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三国时期的蜀汉,为什么会灭亡?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期的蜀汉之所以会灭亡,我认为有以下两点,第一点是蜀汉的家底薄,和后期的宦官黄皓干政有关。而最终将蜀汉直接灭亡的是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奇袭蜀汉。
国力衰弱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时候,荆州已经被东吴袭取,这个时候的蜀汉,其实就只有益州一个州,益州又分为汉中、巴、蜀,这三个部分。
刘备建立蜀汉的时候,下面实际统治的只有1个州18个郡,在籍户口有20万户,人口90万,后来经过诸葛亮的治理,加上对南中的开发,蜀汉灭亡的时候,在籍人数也只有100万人多一点。
孙权在229年称帝的时候,东吴就已经拥有了荆州、扬州、交州三个州,下辖32个郡。
东吴灭亡的时候,人口达到了250多万人,比蜀汉的人口翻了一番。

在三国里面,曹魏是实力最强的,曹丕称帝的时候,曹魏已经拥有了12州(其中荆州与扬州和东吴有重合),87个郡。
曹魏在灭亡蜀汉前的在籍人口有443万人,这已经是蜀汉的4倍之多了。
综上所述,在三国里面,蜀汉的国力是最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一个弱国想去击败一个比他强大几倍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白起在世,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也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这是我认为蜀汉会灭亡的第一个原因。
宦官干政
第一点说完后,我们再来说说第二点宦官干政。在刘备去世后,蜀汉进入了诸葛亮时代,这个时期的后主刘禅基本上是被诸葛亮架空的,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上。
诸葛亮去世后,又经历了蒋琬和费祎辅政时期,这一时期刘禅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费祎被刺杀后,蜀汉的内政开始荒废,再加上姜维在外连年用兵,蜀汉的国力开始下降。
姜维的北伐虽然损耗了蜀汉的国力,但是只要蜀汉不内乱,魏、吴两国想要攻入蜀地,也绝非易事,偏偏在这个时候,刘禅却宠信宦官黄皓,最后导致蜀汉灭亡。
黄皓的出生不详,他应该是常年陪伴在刘禅左右的宦官,因为黄皓是一个阿谀献媚的人,又经常为刘禅提供许多玩乐的事物,深得刘禅的信任,在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后,黄皓开始干涉朝政。

他一面忽悠刘禅,一面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点与秦末赵高有点相似,在黄皓的离间之下,刘禅与自己的弟弟刘永,儿子等人的关系都开始变得疏远了。
朝廷中不愿意附和黄皓的官吏,都被他贬到了外地,例如被他贬到巴东做太守的罗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等。
当时主军事的姜维看到黄皓在朝中的势力日渐庞大,背后又有刘禅的宠信,姜维害怕自己被加害,都吓得不敢呆在成都了。
在黄皓的操纵下,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日益加深,当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想要将黄皓除掉,可惜却无能为力。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本来姜维事先得到消息,上表刘禅给出了御敌之策,但是刘禅竟然听信黄皓的建议,说敌人不会打来的,也就没有做出御敌的部署,在黄皓的干政下,蜀汉朝堂上的大臣们对即将到来的敌人,是一无所知。
直到邓艾带领魏军偷渡阴平,迫降江油守将马邈后,蜀汉朝廷上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如果刘禅没有被黄皓忽悠的话,早做了准备,邓艾的偷袭不一定能成功,如果没有黄皓在朝廷上排除异己的话,面对邓艾的偷袭,蜀汉朝廷也不至于无将可派。

当时驻守在南中的霍弋听闻魏军来伐,本来是打算率军前往成都协助防守的,刘禅却以战略已定,让霍弋不要率军前往成都。
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在阵亡前曾说过::"我父子受到国家重恩,不能早日斩杀黄皓,让国家受辱人民遭殃,才导致今天的失败,还活着干什么!"
陈寿也曾说: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可见黄皓的宦官干政,对蜀汉的灭亡影响有多大。
蜀汉的灭亡除了在国力上的差距,和宦官黄皓的干政外,邓艾的奇袭,算是给了蜀汉最后的致命一击,当时曹魏的主力大军被姜维牵制在了剑阁。
如果不是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偷袭的话,曹魏军队就会因军粮不继,准备退兵了。
在唐初政坛的星空中,王珪(570-639)以刚直敢谏的品格与卓越的政事才能,成为与魏征齐名的“贞观名相”。他的一生历经流放与重用,其言行不仅载入史册,更通过后世...
魏征 2025-10-20 隋书主编考辨:魏征与集体修史的典范在中国古代史学的璀璨星河中,《隋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以其详实的记载和严谨的体例成为研究隋朝历史的权威文献。关于其主编身份,学界虽存在“魏征独撰”与“集体合...
魏征 2025-07-23 魏征为何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历史定位与功绩谈误解澄清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作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不仅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更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然而,部分观点对其位列功臣存在误解。...
魏征 2025-05-26 崔珏与魏征:深厚的友谊与传奇的交集在中国古代历史与民间传说中,崔珏与魏征是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深厚的友谊,而且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他们的关系更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一...
魏征 2025-03-28 李世民与魏征:从君臣佳话到墓碑风波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名相魏征之间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曾是古代政治和谐的典范,但李世民后来却下令拆掉了魏征的墓碑,这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2-07 唐太宗与魏征:从“明镜”到墓毁的君臣之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传为佳话。唐太宗曾将魏征比作自己的一面“明镜”,意指魏征的直言敢谏能够帮助他明辨是非、治理国家。然而,令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视为典范。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以其直言敢谏、忠诚尽责而著称,对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魏征:李世民麾下的千古之名臣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所敬仰。其中,唐朝初年的魏征,以其直言敢谏、忠心耿耿的形象,被誉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1 魏征死后唐太宗为何下令捣毁其坟墓,推倒其墓碑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君臣关系曾被视为千古佳话。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多次直言进谏,对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及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13 唐太宗与魏征:一段君臣佳话的兴衰史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忠诚直谏的大臣魏征之间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后人传颂为佳话。然而,这段佳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魏征死后,他的墓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0-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