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事变前,为何大人物都在李世民这方?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626年7月2日,刚刚开国8年的唐朝,爆发了一场历史上极为有名的皇位争夺战。这场战争的双方,是当时作为唐朝太子的李建成,和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
这场变故,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们来说,玄武门之变,绝对是耳熟能详的一个典故。这场发生于唐朝初年的政变,直接导致太子李建成生死,继而迫使唐高祖李渊,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开启了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
不过,因为后世的很多野史演义,流传过广的缘故。导致后世很多人,都觉得当时李世民一方,实力更加强大。尤其是在《隋唐演义》当中,更是给我们一种错觉:好像那些有名的乱世名将,如秦琼、尉迟恭等人,都是李世民这一边的。反观太子李建成,则好像势单力孤。
然而实际上,在真正的正史当中,当时的情况,其实恰恰相反。
玄武门事变发生前,其实是太子李建成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首先,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双方麾下的人才。
当时,支持李建成这一方的,可以列举出一大串名字来。比如魏征、裴寂、王珪、韦挺、李纲、窦轨、冯立、谢叔方、唐宪、薛万彻等等。
这些人,大致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名字,都没有在《隋唐演义》这种历史小说里出现过;二是这些人,大多是出自当时的贵族豪阀,每一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势力。
没有出现在野史小说当中,并不意味着这些人不重要。相反,比之小说里那些所谓的七十二路反王,还有什么瓦岗山英雄们。这些人,其实才是当时唐朝建立的中坚力量。
对于唐朝历史稍微熟悉一点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一个词,叫做关陇军事贵族。关陇军事贵族,指的是自从南北朝时代开始,在关陇地区出现的一大群以家族形式存在的军事力量。从北魏时期开始,这些关陇贵族,就开始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的存在,往往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甚至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
比如隋朝,隋文帝之所以能够取代北周,然后统一中原,就是因为得到了这些关陇军事贵族的支持。后来隋朝灭亡,同样是因为隋炀帝好大喜功,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分道扬镳,这才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再后来,李渊之所以能够顺利起兵,并且快速扫平关中,继而一统天下,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李渊得到了关陇军事集团的认可。而且李家本身,就是关陇集团当中最大的一支。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前,关陇集团对于下一任皇帝的选择,是作为太子的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而且,有这些老牌军事贵族的支持,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也是坐得相当稳的。
反观李世民这一边,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段志玄、尉迟敬德、侯君集、秦叔宝、程知节等人支持。这些人当中,虽然也有长孙无忌这种出身关陇世家的人支持的,按相对较少。而且长孙家当时之所以愿意支持李世民,也是因为当时李世民是长孙家的女婿。
至于其他人,多半都是起于草莽,是李世民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逐渐收服的人才。这些人的才能虽然也非常出色,但在他们的背后,却没有什么强大家族的支撑。
从双方背后支持的势力来说,李世民其实要完败于李建成。
另外,当时李世民在长安的根基,也远不如李建成。
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这对兄弟,经常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李世民更像是一个帅才,带着军队南征北战,扫平天下。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半个唐朝其实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至于李建成,则更像是一位合格的储君。除了极少数几次外出征战,大部分时间,都是坐镇长安,居中调度。
这对兄弟不同的经历,使得开国之后,兄弟两个的境地也完全不同。
李建成一直坐镇长安,所以在长安附近,李建成的根基要远比李世民深很多。李世民的基础,则大多在地方军队当中。
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前,李建成在长安拥有太子六率,至少拥有三千人以上的成建制军队,再加上两千以上随时可以调动的城防军队。而李世民这边,则只有八百到一千二百人。
后来玄武门事变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因为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伏击了太子李建成,这才侥幸成功。
可以说,玄武门事变能够成功,其实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另外,在玄武门事变结束后,李渊之所以愿意禅位给李世民,除了被军队胁迫之外,也是因为当时除了李世民之外,李家也没了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李渊这时还剩下的儿子当中,除了李世民之外,最大的一个,也才年仅八岁,根本不具备和李世民争位的资格。
不过,李世民的成功,也给后来的李家子孙起了一个糟糕的示范。在后来的唐朝历史上,皇族之间进行政变夺权,同是李家子孙却互相残杀的事情,略见不鲜。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虽然在玄武门事变当中成功了。但是在家族延续这件事上,却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