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事发,后周政权垮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朝,可是,在历史上记载宋太祖是被迫坐上皇位的?而且这次改换朝代,没有死伤太多人,只杀害了一人?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经过我多方面的翻阅历史资料,总结了一下,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其中的缘由。
赵匡胤出身于将门,出生在洛阳夹马营,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立志长大做一帆事业。赵匡胤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走南闯北,见过很多世面,后来投靠在郭威的帐下,做一名普通的士兵,经过他的努力受到郭威养子柴荣的欣赏,时间一长,赵匡胤就升职为殿前都指挥使。随后显德六年,又升职为殿前都点检。
在此中间的时间,赵匡胤还结交了十个能改变他一生的九个兄弟,算上赵匡胤号称“义社十兄弟"赵匡胤是个大人物,他结交的兄弟更是大人物,在朝廷里手中都掌握者后周的实权,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并且赵匡胤还不断结交了其他重要职位的朋友,其中最值得说的就是他的智囊赵普,也是他的铁哥们。他不停的收买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集团,排除异己。比如张永德被罢免,就是赵匡胤用木牌做的手脚,世宗北伐期间,他故意让世宗看见木牌(木牌上写着“点检做天子"那时候张永德是殿前都点检。)就是借世宗的手来除掉他眼前的绊脚石。
说来奇怪,历史这个玩意儿,它一直在遵循着一个规律,就是当皇帝的基本上都活不长,不知为何?这不,周世宗爆发疾病,又英年早逝了,由他的七岁儿子继位。七岁小孩儿,什么都不懂,如何治理朝政?世宗不放心,临去世前他做了一个预知未来的安排,为了防止自己去世后各位手握大权的大臣叛变,他公布一道圣旨:下令军务由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史、同平章事韩通裁决,因为世宗最信任的就是韩通,其他人世宗都不相信。历史证明世宗的判断是对的,可是他低估了赵匡胤的政治能力。赵匡胤看世宗驾鹤西去了,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时机已经来临了,是该好好地谋划夺取皇位的事情了……
公元960年十一月,契丹和北汉联合攻打后周,宰相范质不识忠奸,急忙派赵匡胤带领大军去增援。赵匡胤领命,军队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人密谋筹划发动兵变,并让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匡胤还装作被迫无奈的表情,他的意思是我很冤枉啊,我并没有想做皇帝,是士兵们硬逼着我去做的,我太难了!为了不让大家为难,为了大家能得到荣华富贵,为了成全你们,我赵匡胤还是委屈一下吧!哎,上天弄人啊,我又为之奈何?于是赵匡胤振臂高呼,是你们逼着我做了皇帝,你们要听我的话,不然的话我宁愿不做这个皇帝!大家们赶紧纷纷都应允。赵匡胤公布了一个条约:不准杀害一人,不准骚扰百姓,不准奸淫妇女抢劫.从这里看赵匡胤不得不说是个有见识的政治文化人。
只历史有时候会遮盖住我们后人的双眼,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寻找问题,设出赵匡胤陈桥兵变,顺利进入京城建立了大宋王朝。(在赵匡胤入京城前,后周名将得知消息,韩通欲率领禁军抵抗,没想到王彦昇速度很快得到消息,直接把他全家老小屠杀殆尽。后来赵匡胤知道后,很生气王彦昇的做法,直接把王彦昇杀了,因为赵匡胤进城前和众将士们有约定,不准杀害一人,偏偏这个楞头青往枪口上撞,这可怪不得我赵匡胤了。
那么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就来了,赵匡胤黄袍加身是不是被迫的?不是的话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我总结了四点如下:
第一,赵匡胤登基做了皇上之后,本来跃跃欲试的契丹和北汉要攻打后周边境的大军,他们自己突然就不吭不响的退兵了。是什么力量,能让本来要大打一次的仗,突然就撤兵了呢?难道是赵匡胤的人格魅力太大吗?我看不至于这么简单吧。
第二,赵匡胤的黄袍加身的黄袍和禅位诏从哪里来的,我们只要从事情的客观角度去考虑,就能知道龙袍是提前做好的,要是赵匡胤没有登基的这一事项,他们敢做足以杀头灭+的黄袍和禅位诏吗?
第三,赵匡胤北伐契丹和北汉前都有谣传"点检做天子"朝廷内乱,搞的整个京城人心惶惶,纷纷纷外逃。赵匡胤秘密告知姐姐,现在外面非常危险,你会不会跟着一块儿去逃跑。他姐姐很生气,从厨房拿来一个擀面条用的擀面杖,要揍赵匡胤说,你小子是个男子汉大丈夫面临大事(赵匡胤他姐姐指的这个“大事"不是一般的大事)应当有自己的主张,你可倒好,偏偏像个女人似的,回到家里吓唬我们女人干什么?
第四,赵匡胤兵变成功,有人报告他母亲,他母亲听后大悦,并说我儿素有大志,今天果然。赵匡胤的心事一定向他最亲的讲过,不然的话他母亲怎么会有如此感慨呢?
历史有时候会遮盖住我们后人的双眼,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寻找问题所在,设出疑问?就能找出其中的蛛丝马迹,历史的真相就会被一层一层地揭开,露出他本来的面目。
总得来说,不管陈桥兵变是不是赵匡胤夺权,已不在话下,后人只知道是他建立了大宋朝,为大众人民带来了利益,虽然说赵匡胤谋夺皇位,违背了儒家的宗旨,但是大宋朝在他的领导下,国家达到了统一,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赵匡胤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皇帝,由他建立的大宋朝延续了三百年的历史,是他一生不朽的功绩,为后人所赞扬!
公元976年冬夜,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万岁殿暴毙,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谜团。千年后,现代科学技术为揭开这一历史悬案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尸骨鉴定探寻死因。尽管赵...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8-14 赵匡胤一生最爱的女人:贺氏——青梅竹马的永恒印记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王朝,其雄才大略与政治智慧为后世称道。然而,这位铁血帝王的一生中,最柔软的情感始终系于一人——他的结...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8-07 杯酒释兵权为何能成功:权力博弈中的智慧与妥协公元961年七月初九的夜晚,北宋皇宫中一场看似寻常的酒宴悄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宋太祖赵匡胤以“推心置腹”的姿态,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让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7-08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