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中,瓦剌军队俘获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从此一战成名,为什么瓦剌后来没了消息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出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攻克元大都后,元朝灭亡。那些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大部分退回大漠,之后北元分裂成东、西蒙古(明朝称东蒙古为鞑靼[dá dá],西蒙古为瓦剌[wǎ là])。
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还对北元残部发起了五次亲征,其中有四次是针对鞑靼的,致使鞑靼诸部颠簸流离,从此陷入内外交困的处境而一蹶不振。
朱棣死后,继位的皇帝们调整了政策,更加注重休养生息,不再轻易对外进行大规模的用兵。
而乘机坐大的瓦剌肆无忌惮地扩张势力,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陆续吞并了鞑靼、兀良哈三卫等部落,基本统一了大漠,接着又把兵锋指向了长城内的明朝。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一位叫做也先的枭雄承袭其父位成为新的瓦剌领袖,不仅漠南诸部全被征服,且东胁朝鲜,西略哈密,草原大半,尽为其所控制。
此时,也先发现瓦剌与明朝进行和平的经济往来,已经不能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欲,因而决定付之武力。
与此同时,明英宗在位前期,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远征南方的麓川(今云贵高原西南、缅甸北部),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并且连年征战,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对长城以北的瓦剌所部防御空虚。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兵分四路大规模南侵,也先亲自率领部属杀向明朝重镇大同,受他操纵的傀儡大汗脱脱不花则转战辽东,瓦剌丞相阿刺知院攻打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此外,还出动一路偏师骚扰甘州。
这几路兵马中,以也先所部的两万人马最为强悍,其“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也先以迅猛之势在通往大同的猫儿庄(今内蒙古丰镇)打死了明军驻防大同的右参将吴浩,接着又于7月15日在阳和口重创了一股前来阻击的明朝援军。
在此期间,脱脱不花也闯入了辽东镇静堡、广宁等地,闹得鸡犬不宁,俘虏大批军民,抢走无数物资。同时,阿刺知院在宣府附近的独石四处掳掠,肃州等处也受到瓦剌偏师的袭扰。
前线的败讯不断传回,明廷举朝震惊。明英宗在亲信太监王振的教唆下,企图效法明成祖亲征,把敌人赶回草原深处。
明英宗经过短短两天的准备,就于7月17日迫不及待地率领号称“五十万” (真实兵力仅为二十余万)的军队离京,取道居庸关、怀来、宣府等地向大同前进,经过艰难的跋涉于28日来到阳和。
在这个刚刚受到战火摧残的地方,遗留着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军中将士目睹种种战败的惨状,士气难免受到影响。
针对明英宗的大举出击,也先所部巧妙地暂时采取避战措施,隐蔽了行踪,打算用灵活机动的战法与之周旋。
当明军大部队于八月初一来到大同时,突然得知宣府侧翼的独石等据点在敌人的攻击下失陷,操纵实权的王振惊慌失措,担心后路被切断,不敢再执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原定计划,匆忙扶持明英宗回撤。
还没有等这支绕道宣府的部队撤回北京,尾随的也先所部已于8月13日追了上来。当明明英宗退到距离怀来仅有二十余里的土木堡驻营时,处境已经非常不利。
由于地势高亢,将士们掘地两丈也找不到水。而紧追不舍的瓦剌先头部队偏偏在这个时候现身了,并控制了土木堡十五里外的一条河流,致使明军将士因得不到饮用水的补给,而人困马乏,饥渴难忍。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瓦剌骑兵从土木堡西北的麻峪口冲过来,聚集在明军大营附近。
15日,也先侦察得知明军企图移营向水源靠近,并观察到对方的队形散乱,果断下达了总攻命令,指挥瓦剌骑兵从四面八方一齐冲杀过去,基本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把明军打得尸横遍野。太监王振死于乱军之中,一大批随军的文武大臣殉国,明英宗也成了也先的俘虏。
瓦剌部竟然擒获了大明王朝的皇帝,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但是,也先仍不以为许,而是将战争继续向明朝的京城延伸。
当“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到京城,举国震动,吏部尚书王直等拥立朱祁钰(即景泰帝)即位为帝,并遥尊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
也先挟持着明英宗继续进攻,由大同、阳和抵达紫荆关,从紫荆关攻入明长城,直接杀到北京城下,幸亏,北京城在兵部尚书于谦的顽强抵抗下,没有被攻破。瓦剌的骑兵只适合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机动野战,并不适合攻取坚固的城池。
也先看一时也攻不下北京城,又怕被各地前来勤王的明军包抄了后路,遂在郊外进行了一番大肆劫掠后撤出了长城。
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瓦剌领袖,也先能擒获大明皇帝,并率军攻到明朝京师城下,也先无论如何也会成为历史上一个彪悍的蒙古部落的英雄人物。
但是,也先的辉煌也仅限于此,他退回蒙古草原后并没有延续辉煌,虽然也先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在击败脱脱不花汗后,作为非成吉思汗后裔的异姓封建主,自立为汗,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但也先为了防止成吉思汗后裔对自己汗位的威胁,竟然大开杀戒,残忍的大规模屠杀搞得大漠之上人人自危。
明景泰五年(1454年)8月,也先部下阿刺知院伺机对正在打猎的也先发动突然袭击。据史料记载,阿刺知院在击杀也先前,数落其滥杀无辜的罪行,称:“天道好还,今日轮到汝死矣!”
一代枭雄也先被杀后,瓦剌部落也就此分裂衰落了下去,再也无法对明朝有什么像样的威胁了。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瓦剌何时消亡:从草原霸主到历史尘埃的百年沉浮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