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破巢之下几完卵?亡国之君多悲惨。在历史上,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其结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地。
相比之下,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刘协(181—234),汉灵帝之子,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因为皇权软弱,朝臣跋扈,刘协从即位之初就注定要充当傀儡,他先后见识了董卓的淫威,目睹了郭汜的无礼,领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处处受制于人,可谓命运多舛。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死,曹丕于同年十月逼迫刘协逊位,以魏代汉,刘协成为亡国皇帝。
曹丕称帝后,将刘协降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并言称“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三国志》),对刘协还算优待。
接到逐客令后,刘协搬出了那座充斥着血腥,弥漫着权诈,没给他带来多少荣耀却给他带来无尽屈辱的皇宫。
曹丕为何没有杀掉刘协?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刘协长期充当傀儡,近臣被诛殆尽,威望势力不足以对曹魏政权构成威胁,曹丕没把他放在眼里;二是曹操将三个女儿嫁给刘协,二女儿曹节是刘协的皇后,为人性格刚烈,忠心护夫,曹丕敬畏曹节,对刘协也未太敢造次。
为此,曹丕采取折中的办法,把刘协贬到离曹魏首都洛阳不远的山阳,便于监视。山阳城(今河南焦作)是山阳公衙门所在,但刘协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浊鹿城(今河南修武)。
刘协做山阳公的事迹,正史不载,但修武一带却至今流传着他广施仁政、亲民爱民之事。刘协来到浊鹿后,四处巡察民情,看到民不聊生,便派人四处张贴榜文,宣布所有赋税一概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赋税。消息传出,饱受苦难的山阳百姓奔走相告,无不称颂。
除了轻徭薄赋,刘协还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救死扶伤。
东汉末年,由于连年征战,致使百姓多患痈疮,疫病流行,张仲景、华佗等一代名医也应时而生。刘协当皇帝时,曾有幸拜华佗为师,向他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正骨等医术。刘协本身聪明睿智,也很有学问,再加上宫中所保存的医疗图籍甚多,所以掌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医药知识。
逊位之后,刘协不以政治为意,而是融入民间,关切民生,体会百姓之苦;以医为业,悬壶济世,为病人解除痛苦。
刘协当皇帝时虽然窝囊,但退位后却是个称职的乡村医生,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刘协为山阳老百姓免费治病,走到哪里,就看病在哪里。经刘协所救治,存活者甚众,百姓皆感激涕零,山阳不少地方都为他立碑,以示爱戴。
刘协在山阳期间,曾多次到云台山附近采药,在今天百家岩上嵇山亭内的石刻画像中,就有“山阳公行医图”。
对于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刘协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刘协的这种行医方式,流传至今。在农村,“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等民俗,据说就是从刘协那时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们为“龙凤医家”。另外,刘协的子孙中有不少也居山阳。有娇妻子孙陪伴身边,得享天伦,处于亲情、人情、民情的温馨围绕中,这也是刘协不幸中之大幸。
兴办义学,是刘协在山阳的又一大贡献。黄初五年(224),刘协、曹节夫妇看到山阳旧的校舍残垣断壁,处处是危房,便倾其所有,捐钱修校舍,并聘请有名望、有学问的卜商前来任教,宣布不论贫富人家的子弟,都可以接受教育,贫穷人家的孩子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可以说,刘协任山阳公国时期,是山阳继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以来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当皇帝,刘协无法施展个人才华;当山阳公,刘协却可以一展身手。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山阳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空闲时,刘协喜欢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登高远眺。盛夏季节,他常到国北的百家岩游玩,一边纳凉,一边观赏吼声如雷、喷珠溅玉的天门瀑布,在那里留下了“避暑台”的遗迹,现在该处尚有宋人石刻“汉献帝避暑台”六个大字。
曹魏青龙二年(234)三月,刘协病逝,享年五十四岁。魏明帝曹睿闻讯后,“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绂……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事”,紧接着又宣布大赦天下。八月,刘协被安葬于山阳国,陵曰禅陵,置园邑。
刘协下葬之日,山阳百姓纷纷含泪前去送葬,用衣帽包上黄土,在墓地上堆成了一座古汉山,成为见证刘协造福山阳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山阳百姓还在古汉山村东修建了山阳公庙便于祭祀,清明节前来凭吊的人更多。
二十六年后,也就是甘露五年(260),曹节去世,与汉献帝合葬禅陵。因百姓护陵有方,禅陵成为豫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
九岁登基,四十岁下台,三十二年间,刘协在一拨拨权臣的挟持下,过得窝囊,活得憋屈。
逊位后,刘协没有像某些得以活命的亡国皇帝那样万念俱灰,自甘堕落,碌碌无为,消极度日,而是及时调整心态,在山阳公的位子上实现了价值,活出了精彩,并且永远活在了山阳百姓心中。有所建树,有所作为,与其他亡国皇帝相比,刘协的结局是最好的。
刘协死后,后人刘康、刘瑾、刘秋先后嗣袭山阳公。
据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记载,刘秋为山阳公时期,刘协的后人刘阿知率领族众两千余人移居日本,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并在日本繁衍生息。
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家族据说都源于修武,是刘协的后裔。近年来,不少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后人到中国祭祖,其中不少人专程到修武寻根谒祖,祭拜汉献帝刘协。这是后话。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献帝刘协与曹皇后曹节的婚姻,既是政治联姻的典型,也是权力博弈的缩影。这对帝后是否育有后代,不仅关乎皇室血脉的延续,更折射出东汉末年复杂的政...
刘协 2025-07-15 曹节其实支持曹丕?事实并非如此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权谋纷争的历史中,曹节作为曹操之女、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任皇后,她的立场和态度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然而,深入探究历史资料后会发现,曹节并非...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4-09 汉献帝之困:为何无法扳倒曹操?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汉献帝刘协与曹操的较量是一场充满智慧与阴谋的博弈。作为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虽然名义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实际上却沦为了曹操的傀儡...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3-25 汉献帝:一位被误解的末代帝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汉献帝刘协作为东汉末代皇帝,往往被贴上“窝囊”的标签。然而,通过深入剖析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这位末代帝王其实是一位被误解的复杂人物。一、...
刘协 2025-03-24 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挟天子”背后的真实能力探析在历史的长河中,汉献帝刘协常常被人们视为一位无能的皇帝,尤其是在他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然而,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简单,刘协并非一位无能的君主,他的生平...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3-24 汉献帝禅让皇位后,日子为何反而更舒心?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汉献帝刘协的禅让皇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位曾经饱受权臣摆布的傀儡皇帝,在禅让皇位后,日子反而过得比以前更加舒心...
刘协 2025-03-21 汉献帝刘协:乱世中的傀儡皇帝与曹操的复杂关系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中,汉献帝刘协作为一位傀儡皇帝,其命运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他的一生,既是东汉王朝衰落的见证,也是权臣专权、皇权旁落的缩影。而在这段历史中,他...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3-17 汉献帝:软弱无能背后的复杂历史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汉献帝刘协常被描绘成一位软弱无能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被视为东汉王朝的衰落象征。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历史资料,会发现汉献帝的形象远非如此简单。一、汉...
刘协 2025-03-12 汉献帝刘协谥号探析:“献”字背后的深意在中国古代,谥号是对逝去君主或重要人物一生功绩和品行的概括性评价,往往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汉献帝刘协,作为东汉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谥号“献”字背后,...
刘协 2025-03-12 汉献帝身边的忠臣与东汉末年忠于汉室的大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汉室衰微。然而,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仍有一批忠臣义士,他们坚守着对汉室的忠诚,为汉献帝刘协的安危和汉室的存续竭尽心力。以下便是汉献...
刘协 2025-03-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