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关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这事,还真怪不到老天那。是他自己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给玩死了。这事在《宋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闻名者,命华州送至阙下。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 ——《宋史·陈抟传》
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出,柴荣除了当皇帝这个爱好外,没事还喜欢鼓捣一下炼金术。我们都知道人和化学元素周期表上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字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更别说我们的古人还喜欢以身试法,用自己的身体来做实验,那么柴荣柴老板自己鼓捣出来的丹药估计他自己也没少吃,那么他38岁暴毙而亡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了柴荣其实应该是自己把自己作死后,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他不鼓捣这黄白之术,再给他30年的时间,他能否一统华夏,建立一个不世王朝。
作为一个乱世帝王,柴荣比起那些只想着偏安一隅的皇帝要强很多,从小就能文能武,展现出了雄主的风范。
而且长大登基后也没有辜负众望,早早就给自己制定了三个十年计划,即十年开拓天下、时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看到柴荣的三个十年计划,可能有很多朋友都觉得柴荣有夸夸奇谈的嫌疑。实则不然,如果我们纵向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柴荣给自己定的这个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
先看他的小老弟赵匡胤。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两年平定荆湖,一年攻占后蜀,又经过五年时间,北宋彻底控制了南方。赵匡胤花了八年时间统一了南方。自己的小老弟都这么本事,柴荣给自己十年时间统一全国似乎很合理。
再看看李唐的江山,从李世民劝李渊造反到李世民手撕王世充、窦建德等一众同行建立大唐王朝拢共也就七年时间。当然,在当时,李世民是公认的第一强人,柴荣自然不敢与之相比,所以给自己定个十年,很合理。
其他诸如、嬴政、刘邦、刘秀在统一这件事上也没花太多时间,都在十年这个范围内左右浮动,所以柴荣给自己十年时间其实并不是他夸大,而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由此可以看出,柴荣至少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帝王。
至于后面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就不好说了,因为柴荣连自己的第一个十年都没有走完就嘎嘣了。
既然后二十年的计划因为柴荣嘎嘣得太早我们不得而知,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的第一个十年计划进展得怎么样。
这个怎么说呢,从公元954年即位到公元959年柴荣死在军中,后周的版图在柴荣的这六年经营下如果不仔细看,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当然,也不是说这六年柴荣就一寸土地都没有打下来,只不过因为我华夏大地实在太广阔了,柴荣这六年开疆扩土不是那么明显罢了。
后蜀的四个州、南唐的十四个州、燕云十六州中的三州就是柴荣的战绩,其中42天连克燕云十六州中的三州更是被后世大书特书。
但事实就是事实,柴荣在位六年时间仅仅就这点成绩,第一个十年计划已经过半,且不说灭个南方一国两国的,就连北方那个辽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北汉都还活着。所以就算柴荣没暴毙,我也觉得柴荣绝无可能按时完成这个计划。
尤其和他的小老弟赵匡胤接盘后的成就一对比,柴荣的这点成就就更不够看了。如果说赵匡胤是站在了柴荣的肩膀上,柴荣替他打好了基础,恕我实在是没看出来这基础在哪?后周的基本盘是柴荣的前老大郭威打下来的基础,再往上还可以追溯到后汉。
再来看看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四十二天连克燕云十六州中的三州。这事我只能说燕云十六州之所以叫燕云十六州就是说明这是一个整体,是南方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一个缓冲地带。
既然燕云十六州是一个整体,那么拿下其中的两三个州实际上意义并没有多大,如果这都能够被大书特书的话,那么大宋“高粱河车神”赵光义就肯定要表示不服了。
毕竟赵光义当时刚开始北伐时也是连续攻克了燕云十六州中四五个州的,如果赵光义也死在那次北伐过程中,那是不是“高粱河车神”的称号是不是就变成“高粱河战胜”了?
总的来说,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北宋没有能力吃下燕云十六州,后周更不行,纵使柴荣没死,也不可能吃下,毕竟南方那些个势力也不都是傻子,后周解决掉北方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全力对付他们的时候。
所以在对燕云十六州的问题上,我觉得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战略更棋高一招,集合南方全部实力后在全力解决北方的问题。只不过北宋的统治者一代不如一代,到灭亡都没有实现最早那代人的夙愿。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
通过上述分析,基本可以看出柴荣虽然算是一代雄主,但比起他的小老弟赵匡胤还是稍微逊色了那么一点。
赵匡胤一家子几代人都没能解决北方的问题,柴荣就算能耐再大,我觉得也无能为力,毕竟早在唐朝中期,北方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就已经有了崛起之势。
再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加之中原乱世的到来各种地方割据相互倾轧,内耗严重,可以说中原的实力在当时已经远不如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了。
若不是当时的辽国同样内耗严重,腐败问题比之中原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很有可能早于蒙古崛起就问鼎中原了。
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柴荣没有黄白之术的爱好,好好养生,真活个六七十岁,那也不是没有机会建立汉唐那样的大一统王朝的。
这还得说回宋朝,毕竟上面说过,柴荣就算没死,做得也不可能比赵匡胤更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赵匡胤怕武官做大,像自己一样背后给自己一刀,于是开始杯酒释兵权,武官在有宋一朝可以说一直就没抬起头来。
那么柴荣作为正牌接班人,当然不会像反贼一样防着这些武官。要是真这样,赵匡胤也就没机会上台了。所以柴荣在统一南方后,厉兵秣马,是有可能进一步统一北方的。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谁也说不准柴荣不死,赵匡胤就不会造反。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政权更迭频繁,后周作为这一时期的最后一代中原王朝,其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荣以雄才大略著称,史家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然而,这位立...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9-08 柴荣的祖先是柴绍吗?——从家族谱系与历史脉络中探寻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柴绍与柴荣均为声名显赫的人物:前者是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后者是五代时期后周的明君,史称“周世宗”。关于两人是否存在直系血缘关系,尤...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8-13 柴荣:五代乱世中闪耀的明君之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就在这黑暗的时代里,后周世宗柴荣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31 郭荣短命之谜:五代雄主的命运困局与历史遗憾郭荣(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后世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帝王,以39岁的英年早逝终结了其短暂却辉煌的统治。他的猝然离世不仅改变了后周王朝的命运轨迹,更深刻影响了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8 后周为何称“后周”: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的交织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作为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其国号“周”的选定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从郭威自称周朝后裔到柴荣的继承与扩张,后周...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5 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柴荣:五代乱世中的人间明君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世宗柴荣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这位在位仅五年零六个月的皇帝,以惊人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被后世史家誉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02 柴荣:天不假年的乱世雄主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后周世宗柴荣如流星划过天际。这位三十九岁便溘然长逝的帝王,用五年半时间完成了超越时代的改革,却在北伐辽国的征途上骤然陨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6-26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千古第一明君柴荣:五代乱世中的璀璨星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发的时代。然而,后周世宗柴荣却如同一颗流星划破黑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与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后世公认的“千古...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5-29 乱世棋局中的双璧:魏仁浦与王朴的能力博弈论五代十国的政治棋盘上,魏仁浦与王朴如同两枚精妙的棋子,分别以枢密使与枢密副使的身份,在周世宗柴荣的棋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者以寒门之身跻身宰辅,后者以状元...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5-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