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因为朱标的突然病逝,朱元璋将孙子朱允炆推上了皇位,那么朱元璋留下哪些底牌,可防止朱棣造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孙子当皇帝,儿子守边疆
为了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朱元璋借由胡惟庸和蓝玉案,大肆的屠杀功臣能臣,为孙子消除了不利的影响,朝中虽然少有能用之人,但却换来了一个异常稳定的大明朝堂。
同时,他让朱允炆所有的叔叔们,全都远离京城,外出就任藩王,防止他们在金陵,霍乱大明的朝堂。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朱元璋分封藩王,导致大明天下并不稳定,最终间接促成了靖难之役。
事实上,明朝的藩王和其余王朝并不一样,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不同,明朝的分封是没有属地的,只有一处宅子,藩王们只能拥有一部分府兵保卫安全,除了宁王,燕王这种需要镇守边疆的存在,其余人大部分手中兵力不过几百人。

同时每个藩王府外还有大量的探子,随时向首都汇报一举一动,藩王要想造反难上加难。由此,藩王不能造次的同时,还能确保国家的安康,岂不是一举两得?
说到朱元璋为什么会传位给孙子?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太子死后,其余皇子并没有一个可以服众,贸然定位,势必会引起大明朝堂不稳,若是给了孙子,那这些皇子们就不用再惦记了。
建文皇帝作为这些藩王的晚辈,对于叔叔们的态度自然会相对温和,由此,朱元璋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子孙相屠的事情。
四张底牌,爷孙论道
朱元璋让各位藩王各在一地,防止其互相串通的同时,又达到了相互制衡的目的,若是有一王想造反,那势必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燕王在起兵的时候,面对朝廷汹涌的大军,也必须先把宁王搞定。
朱元璋为了孙子能够安稳即位,可谓是用心良苦,在朱元璋构建的局里,建文皇帝几乎是可以稳坐江山,并且以防万一,还留下四条妙计,以共建文弟指点江山。
一次二人聊天,话题就引到了藩王身上,朱允炆深知这些叔叔们的恐怖,于是就对朱元璋问道,若是叔叔们不服,想造反怎么办?

朱元璋有心引导,于是反问,朱允炆略加思索之后回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听后大喜,这正是他留给朱允文的四条妙计。
这四张底牌简单解释一下,第一点说服教育,古代讲究以德服人,要知道,古代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德这方面看得还是十分重的,如果能以怀柔感化,便能免动刀兵。
第二点,解释开了,就是用法律来惩罚,削弱他们的待遇以及权利,第三招是就剥夺他们的待遇,以大义之名对其制裁。
最后一招用在破罐子破摔的时候,要是藩王执意造反,那就消灭他。朱元璋原本以为自此可以高枕无忧,却不曾想方法知易行难,建文没有用好,这四张底盘,最终导致满盘皆输。
自作聪明,满盘皆输
在朱元璋离开之时,他给朱允炆留下了强大的国力,数量庞大的中央军队,可以说,除了能臣武将被杀了个干干净净之外,大明朝此时无疑是最好的时候,若是皇孙想要动用这四张底牌,此时的国家实力也完全够用。
然而,在面对如此强大的国家交到自己手上的时候,建文帝却急于求成,直接跳过了前两步,直接选择了削藩和消灭。
建文皇帝认为,国家实力强大,藩王即便作乱,中央也有实力进行扑灭,而以德服人,以礼置之,又是时间长,收效慢的行当,索性被他放弃,然而却不曾想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说此时藩王实力并不强,但依旧是一股可观的力量,所以建文皇帝才想要削藩。若是先以德以理服人,再辅以削藩与消灭,那么,藩王们,心中就会安稳,自然不会陷入人人自保的模式。
此时,建文皇帝突然削藩,藩王们人人自危,一时入牢的囚禁的自杀的不计其数,朱棣见状,不得不开启装疯卖傻的模式,其实若不是建文皇帝逼得太紧,朱棣未必会走上造反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宁王才会和朱棣走到一起,既然横竖都是死,索性博一把,也许有个前程。

从朱棣装疯卖傻可以看出,他本来顶多算是有贼心没贼胆,并没有事先计划造反,否则也不至于用装疯卖傻争取时间,直到起义时,才筹措了不过800人马。
但即便是两个实力较大的藩王,加在一起的实力也无法与中央相比,根据计算,朱棣在一路向南进攻的过程中,一共击败了100多万大军,而他自己的兵力,直到靖难之役结束也不过二十万人。
朱棣之所以能以一地之兵起兵造反成功,这还要归功于建文皇帝,由于朝中的有能之士,大都被朱元璋杀个干净,建文只能派出李景隆,耿炳文之流。
本来南军在战役战术上就已经屡战屡败,建文皇帝还对将领处处掣肘,中央军战斗力无法施展,反而被燕军逐一击破。
可以说,朱元璋本来留下四张底牌,若是建文皇帝能够逐一翻开,势必能够防止朱棣造反,然而,建文皇帝自作聪明,最终,江山易主,他也成为了明朝不承认的皇帝。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