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个仅次于玉玺的物件,那就是可以调动兵马的兵符,哪怕是做出以下犯上的举动只要有兵符在手也无惧。
首先说一下兵符,又叫虎符。是中国现代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传说是西周姜子牙所创造,由地方政府发给掌兵大将,其反面刻有铭文,分爲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中央长官,调兵时需求两半合对铭文才干失效。虎符专事公用,每支军队都有绝对应的虎符。
战国时秦相吕不韦掌握着大批军队,对秦王(嬴)政构成了极大的要挟。嬴政亲政后,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编了吕不韦的军队,使得吕不韦空有相国之名而无实权。
其实古代底层士兵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君权至上,忠君爱国的思想理他们很远,他们只认得这批军队中的上级,甚至高级一些的军官他们都不认识,如果上层军官想要调动他们,首先得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身份,而古代的信息传递非常慢,说到底还是一个信息差的问题。
兵符制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上的,兵符一分为二,右半部分在国君手里,左半部分在军队中,国君命统帅出征的时候,会派人带着诏书和国君手中的半枚虎符前往军队,念完诏书后,将两块兵符合二为一,便可出征。新兵入伍除了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虎符长什么样子,识得虎符。如果没有完整的兵符,军队是不能调发的,士兵们认符不认人。
为什么皇帝不能再造一个兵符?没有人去仿制兵符的原因却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技术难度太大,造成要仿制兵符相当困难,兵符的背面是凹陷下去的,尾部是呈弧形凸起来的,背面不平整也没有规律性,但是又能够将两块结合在一起,所以除非是用原来的模具才能够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来。除此之外,兵符的表面都写得有复杂的文字,这些文字要想模仿,其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兵符要换就一对全换,只换一个补另一个肯定不对。另外,兵符和玉玺一样,只是权力的象征。不是说,你有了兵符就能当大将军,有了玉玺就能当皇帝。是有资格的人才能用得起。打个比方,一个乞丐无意捡到一枚兵符或玉玺就能当上将军或皇帝了吗?显然不是!在没资格的人手中它什么也不是,但是在将军和皇太子手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兵符系军队调动国家安危,政府自然也有一整套的防伪系统。所有的兵符都必须配合诏书才能使用,而且每地的各支军队使用的都是不同形状不同铭文的兵符。所有兵符的形状铭文和哪支军队相配只有皇帝知道,就算你的兵符和诏书都伪造的完美无缺你也不知道这个兵符是用来调动哪支军队的。
除了仿制难度过大的原因以外,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拥有了兵符你也还不能随意调兵的,调动军队时需要皇帝亲自写的文书才有效的,因为在文书上面会清楚地写明这次调兵是由谁来调,要调往哪里去,调兵的时间和调走多久,做些什么都要一一写个清楚明白。
有了这么多的程序之后,相信当时的人想要仿制兵符光想想步骤也没有了仿制的欲望了。当时的兵符制作也是很严密的一项任务,兵符从第一任皇帝那里流传下来,只有下一任登基的皇帝才能够拥有,在制作完兵符以后,所有的模具都是要被销毁的,这样一来,这个复杂的工艺就没有人能够仿制出来,即使是原来篆刻的人要想再做出一模一样的兵符也是很难的了。
皇帝是要讲信誉的。尽管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也要讲究以德服人,以法治天下。否则,大臣和将领就就会不服,增大被谋反和兵变的可能性。所以兵符不是说造就造的,随意造兵符本身就违反了皇帝立下的规矩。再说皇帝权力也没有那么大,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制约。就拿康熙来说吧,他早年不也被鳌拜和吴三桂等人制约得觉都睡不好吗?就更别说什么光绪帝了。
薛世雄,这一名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与领域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从隋朝名将到当代金融从业者,再到地方政务工作者,他们各自书写着独特的人生篇章。隋朝名将薛世雄:沙场建功...
方政 2025-08-07 武吉为何未入封神榜:凡人逆天改命的代价与神道秩序的必然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构建的宏大神话体系中,封神榜的敕封规则堪称严苛: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位,仅授予战死者魂魄,活人无资格受封。这一设定下,姜子牙的弟子武吉成...
姜子牙 2025-08-07 东魏西魏的政权更迭:北朝分裂与重构的历史脉络公元534年,北魏在六镇兵变的冲击下走向分裂,北方政治格局由此进入东魏与西魏对峙的新阶段。这场分裂不仅是军事集团权力争夺的结果,更深刻影响了北朝后期的政治走向,...
方政 2025-08-05 武吉是谁的儿子:从神话改编到历史原型的身份解码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庞大叙事体系中,武吉作为姜子牙的弟子、西周伐纣的先锋将领,其身份始终笼罩在神话与现实的双重迷雾中。随着近年来影视改编的推陈出新,武吉...
姜子牙 2025-08-04 历史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考古与文献交织下的真实身影在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中,姜子牙既是垂钓渭水的隐士,又是牧野战场的统帅;既是《封神演义》中执掌封神榜的仙者,又是历代帝王追封的“武圣”。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究...
姜子牙 2025-08-04 前秦与北魏:北方统一浪潮中的接力者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是北方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阶段。前秦与北魏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政权,分别以“短暂统一北方”和“长期稳定统治”的双...
方政 2025-07-29 齐庄公是姜子牙后人吗?——从姜齐世系与历史脉络的考证齐庄公姜购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君主,其统治长达64年,为齐国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关于他的身份是否属于姜子牙(吕尚)的后裔,需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与基...
姜子牙 2025-07-21 吴越国:五代十国的东南乐土与五十五年政权兴衰在五代十国的纷乱岁月中,吴越国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东南沿海。这个以杭州为中心的地方政权,历经三代五王,存续五十五载,不仅在战火中守护了一方安宁,更以“纳土归宋”的...
方政 2025-06-23 南宋北伐屡战屡败: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局南宋时期,朝廷多次发起北伐,试图收复被北方政权占领的中原失地,然而这些北伐行动大多以失败告终。南宋北伐的失败并非偶然,而是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
方政 2025-05-23 北周取代了哪个朝代:从西魏到北周的政权更迭与历史转折公元557年,中国北方政局发生重大变革:西魏权臣宇文护废黜恭帝拓跋廓,拥立宇文觉建立北周政权。这一事件标志着北魏分裂后形成的西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北周作为北朝最...
方政 2025-05-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