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狗功人这个成语其实是刘邦提出的,意指谁才是真正立有最大功劳的人。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讲讲这背后的历史典故。可能有人会说,刘邦没怎么读过书,为什么却能作诗,还能讲出各种有一定哲理的话呢?这就跟刘邦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而且刘邦身边有一众文人能士,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刘邦自然也会生出一些文化气质,何况刘邦是一位非常注重文治的皇帝。
在分封功臣时,刘邦认为丞相萧何功劳最大,特封为郧侯,食邑八千户。是众文武大臣得封赏最大最多的,对此很多人不服。
刘邦最初起事的老班底,基本是家乡的那些兄弟伙,习惯上大多把刘邦当作一个老哥儿看,敢于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的不满。他们说,为了夺取天下,楚汉相争了五年,萧何一直都在关中远离前线,干的是舞文弄墨这类事,我们这些人却是在前线不顾生死的奋勇拼杀。
若论经历过的大小战斗,多的有上百次,少的也有数十次吧?陛下偏偏认为萧何功劳最大,所得封赏居众功臣之首,我们不满意哟。
刘邦微微笑道:带领众人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依朕看来就是在围猎中追杀野兽。猎狗拼命奔跑撕斗,将猎物捕捉到了,应当算猎狗的功劳,但去发现野兽的行踪足迹,安排指挥猎狗们的行动,那就是猎人的功劳哟。没有猎人的发现和布置,会有猎狗们的功劳吗?在我举兵起事之初,萧何就率领几十人相随,各位能做到吗?萧何能运筹于帷幄,发现敌人的踪迹,判定敌人的行动,其功劳不正像一位猎人吗?各位攻城克敌,拼命冲杀,其功劳的性质其实就和猎狗一样。猎人和猎狗的功劳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众人听后,不便再参言了。
后来在排列诸位受封大臣名次的时候,又有一些人给刘邦说:平阳侯曹参攻城掠地,功劳最大,应尊其为首位。
有个叫鄂千秋的大臣出奏道: 攻城略地是一时的功劳,汉楚相争历经五年,损兵折将,屡屡失败。若不是萧何坐镇关中,想方设法发展当地的粮食生产,积极收购运输军粮,还有大力征集训练兵员补充前线,陛下能转危为安吗?窃认为,大汉江山少一百个曹参可能无妨,失一萧何则江山难存。
刘邦不停点赞:鄂卿之论很是公平。
随即下令将萧何列为第一位,可以穿鞋佩剑直上殿堂,按那时代的常规,上殿堂要脱鞋取下佩剑。
后来刘邦的猎人猎狗论被司马迁改作“功人功狗”论记入《史记》之中,流传千古。
刘邦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好吃懒做,不读诗书文章,四处游荡。以前他常以“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得天下”为口头禅,轻视儒生,为啥后来变得重视文治了呢?这和他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分不开。
陆贾是西汉初年时的楚国人,在楚汉相争时,追随刘邦充当幕僚。他知识渊博,能言善辩,常出使游说各路诸侯,被刘邦誉为“有口辩士”。
据说他以前进见刘邦,喜欢谈诗论书,引经据典,说得眉飞色舞,每当此时,刘邦感到十分讨厌,但陆贾却不管这些,照样高谈阔论。
有次刘邦心中烦躁,陆贾依然故我见面就滔滔不绝。
刘邦忍耐不住,高声骂道:我是在马上取得天下的,读诗论书顶个屁用?
陆贾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正色说道:马上夺得天下,难道马上还能治天下吗?商汤、周武是用武力夺取天下的,能达到长治久安,不是用的武力,靠的是加强文化思想教育这些。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六国后,仍然任性好杀,更搞焚书坑儒,最后导致灭亡。如果秦始皇学商汤、周武取得天下后搞文治,能有你的天下吗?
刘邦仔细一想,陆贾说得的确有道理。
这时刘邦联想到前段时期,南越赵佗自中原大乱以来,多年称王后,又听说想当皇帝,当时国库空虚、武备不足,刘邦难以派出大军讨伐,只好先派陆贾去安抚赵佗,稳住阵脚再说。
好个陆贾,到了南粤,没费一刀一枪,只凭三寸不烂之舌,晓以大义,动之以情,赵佗就自愿称臣,遵奉汉约,同时送了一份厚礼给刘邦。这需要何等的能耐?
一想到这里,刘邦很抱歉地对陆贾说:爱卿说得极是,请帮朕办件事。陆贾道:陛下请讲。刘邦说:请将商汤以来历代君王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著成一书,让后代子孙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引为借鉴。
陆贾接到任务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闭门认真写作,最终写成十二篇。刘邦看后连声称妙,并为此书命名为《新语》。
自此刘邦越来越重视发挥儒生的作用了。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的大顺军逼近北京,崇祯皇帝在紫禁城的寒风中面临一个改变历史的抉择——南迁南京。这场未竟的迁都计划,不仅关乎明王朝的存续,更折射...
李自成 2025-10-15 南迁幻梦:崇祯南迁能否复刻南宋百年国祚?1644年春,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崇祯皇帝面临生死抉择。若效仿东晋、南宋南渡,明朝能否在江南延续百年国祚?这一假设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出无数涟漪,但结合南明十八年的...
李自成 2025-10-15 皇嫂张嫣:崇祯帝权力博弈中的道德标杆与末世悲歌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朱由检(崇祯帝)在皇嫂张嫣的鼎力支持下登上皇位。面对这位年仅21岁、出身平民却以美貌与智慧著称的寡嫂,崇祯帝的...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10-15 崇祯南迁:一场被清流误国的合法性续命1644年春,李自成农民军逼近北京时,崇祯皇帝曾三次萌生南迁之念。天津巡抚冯元飏备足200艘船只与5000护军,左中允李明睿献策假借祭孔南遁,左都御史李邦华更提...
李自成 2025-10-15 靖难烽火中的“守城奇迹”:孙岩如何以通州一役换得十代荣华建文元年(1399年)秋,北平城外战云密布。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通州守将房胜开城降燕,却面临朝廷数万大军的围攻。此时,一位已解甲归田的宿将——孙岩...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5 血色皇权与民生温度:朱元璋嗜杀表象下的民心逻辑洪武年间,刑场血色未干,百姓却称其为“明君”;凌迟剥皮之刑骇人听闻,民间却传颂其“爱民如子”。这位以严刑峻法著称的皇帝,在位三十一年间屠戮十六万人,却依然稳坐民...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15 宣德盛世的缔造者:明宣宗朱瞻基的治国智慧与艺术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以"仁宣之治"的治世闻名,他不仅开创了明朝的黄金时代,更以卓越的文化造诣在帝王中独树...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5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权谋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城头俯瞰大明江山,手中一块漆牌被郑重授予开国将领廖永忠。牌匾上“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既是对廖永忠军事才能的极致褒奖,也...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14 傅友德之死:明朝开国将领中最惨烈的“莫须有”冤案在明朝开国将领的命运轨迹中,傅友德之死堪称最具悲剧色彩的政治牺牲品。这位以“七战七胜”平定云贵、创下军事神话的颍国公,最终因一口未吃完的饭菜和儿子未佩戴剑囊的“...
傅友德 2025-10-14 朱元璋的“正统棋局”:承认元朝合法性背后的政治智慧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在《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中,他写下“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的表述,首次以官方名义承认元朝的合法性...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