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中,赵德昭和赵恒饮酒谈事,结果赵恒醒来后发现赵德昭被毒死,这下毒之人到底是谁呢?感觉宋太宗的嫌弃最大。不过这段剧情是剧中改编,历史上赵德昭并非是被毒死,而是自杀而亡。赵德昭是赵匡胤次子,赵匡胤死后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弟弟赵光义继位,赵德昭从没被立为太子过。其实历史上,赵德昭往往是被忽略的人物,有关他的生平,大家也可以了解看看。
1、太祖之子
宋太祖有四子,长子赵德秀与三子赵德林相继早夭,追封滕王与舒王。
四子赵德芳,正是戏曲中经常为杨家将撑腰出头的“八贤王”。身强力壮的赵德芳在二哥赵德昭死后两年、于“年二十三”时,莫名其妙“寝疾薨(因病治疗无效死亡)。”宋太宗闻讯痛彻心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
于是,在令宋太宗寝食难安的绊脚石赵德昭兄弟退出历史舞台后,皇太子注定只能从他的三个儿子中选出。赵氏江山,终于将千秋万代在宋太宗赵光义一门中传承。
2、赵德昭被害
电视剧中,赵元侃显然已察觉父亲的阴谋,所以婉拒父亲令赵德昭住在旧日宫殿的安排,执意将赵德昭带回襄王府加以保护。
赵德昭明确表示,自己绝不会与堂弟赵元侃争夺任何东西(含皇太子地位),愿竭尽忠诚辅佐堂弟,心甘情愿做个小小郡王。赵元侃宅心仁厚,与堂兄把酒言欢,畅叙旧情。谁知酒醒后,只见满手鲜血,在楼梯拐角处找到堂兄时,赵德昭已经毒发倒地,奄奄一息,拼尽全力质问堂弟:“我已经说过不和你争,你为什么还不……”气绝身亡。
赵元侃毫无疑问背了黑锅。大理寺初步勘察结果是:“没有外人进入的迹象,不过郡王(赵德昭)的确是中毒而死。”宋太宗毫无悲恸之情,气定神闲诏令“让即刻大理寺结案,宣布德昭服毒自杀,举行国葬,举城哀悼。”
出场不到五分钟的赵德昭就此领了盒饭。根据宋太宗前有诏令赐刘娥鸩酒的情节,已经以上欲盖弥彰的台词,足证赵德昭正是死于宋太宗处心积虑的毒杀。
其实,赵德昭之死的确与宋太宗有关,但死于宋太宗毒杀,却是罔顾历史真实的杜撰!
因为,毒杀桥段明显照搬汉初吕后之事:吕后因几乎被废而怨恨戚夫人与刘如意母子,在儿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后,她召赵王刘如意进京,意图斩草除根。汉惠帝为保护刘如意,亲自到霸上迎接,并携他入宫,与他一起吃饭睡觉,屡次挫败吕后杀人阴谋。
一天早晨,汉惠帝凌晨起身外出射猎,因怜爱刘如意年幼,不忍叫醒他。吕后得知刘如意独自在寝宫,趁机派人持鸩酒强灌刘如意。汉惠帝打猎归来,刘如意已经变成一具僵硬尸体。吕后毒死刘如意后,惨无人道地把情敌戚夫人制成人彘。
3、历史真相
赵德昭从小是个“喜愠不形于色”的孩子,宋太祖因长子早夭,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按惯例,皇子就藩即可封王。宋太祖欲着力培养他,以其年幼为由,让他一步一个脚印走上王位。赵德昭不负父皇厚望,进步很快,官至宰相。由于宋太祖离奇猝死,赵德昭始终没有被封王。
宋太宗即位后,改封赵德昭“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并封他为武功郡王。
979年春,赵德昭随宋太宗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击退辽国援兵后,灭亡北汉,结束自唐末起90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宋太宗决意趁热打铁,北伐被辽国占据的幽州,意欲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
宋辽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对峙,宋军摩拳擦掌发誓收复失地,辽军枕戈待旦积极防御。总攻发起前夜,御驾亲征的宋高宗突然人间蒸发。宋军将帅失去主心骨,乱成一锅粥。有人建议,既然皇上不知所踪,索性先立赵德昭为帝以稳定军心。这个建议获得大多数将领的赞同。
不料,宋太宗从天而降。既然真龙天子现身,拥立赵德昭的建议当然自动作废。但宋太宗疑心生暗鬼,始终怀疑这是赵德昭趁自己神秘失踪时操纵将帅们的逼宫之举,从此对赵德昭心怀忌惮。
次日,宋辽两军展开大战。宋军因夜间的换帅风波及其它原因,被辽军杀得披盔卸甲,大败而归。宋太宗也中箭负伤,狼狈到跳上驴车逃命的地步。
宋太宗回京后,因箭伤频发及北伐失利,将本应犒赏将士们灭亡北汉之事忘到九霄云外。士兵们牢骚满腹,将帅们请求赵德昭凭借特殊身份进谏宋太宗。赵德昭出于安抚将士目的,恳求宋太宗封赏将士。宋太宗认定赵德昭此举是在收买人心,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勃然大怒:“等你当上皇帝后,再赏赐他们也不晚!”
赵德昭百口莫辩,为自证清白和维护尊严,“退而自刎。”
宋太宗闻讯,又惊又悔,抱着赵德昭的尸体,流着鳄鱼眼泪大哭大喊:“痴儿何至此邪!”
两年后,赵德芳突然病逝。从此,皇位便在宋太宗赵光义一系传承。
4、天道轮回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151年后,北宋被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建南宋,因爱子早夭且自己因受惊吓再无生育能力,只得立养子赵昚(shèn)为皇太子。
赵昚即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发展经济,崇尚节俭,成为一代明君,史称“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而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任皇帝赵昚,正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太宗一系把握皇位186年后,皇位终于重新回到宋太祖一系。
大宋王朝早已灰飞烟灭,赵氏兄弟也早成为历史人物,宋王朝的兴衰荣辱已是曲终人散,大宋宫词再长也有读完之时。唯独权力这副春药,永远刺激着追名逐利者前赴后继走向深渊。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1100年正月,北宋政坛因宋哲宗的猝然离世陷入动荡。这位年仅25岁的皇帝未留下子嗣,皇位继承成为朝堂焦点。在宰相章惇力主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时,向太后却以“端王...
宋哲宗 2025-09-23 宋度宗赵禥:南宋末代王朝的荒诞镜像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