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弘毅和高秉烛的历史原型,有人认为是少年时期的狄仁杰,身上有少年狄仁杰的影子,但细究起来年纪上有对不太上,因为在武周年时,狄仁杰已经中年。所以,应该人设有狄仁杰的影子吧。
《风起洛阳》的男主高秉烛出身于唐朝洛阳的贫民窟(不良井)。他少年时候,对贫民窟着一群鼻涕吸溜的小屁孩,吹比说我将来总有一天带着你们去神都(洛阳)!后来这些小屁孩长大了一些,他也带着他们去了神都,见识到了那里的繁华。这些小伙伴都牵扯到一件事里被杀手组织(春秋道)团灭了。男主就是要为小伙伴报仇。原本一个意气风发的阳光少年,查了五年这个杀手组织,五年里,他开始蜕变,变得阴狠、孤僻、手段残忍,还带着一些小变态。这就是黄轩演的高秉烛。
百里弘毅是工部尚书次子,神都第一名饕,木石之心,异禀之人,百里弘毅所过之处,凡书必通,凡术必解,为了查清父亲被毒杀的真相,百里弘毅与高炳烛共同参与调查真相。随着他们对案件的不断深入,找寻真相,进而发现了一个足以毁灭神都、血染洛水的惊天阴谋。
原来五年前,当年的桐阳王,如今的太子在神都城外遇袭,在危难之际,高秉烛杀出去,牵制住了部分刺客,让救援的卫队有足够时间驰援到现场。但是最终高秉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七个弟兄被杀了,按理说高秉烛应该是太子的恩人,那么高秉烛为何不去找太子求赏,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自己的弟兄啊,让他们的坟前能有座墓碑,让他们当家人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何必是当年被问罪,不良井被封的那个结果呢?或者说高秉烛不找太子讨赏,为何不找太子复仇呢?按照高秉烛回忆的口吻,当时只要太子命令卫队救援他和他的兄弟,那么高秉烛的七个兄弟就不会死,高秉烛应该去找太子报仇啊?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活在仇恨里的“死人”高秉烛,既不去找太子讨赏,给死去的兄弟索取他们赢得的,又不去找太子复仇呢?实际上黄轩饰演的高秉烛已经道出缘由了。
太子在这件事中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武思月说过,当年太子是派人找过高秉烛他们的,但是高秉烛他们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看似是太子很在意高秉烛他们,实际上不然。
当时高秉烛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如果太子在意高秉烛他们的话,早就派人来了,不会让高秉烛一个人含泪收敛弟兄们的尸体,或者说在他脱离险境后,即刻机会派人回来救援高秉烛等人,可是太子都没有做。
而且连五年后的武思月,单纯通过简单的记录,就能猜出,救太子的人就是高秉烛,那么当年太子想要调查,会查不到高秉烛,还会说什么人间蒸发,这不可能。
合理的解释就是,太子这一角色的原型,在历史上就是偏向于唯唯诺诺的人,五年前他还不是太子,他太知道是什么人要对自己下手了,他知道自己没办法和对方撕破脸,所以他不会过于去追究遇刺的事情。既然如此,太子就不会真的用心去找寻高秉烛他们,就是装装样子,走个过场罢了。
那么高秉烛,为何不主动去找太子讨赏呢?实际上他绝不会那么做,他不是说过嘛,自己和兄弟是被太子抛弃的,高秉烛明白,在太子眼中,他们都是可有可无的贱籍,不在乎他们的死活。同时在遇刺事件后不久,不良井就被封了,高秉烛被问罪,他会想,自己不是被太子抛弃第二次了嘛,不管他死活也就罢了,如今更是踩在他身上,又踢了一脚。
高秉烛是很有头脑的,他明白,自己得到的结果是被问罪,是牵连了不良井众人,而不是恩赏,就知道太子是什么人了,高秉烛怎么会去再找太子讨赏?
另外一个问题,高秉烛既然对太子有怨念,那么为何不找太子复仇呢?这更不可能,高秉烛也要认清现实,刺杀太子,别说他自己了,就是一百个高秉烛也很难有成功的可能,相对来说,去找寻当年刺杀太子的相关人员更加容易也更加现实。
同时这5年,高秉烛所想的就是,替自己死去的兄弟报仇,这样他就可以坦然回到不良井,给他死去兄弟的家人一个交代了。
所以,当高秉烛误认为已经杀了仇人后,是兴高采烈地回到了不良井的,那个状态,像是一个蒙冤多年的人回到家人身边一样,他有一种焦急的渴望,像是一片干涸的土地等待着即将降临的倾盆大雨。
可问题是,那些家人最痛恨的不是偏偏不是杀手,而是他高秉烛啊,高秉烛的出现就是揭开了那些人的伤疤,没错啊,高秉烛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算他杀了所谓的仇人能怎么样,哪怕他高秉烛死了又能怎么样,他们的孩子都不会活过来。当时高秉烛被不良井众人哄了出去,他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似乎在给自己选择墓地一番,想要在那里做个了结,因为他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一直以来高秉烛想要通过击杀仇人的方式,来给弟兄们报仇,进而回到不良井,但是他根本就回不去了,当自己的希望破没,高秉烛也就没了活下去都希望,好在是他及时发现,仇人没死,自己被骗了,否则他就死在那阴暗的洞穴里了。
既然如此,一直想要回到不良井的高秉烛,怎么会去刺杀太子,那是一个什么结果,且不是刺杀太子难于登天,就算他得手了,高高兴兴回到不良井,说自己杀了太子,给弟兄们报仇了,他还不直接被不良井的人直接锤死,谈何回到不良井。
狄仁杰(630年-700年)作为唐朝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与断案名臣,不仅以“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才智辅佐武则天治国,更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门下弟子遍布朝堂与江湖,形成...
武则天有男宠吗 狄仁杰 2025-08-21 狄仁杰之死:历史迷雾中的自然谢幕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狄仁杰以其刚正不阿的形象和断案如神的智慧,成为后世传颂的“东方福尔摩斯”。然而,这位武周时期的宰相之死,却在历史长河中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部...
狄仁杰 2025-06-24 狄景晖:狄仁杰清誉之下的一抹阴影在唐朝璀璨的群星中,狄仁杰犹如北斗之南最耀眼的星辰,其刚正不阿、断案如神的形象穿越千年仍为世人敬仰。然而,这位名相的家族史上却有一段令人唏嘘的插曲——其第三子狄...
狄仁杰 2025-06-13 狄仁杰:从地方小吏到三品宰相的官场进阶史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武周时期名臣,以断案如神、刚正不阿著称。其官场生涯跨越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官职屡经变迁,最终官至三品内史(宰相),成为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狄仁杰 2025-06-12 狄仁杰对虎敬晖的怀疑之路:层层剥茧见真章在《神探狄仁杰》系列剧中,狄仁杰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破解了一桩桩错综复杂的案件。其中,他对身边亲信虎敬晖身份的怀疑过程,堪称经典。那么,狄仁杰究竟...
狄仁杰 2025-05-09 狄仁杰的情感归宿: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婚姻图景在唐代政治与文学的交织叙事中,狄仁杰的婚姻状况始终笼罩着迷雾。作为正史中以"断案如神"著称的宰相,其私人生活被简化为&...
狄仁杰 2025-04-25 狄仁杰:历史上的“神探”形象探秘在提及中国古代的侦探或断案高手时,狄仁杰的名字几乎总是首先被提及。他在众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了一位智勇双全、洞察秋毫的“神探”。但历史上的狄仁杰真的如...
狄仁杰 2025-03-05 狄仁杰:历史上的神探之名是否属实?狄仁杰,这个名字在许多人心中与“神探”二字紧密相连。在无数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传说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位智勇双全、洞察秋毫的断案高手。但历史上的狄仁杰,真的如传说中所...
狄仁杰 2025-03-05 狄仁杰:超越神探的多元身份狄仁杰,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因其卓越的侦探才能而被后人尊称为“神探”。然而,狄仁杰的才华与贡献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在破案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更在政治、...
狄仁杰 2025-03-04 真实的狄仁杰:唐朝的一代名相狄仁杰,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尤其在影视作品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位智勇双全的神探形象。然而,真实的狄仁杰远不止于此,他是一位在唐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狄仁杰 2025-03-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