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宰相房玄龄是什么出身?为什么说没有房玄龄李世民很难坐稳天下?
大唐初期的宰相房玄龄,素有一代贤相之称。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 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都知道,官场之中向来尔虞我诈,笑里藏刀,而房玄龄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其一是善于用人。他眼光独到,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并能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其二是绝不居功自傲。房玄龄博览史书,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为避免功高震主,他一直牢记“谦虚”二字。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一直恪守臣节,为此深得唐太宗的喜爱。
公元579年,房玄龄在一个官宦之家出生了。按史书记载,房玄龄的祖籍位于齐州临淄,史学家对于其祖籍所在地颇有争议,一说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镇房庄村,一说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部。他的父亲名叫房彦谦,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是山东省出了名的学者。
在父亲的熏陶下,房玄龄一直勤学不缀,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儒家经典。看到儿子如此聪慧,房彦谦非常欣喜,也更加坚定地想要儿子步入仕途。满腹经纶的房玄龄不负众望,在十八岁的时候便已经高中进士,真可谓是惊才艳艳。
隋朝末年,战火四起,李渊率兵入关后,群雄相争更是达到白热化的状态。房玄龄深思熟虑后,决定投靠李世民以图大业。李世民当时年仅十九岁,但他慧眼识人,一眼就看出了房玄龄身上逼人的才华。于是,李世民不管到哪里都带着房玄龄,做决策时都先征求房玄龄的意见。
好比是千里马遇见了伯乐,房玄龄得遇明主后,尽心尽力地为李世民筹谋军务。唐军每攻下一个城池,李世民麾下的将军们都拼命地搜集奇珍异宝。但是,目广长远的房玄龄却对此嗤之以鼻。他将金银玉器弃如敝履,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收拢人才。
这些人才中,大名鼎鼎的秦叔宝、杜如晦等人都是经过他的推举,然后才受到李世民的重用的。
可以说,在他的努力下,唐军麾下人才济济,逐渐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房玄龄在李世民麾下十余年,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次需要他写军书奏章的时候,他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而且,言简意赅,义理丰厚,深得李世民的欣赏。
李世民登基之后仍然对他赞不绝口:“房玄龄这个人识大体,顾大局,可以放心地将事情交给他。朕每次在千里之外给他下达命令,他都能按朕的心意完成,让朕感到就像是面对面跟他说话一样。”大唐平定中原,执天下牛耳后,房玄龄并没有懈怠。
他冷静地分析朝中局势,很快便看到了李世民兄弟之间的隔阂。他虽为文臣,但做事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武德九年(626年),他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并为李世民谋划了玄武门之变。最终,李世民在鲜血中走出,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
论功行赏之时,李世民力排众议,亲自授予他一等功,让他与尉迟恭等人并列。看到房玄龄竟然受到如此的封赏,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很是不满。仗着自己是皇上的长辈,李神通不断地发牢骚:“皇上刚刚举起义旗的时候,是臣最先赶过去支持的。臣跟随皇上浴血奋战多年,反而不如房玄龄这样的文臣。如此封赏,臣怎能心服?”
李世民听了之后一点也没有给自己叔叔面子,当着朝廷中诸多大臣的面,他斥责道:
“当年朕刚刚起兵,势力未成,来投靠的哪个没有异心?叔叔虽然率兵前来,但也不过是害怕死于其他人之手。说白了,叔叔只不过是想找一个靠山罢了。而且,朕尊你为叔叔,从来没有让你亲自上阵厮杀。与窦建德交手的时候,叔叔全军覆没;打刘黑闼的时候,叔叔见敌军人多势重,竟然临阵脱逃。如今,论功行赏之时,朕看在亲戚份上,丝毫不吝啬对叔叔的封赏。叔叔如果还要倚老卖老,胡搅蛮缠的话,朕实在是没法因私废公!”
唐太宗此言有理有据,直说的李神通惭愧无比。李神通无言辩驳,只好讪讪地退下了。
长孙皇后去世前,曾对太宗说:“房玄龄跟随陛下的时间最长,一直没有犯过什么过错。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请陛下不要弃他不用。”房玄龄当宰相的时候,从来不说自己是功臣。一旦听说别人建立了什么不世之功,他第一反应就是高兴地前去祝贺。
他自己精明强干,但是,对下属从不求全责备。手下犯了错,他总是表示理解,绝不肆意打骂。最终,在他的协调下,各种顶尖人才在大唐王朝各显其能,终于开创了一代盛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李世民废朝三日,追赠太尉,令其陪葬昭陵。并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配享太宗庙廷。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陵墓,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北部。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郭子仪之死:功高不震主,忠良终得全——驳“灭九族”谣言之真相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