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酒是个好东西,能催生风花雪月,能诞下诗词歌赋,能消磨失意情愁。可同时,酒又是消极人生不可或缺的奢侈品,如若不能诗酒趁年华,那么就会被酒精支配,不知何处是他乡。诗词界嗜酒的文人骚客数不胜数,唐有李白,宋有苏轼,下面要说的是词中之龙辛弃疾。
对于稼轩兄来说,酒也是把双刃剑,既有"醉里挑灯看剑"的万丈豪情,但也有"醉里且贪欢笑"的孤独失落,甚至还闹出和松树吵架的笑话:"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不过,辛弃疾因为喝酒而闹出的笑话可不止这一个。
写戒酒词立誓戒酒
公元1194年,辛弃疾遭到台臣的弹劾,罢福建安抚使,再次退居信州带湖。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196年,辛弃疾闲居瓢泉时,回想这一路以来自己报国无门的种种苦闷,写下了这首令人捧腹的戒酒词: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入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善,过则为灾。与汝成言,物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辛弃疾的词,向来以风格多样著称,在这首《沁园春》中,作者将酒杯给拟人化了。
在上片中,先是对酒杯一顿呵斥,对于自己嗜酒成瘾的行为不怪自己,反而怪酒杯紧跟自己。可在最后,作者对酒杯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作者接着又说自己检查身体,发现喉咙干得像焦炙的铁斧;近年来又嗜睡,睡时鼾声似雷鸣,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自己醉酒的反应,而换来的却是酒杯冷酷无情地回答。
酒杯说:“酒徒就应该像刘伶那样只管有酒即醉,死后不妨碍埋掉了事,这样才能算得上是古今达者。”,酒杯的话语不免有些冷嘲热讽,作者听了之后自然是很生气的,可转念一想,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酒杯能和自己说话,应该感到庆幸才是,于是口气顿时软了很多,甚至将酒杯称为“知己”。
下片笔锋又一转,一个“更”字,将已软的语气又变得强硬起来,给人以一张一弛之感。在这里,作者将酒杯与鸠鸟的羽毛等同视之,鸠鸟的羽毛置于酒中可使美酒变成毒酒,而酒杯作为喝酒的载物使人能够喝到酒,因此,作者认为:酒杯与鸩毒无异。
真香定律·破戒词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南宋·辛弃疾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词作意译
题注:城中的朋友带着酒来找我欢聚,我不能再以戒酒为理由,拒绝他人的好意了,所以特此破戒畅饮,只为了一醉,再用原来的词韵。
酒杯啊酒杯,你知道吗?好酒者如刘伶,一旦被罢了官,就连酒囊也只有跟着退休了。因为他好饮其实是假的,只是为了不出仕。所以免官之后,他也就不用继续装了。
在这一首“开戒词”中,辛弃疾不但为自己“开戒”喝酒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而且他顺便还说明了一下,自己为何会成为一名“酒鬼”。
对于一名酒徒而言,“戒酒”本来就是一桩极其痛苦的事,只有“开戒”才会觉得痛快。但是,辛弃疾这两首词的风格,却是恰恰相反的。
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更将豪放词风演绎到了巅峰
通过辛弃疾的这几首词,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激昂豪迈,风流豪放”的词风,作者借助浪漫的想象来塑造,他把就被也赋予人的感情和性格,读来虎虎有生气,如“笔势浩荡,智略辐辏,有权书论衡之风”。
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韩侂胄与辛弃疾:乱世中的主战同盟与理想碰撞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政局中,韩侂胄与辛弃疾的名字因“开禧北伐”紧密相连。一位是权倾朝野的宰相,一位是壮志难酬的词坛猛将,两人以抗金复国的共同理想为纽带,却在政治博弈...
辛弃疾 2025-08-01 豪放派的词有什么特点:宋词双璧中的霹雳弦音在宋词百花园中,豪放派如黄钟大吕,以雷霆万钧之势冲破花间樽前的婉约藩篱。这一词派以苏轼、辛弃疾为双峰并峙,其作品犹如金戈铁马踏破词坛旧律,将宋词推向“无意不可入...
苏轼 辛弃疾 2025-06-11 辛弃疾的词:豪放与婉约交织的文学华章在南宋词坛的璀璨星空中,辛弃疾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豪放壮阔,尽显英雄气概辛弃疾的词,豪放是...
辛弃疾 2025-05-16 虞允文未用辛弃疾之谜:文风差异与政治博弈的交织在南宋的历史舞台上,虞允文与辛弃疾皆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虞允文以采石大捷力挽狂澜,成为南宋抵御外敌的关键人物;辛弃疾则以豪放词风和北伐壮志闻名于世。然而,令人费解...
辛弃疾 2025-04-08 辛弃疾以寡敌众:五十勇士勇闯敌营的胆识与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英勇的事迹让人铭记于心。南宋时期,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敢于袭击数万人的敌营,这一壮举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那么,辛弃疾为何敢于做出如此大胆的...
辛弃疾 2025-03-21 辛弃疾:文武双全的豪放派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豪放派词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而闻名。然而,这位伟大的词人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他还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
辛弃疾 2025-03-01 辛弃疾:文武双全的南宋豪杰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以其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被誉为“词中之龙”。然而,他的人生经历远不止于一个单纯的写词文人。辛弃疾实际上是一位集官员、将领、文学家于一身的南...
辛弃疾 2025-02-18 辛弃疾词风特色:豪放派词风的典范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词作以豪放派风格著称,充满了激昂奔放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本文旨在探讨辛弃疾词的特点和风格,以及这些特点和风格如何在...
辛弃疾 2024-06-20 飞虎军:辛弃疾与南宋特种部队的传奇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的军事组织飞虎军以其精锐和特殊性质而闻名。这支部队由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所创立,是南宋年间一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特种部队。飞虎军的成立...
辛弃疾 2024-05-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