉的车。说起来这位“车王”那真是实打实的王爷。
“车王” 晏森,1910年袭克勤郡王,是正经的满清皇族,大贝勒代善的后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但是时运不济,袭爵没多久,大清就亡了,入不敷出的他甚至变卖了祖坟用的建材,但还是无济于事,迫于生计,他也拉起了黄包车。
好在败光家产后的他倒是乐天知命,反而是闯出了一番名堂,人们开着他的玩笑,坐着他的车,他也不急不恼,非常敬业,一来二去也是名声在外,成了名副其实的“车王”,靠着自食其力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但是像晏森这样有特殊光环加成的车夫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拉车的车夫都是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劳苦大众,他们虽然干活卖力,可是躲不过其中的各种算计,有人拉了一辈子车也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终日奔走,最后落得一个力竭而亡的悲惨结局。
他们的遭遇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等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一般拉黄包车的车夫多是无产的市民或是进城讨生活的农民,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水平不高,也没什么门道,一般的店铺进不去,好点的工厂不让进,拉车也属实是无奈之举。
入行开始多半是找车行或者车主谈拢价格,租一辆黄包车。在当时拉黄包车和在码头卸货一样,都是标准的体力活,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多半会被称作“力巴”。
这个称呼多少有些鄙视的成分在里面,但实际上这种活在当时的工资都不算低,而且因为是“计件工资”,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就像《骆驼祥子》里祥子说的“拉车是最容易赚钱的事”。
拉车有多赚钱呢?我们以普通人为例,一个会写自己名字,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还得有点关系的人在当时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一家工厂打工。
工人的工资一般在10-15个大洋,而黄包车夫的工资也差不多在这个区间,但工厂是死工资,而黄包车的工资上限取决于能拉多少活。
当时一辆黄包车的价格是100大洋,按祥子的算法,一天攒下一分钱,三年后也能攒出一辆黄包车,事实上祥子也确实是做到了。但拉车的帐可不能这么算,这毕竟是一门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支出。

车夫一个月的工资看似不少,但这钱能不能到手还是个问题。先说常规的,顾客不给钱,雇主要涨租子,这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怕的是各色人物的敲诈勒索,有地痞流氓,也有骗子无赖,更可怕的还是散兵游勇。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保住性命已是不易,黄包车和钱毕竟是身外之物。
《骆驼祥子》是一部非常写实的作品,民国很多大家都写过黄包车夫的生活,但从未有过像老舍这样观察细致入微,且能以一个劳动人民的视角记述生活的作品。很多车夫的遭遇也确实就如祥子一般,入行时信心满满,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后,便自甘堕落,开始沾染恶习。
人一旦萌生了不劳而获的想法最容易沾染的就是赌博,赢了就会去挥霍,抽大烟也好,喝花酒也好,反正钱是存不下来的;输了就会想着回本,赢一局还想接着赢,输一局还想着下一局,不到输得一干二净,一般下不了赌桌。
老本霍霍光了,还要吃饭就得拉活,可现在身体也不行了,心思也不在拉活上了,家里人骂,客人也骂,只有倒在拉活的过程中,这样的轮回才能结束。
为什么说拉车活不过40,就像35岁后被裁员的程序员一样,行业内没有健全的劳动者保护机制,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客观上是条件不允许,主观上也有自甘堕落的成分。
也许人们在读了《骆驼祥子》后都把祥子的死归咎于那个吃人的社会,但是祥子的死和自己的放纵有着莫大的关联,他从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变成社会的寄生虫,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

黄包车夫的悲剧是时代的不幸造成的,同时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也许拉的不是黄包车,但是身上的担子不见得比拉黄包车轻松。
有的人可以通过拉黄包车积累财富,有的人则倒在了拉车的路上,他们都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人却总是相同的。就像大多数刚刚入行的车夫都有一个明确而现实的目标一样,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就是相同的幸福。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逐这个目标,也许路途坎坷,但是从不放弃,有的人早早实现了愿望,却迷失在下一个目标。
今天的我们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标,又是否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步履不停呢?
佟国维(1643—1719年),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作为清朝外戚大臣,其一生与清初政治紧密交织,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显赫家世:外戚光环下的...
佟佳氏 佟国维 2025-11-26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的沉浮人生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名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他的一生,既...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6 岳升龙:清朝康熙年间的铁血名将与四川提督在清朝康熙年间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将领以忠诚、勇猛与智谋著称,他便是岳升龙——一位从基层士兵成长为四川提督的杰出军事人才。岳升龙的一生,是清朝初期军事史上的一个...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26 恭亲王奕訢:清末政坛的改革先驱与外交巨擘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