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绩自然是赵匡胤更大,毕竟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而赵光义本身继位的合理性就一直存在争议,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件比较迷离的事件。和赵匡胤相比,赵光义有一致命弱点,就是他带兵的能力,或者说用人的能力,似乎不太行。所以就综合能力来说,赵匡胤是要在弟弟赵光义之上的。那不知道大家对这两位皇帝有何看法,如有不同意见的话,欢迎留言。
赵匡胤出生在军营里面,父亲虽然是军中小官,但对于赵匡胤的仕途,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少年时代的赵匡胤完全就是在底层环境中长大的,甚至可以说少年时代的赵匡胤就是个调皮的小孩。等到该出去找工作的年纪,当时因为是国家处在动乱的年代,年轻的赵匡胤决定自己出门去找工作,而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当兵。
这次长时间的旅行,让赵匡胤接触了真实的国家最底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赵匡胤找了父亲的几个老朋友,要么是被拒绝,要么是干了没多久就被排挤走了,这几年的时光的磨炼,让赵匡胤成长迅速,已经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社会经验丰富,人情练达的人。
最终赵匡胤当兵的愿望实现了,当时的郭威收留了他,让赵匡胤做了他的亲兵,这一点很重要,五代十国的事情,很多牛人都是从亲兵做起的。
所谓亲兵,指的就是军队统帅身边的卫队,尽管也是最底层的大头兵,但是能够每天零距离接触到军队统帅,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才能什么的,越容易被大领导发现。
就这样,赵匡胤从一名小兵做起,慢慢地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搞了个著名的十兄弟结义,形成了早期赵匡胤最信任的武将班底,为将来夺取天下做准备。
反观赵光义的成长过程,完全是另一幅模样,赵匡胤比赵光义大12岁,这个12年可不得了,是赵匡胤一步步成为朝中高级将领的过程。
基本上从赵光义有记忆起,他就已经是朝廷高级将领的弟弟,成长环境和接触到的人,全都是朝廷高级干部的子弟,这一点决定了赵光义完全无法理解底层社会,和底层军人的思维逻辑。
尤其是赵匡胤登基之后,赵光义不到20岁的年纪,被任命为开封市一把手,这样的任命和经历,让赵光义成熟得非常快,处理事情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成长得非常快,远远超过20岁的赵匡胤,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从小就沉浸在高大上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赵光义从根子上就少了许多浪漫主义理想,他能接触到的都是非常具体的思维。
也许在处理具体的文件和人际关系方面,赵光义可以和各个平分秋色甚至略胜哥哥一筹的话,其他方面,尤其是开创制度方面,赵光义被他哥哥甩出好几条街。
赵匡胤面对五代以来的乱政,创造性地发明了很多制度,从根子上杜绝了唐朝末年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比如大力加强文官统治,分散节度使手里的权力,让中央重新掌握征税,官员任命的权力,还有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可以说赵匡胤做的都是开创性工作,正是他天才般的很多制度设计,让宋朝避免了唐末以来,小朝廷林立和短命的情况。
赵光义打仗方面能力不太行。这一点很致命,按理说,对于二代君王而言,不会打仗不是致命的缺点,但是因为赵光义得位不正,他总想着要超越哥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就因为急功冒进,导致了很多军事上的失败,宋朝初年最强大的军事实力都被赵光义给霍霍了,导致了宋朝想收回幽云十六州终宋一朝都成了一种奢望。
赵光义不会打仗,但是他偏偏不这么认为,赵匡胤是个军人,后来做个皇帝,赵光义则纯粹是个不懂军事,没当过兵的人,这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偏偏认为自己很会打仗,对军队严格控制,事前给军队各种行军路线和排兵布阵的方法,搞得宋朝初年本来有希望统一全国的,全都都葬送在了赵光义手里。
整体来说,赵光义的水平,实在没法和赵匡胤相提并论,差的不是一丁点远。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