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代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唐代作为封建王朝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之一,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之下,形成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觐见的场面。唐代百姓丰衣足食,外来文化与本土大唐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唐文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就见定着其繁荣昌盛。
可这样强盛的王朝,却在唐玄宗的领导之下走上下坡路,尤其是他后期重用奸臣、不理朝政,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是古代最血腥的叛乱,这一战给唐王朝造成了许多恶劣的影响。那么这么血腥的叛乱是如何被平定的呢?
玄宗不理朝廷,引起不满
唐玄宗在即位之时,勤于朝政。再加之唐代前朝君主们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他的统治下开元盛世的局面就此产生。可好景不长,在统治后期,唐玄宗将自己的国号改为天宝。同时重用李林甫,宠爱杨玉环,甚至将这份宠爱延续到杨贵妃的家人身上。
从开元末年起,玄宗每天沉沦在和杨贵妃的生活之中。众情享受,而得以与杨贵妃的宠爱她的家庭权倾天下,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仅仅时杨贵妃姐妹三人的脂粉钱每年都高达上百万,而她家族的男子们权欲熏心,剥削百姓使得百姓怨声载天。
玄宗并没有将百姓的生活不易看在眼里,反而将朝廷之中的绝大事务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人。李林甫口蜜腹剑,在朝廷之中排除异己,把持朝政多达19年之久。杨国忠没有才干,还妒忌有才能之人,骄奢淫逸。这两人促使统治阶级矛盾重重。
百姓生灵涂炭,他们的钱财都被官府进行剥削送到了杨家。统治阶级在杨国忠和李林甫两人的操控下,有才干之人不敢讲实话,为了保命只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才华。杨国忠和大将安禄山不和,经常没事找事,玄宗却不加管制,于是安禄山决定起兵造反。
最血腥的叛乱
公元755年,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带着15万手下起兵造反。他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首先在范阳起兵,他手下的士兵各个有勇有谋是唐代大军最卓越的铁骑,很快他们就占领了河北。此时的唐玄宗正和杨贵妃吃喝玩乐,当官吏向他汇报之时他都以为是假的,不予理会。
可不久,唐玄宗才清醒起来安禄山确实发动叛乱。于是他紧急召集杨国忠等人商量应对措施,杨国忠等人带领唐军前去与安禄山对抗。以大军数量,唐军占领上风。安禄山的大军虽然人数上不敌唐军,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成功攻入洛阳。
随后又接连攻破其他地区,直到他们的大军占领长安。叛军占领长安之后,唐玄宗等人连忙逃亡到马嵬坡。陪伴在玄宗身边的大臣认为安禄山叛乱的直接原因就是杨氏兄妹。在群臣的讨伐声中,杨国忠被众人杀死肢解,杨氏三姐妹先后被处死。
杨氏兄妹的死并不能结束战争,而安史之乱自从爆发以后给唐代造成了不可泯灭的影响。首先社会极度混乱,百姓们流离失所,成年男子都被抓走送到前线当战士。一时之间,百姓无家可归,而至少有数不清的百姓在安史之乱中丢掉性命。
安禄山所带领的叛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在他们占领长安后。昔日最繁华的地方变成了人间炼狱,叛军们见到百姓就杀,烧杀淫逸无恶不作。长安原本200多万人口,经过安史之乱苟活下来的不过1000多户。
边境不稳,唐代大军所有的大军都用来对抗叛军,因此就丧失了边境管辖权。周边的少数民族趁机发动叛乱,使得唐王朝内忧外患。经济中心也随着南移,侥幸存活的百姓都跑到南方躲避战火,这为南宋的经济中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成功平定叛乱
马嵬坡事件之后,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就在宁夏宣布即位为唐肃宗,唐玄宗不得已成为太上皇。李亨任命大将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在郭子仪的灵活指挥下,唐军将叛军史思明打得落花流水,并且成功收复河北地区。
唐代大军士兵士气充足之时,叛军内部却出现了不和。安禄山原本就患有眼疾,自他发动叛乱之后视力一日不如一日,他的脾气也暴躁起来。对于左右內侍动辄大骂,这其中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他们三人遭到打骂最大。
于是他们三人决定联合起来,谋杀安禄山。757年他们三人进入安禄山的房间中,李猪儿拿着大刀狠狠地刺上他的腹部,最终安禄山因为失血过多死去。安庆绪即位,可他并没有统领大军的能力,面对唐军的进攻,接连失败。
因此叛军内部矛盾大增。最后,安庆绪史思明皆被杀。两大核心人物接连死亡,叛军已经没有能力和唐军作战。而唐军却势如破竹,唐军正面作战屡屡获得胜利。
同时唐王朝从边疆地区调来许多精兵强将,他们使得唐军的战斗力极具提升。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消灭敌军六万多人,俘获俘虏2万多人。唐军也顺利地收复了洛阳和长安地区。
自此,唐军平定叛乱只是时间问题。可仍有一些冥顽不灵的叛军,他们担心自己一旦投降就会丢掉生命。为了尽快平定战乱,唐王朝对叛军进行招降。这让许多叛军动摇起来,明知败局已定还不如投降,保全自己的性命。许多叛军都向唐王朝投降。
而史朝义无路可走,自杀结束性命,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叛军内部不和、唐王朝尽调边疆精锐平叛还有招降叛军,依靠这三个办法唐军才平定了安史之乱。只是战乱虽然平息,可大唐的强盛也一去不复返,自此唐王朝国力大损,走向了下坡路。
总结:
唐王朝作为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大唐的繁华是我们现在都无法比拟的,本该是百姓丰衣足食、幸福生活的朝代。可由于后期懈怠朝政、宠爱妃子种种的一切使得安史之乱爆发,最终使得唐代走向了衰退。而大唐王朝一去不复返。
假如唐玄宗像他前期一样勤于朝政,延续开元盛世。那么唐代的历史就会截然相反,也就不会只有298年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铁血网:安史之乱--根源
2.太行军事网: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太宗与西突厥:战略牵制下的未竟全功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作为唐朝第二代君主,以“天可汗”身份统御北方游牧民族,其军事成就常被与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相提并论。然而,关于他是否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5 大唐晋阳公主:帝王之爱与命运悲歌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公主作为皇权的附属品,往往被史书简化为“和亲工具”或“政治筹码”。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晋阳公主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史册中留下了一抹温情而悲...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