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女皇帝,相信不少人就会马上叫到“武则天”。的确,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名正言顺的女皇帝。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欧洲第一位言正名顺的女皇帝是谁呢?她就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伊苏里亚王朝(Isaurian Dynasty)的末代皇帝圣伊琳娜(St. Irene of Athens)。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她吧。

1、是皇帝,不是女皇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称她是「皇帝」,而不是「女皇」。因为圣伊琳娜皇帝采用的名号不是阴性词的「女皇」(希腊语——巴西里沙Basilissa),而是阳性词的「皇帝」(希腊语——巴西琉斯Basileus)!单是看这种有着男性强悍的做法,我们就能简单想像到,这个欧洲第一位女皇帝,跟中国的武则天可谓不分秋色。而她们共通之处,也都是凭自己的算计夺得最高的权力。
752年,伊琳娜生于希腊雅典一个很普通的贵族家庭,后来嫁给了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V)的儿子卡扎尔的利奥(Leo the Khazar,即后来的利奥四世Leo IV)。至于为什么她身份不是特别显贵,却又能够嫁给皇室,普遍认为她是在新娘选拔会(Bride Show)中得胜。
所谓新娘选拔会,是拜占庭帝国独有的东西。它有点像现在的选美大赛,皇室从帝国每个角落找来漂亮高贵的贵族女子,再透过一系列的选拔测试(当然是美貌和智慧都要并重)选出最合适下嫁皇室成员的女子成为王妃。这种有趣的新娘选拔制度,甚至在拜占庭帝国灭亡后还出现在俄罗斯帝国的宫廷里。俄罗斯伊凡雷帝的皇后和彼得大帝的母亲,都是从新娘选美会中选出来当上王妃的。
不过,嫁给拜占庭皇室的伊琳娜,却不怎么幸运,因为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混乱不堪。对内,帝国正处于「圣像破坏运动时期(Iconoclasm)」,朝野上下都处于权力斗争中,权位朝不保夕。对外,有保加利亚人(Bulgarians)和阿拉伯人(Arabs)的威胁。

2、圣像破坏运动
所谓「圣像破坏运动时期」,是指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到9世纪年间,伊苏里亚皇室取缔国内所有崇拜圣像派份子,并大量破坏圣像的一场宗教纷争。其实,历史上从来没有单纯因为宗教教义的纷争。这场斗争并不例外,当中夹杂了不同势力间政治与权力的角力,那就是拜占庭帝国的皇权与东方教会的教权冲突下的结果。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拜占庭帝国与基督教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认为教权必须置于皇权之下,这点跟西方的罗马天主教会很不同。不过,随着教会在帝国内的财产和影响力日渐增加,帝国内崇拜圣像的行为也变得愈来愈普遍。拜占庭帝国皇帝害怕终有一天教权会摆脱皇权的控制,为统治带来不安,于是透过宣传崇拜圣像乃违反基督教教义,鼓励全国人民破坏圣像以返朴归真,借以削弱教会在帝国内的影响力。致此,帝国就分为以皇权为代表的支持破坏圣像派和以教权为代表的反对破坏圣像派的两大阵营。
伊琳娜出身于西方的希腊,受希腊文化影响较深,她分属反对破坏圣像的一派。利奥四世继位后,或多或少受到妻子伊琳娜的影响,开始倾向妻子的立场。他委任了倾向反对破坏圣像的塔拉西乌斯(Tarasius)为君士坦丁堡大教长。然而后来利奥四世又再一改立场,改为支持破坏圣像,当时的伊琳娜应该很不满。利奥四世在位六年,统治期间除了应付国内的宗教势力外,还不断要应付阿拉伯人的侵扰。不幸的是,利奥四世在一次亲自率军对付阿拉伯人的战役中,突然因病辞世。他的突然辞世,史学家认为很有可能是伊琳娜下毒所致。

3、与儿子君士坦丁六世共治
利奥四世早逝,临终前指定他年仅9岁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为拜占庭帝国皇帝,皇后伊琳娜为摄政女皇。于是,伊琳娜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第一个欧洲女性统治者!不过,虽然她大权在握,不过她还不是帝国皇帝,更非帝国唯一的统治者。君士坦丁六世虽然年幼,但他还是帝国排第一的统治者,是正统的「巴西琉斯」。
伊琳娜一上场,首先是肃清了那些反对她统治权的皇亲国戚。她识破了利奥四世同父异母的兄弟们欲推翻她和她儿子的阴谋,强迫他们成为僧侣,使他们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从而稳定了自己的地位。然后,就是清算那些支持破坏圣像派,并大肆迫害那些人。786年,她委派塔拉西乌斯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召开宗教会议,同时也邀请罗马教皇出席。然而,这次的会议在举行前就给支持破坏圣像的军队阻拦,会议失败告终。伊琳娜老羞成怒,她因此撤换了军事将领,甚至解散了涉事的小亚西亚军区,把其军事力量并入其他军区,以防再有类似事情发生。
翌年,会议再一次于君士坦丁堡举行,历史有时会称这次为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Second Council of Nicaea)。这次东西方教会达成共识,以阐释对圣像的崇拜为敬拜圣灵而非圣像本身为目的,一致通过崇拜圣像并不抵触sj教义,并宣布废除一切禁止崇拜圣像的法规法令,而反对崇拜圣像分子为国家公敌,并开除教籍。从此,支持破坏圣像派销声匿迹,东西教会也因此事关系变得更紧密,伊琳娜也因此被东方教会封圣,称为「圣伊琳娜」。不过,这么强硬的做法,也使很多人暗地里对伊琳娜不满。
790年,16岁的君士坦丁六世长大成人,希望从他的母亲伊琳娜手中夺回亲政的权力。他联合支持他的军队和大臣,推翻了伊琳娜,宣布自己是帝国唯一的统治者。不过很吊诡的是,两年后他又找回母亲作为共治者,似乎君士坦丁六世是个不太会治国的皇帝,没有他的老妈在做什么也不成事。

4、成为伊琳娜皇帝——欧洲史上第一位独裁的女性统治者
其实,伊琳娜后来能够夺取帝位,很多时要归咎于君士坦丁六世本身是个很庸碌的皇帝,特别是在军事方面。他在与保加利亚人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中,不像他的祖父君士坦丁五世和父亲利奥四世那么强悍,屡屡败于敌人,使他的权威一落千丈。他的叔叔们以为这是夺权的大好机会,欲在阿美尼亚(Armenia)发动政变,却最后失败收场。君士坦丁六世挖了他叔叔们的眼,还割了他们的舌头,残暴不已。另外,君士坦丁六世还以没有诞下男子嗣为由,流放了自己的皇后玛丽亚和女儿们,并不理大教长的反对,娶了情妇为妻。这一切统治上的错判,君士坦丁六世声名狼藉,不仅对外软弱,对内残暴,甚至也不遵守礼节。
伊琳娜知道自己的时代来临了。797年,她联合了主教们和军队发动政变,君士坦丁六世逃亡,最终还是被抓回。伊琳娜下令挖去君士坦丁六世的双眼,并把他与他的情妇妻子一同流放,从此消失于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世界中。伊琳娜成为拜占庭帝国唯一的统治者,她不采用阴性名号的「巴西里沙」,而是阳性名号的「巴西琉斯」,自称「伊琳娜皇帝」,成为了欧洲史上第一位独裁女皇,和唯一一个使用男性帝号的女性统治者。

5、查理曼的掘起与伊琳娜的覆没
也许历史就是环环相扣,没有这位女皇帝,也就没有「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也就没有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查理曼是当时西欧最强盛的帝国法兰克王国卡洛琳王朝(Kingdom of the Franks – Carolingian Dynasty)的国王,虽然他统治着庞大帝国,但却欠缺统治罗马人的正当性。罗马教皇利奥三世(Pope Leo III,这个利奥三世是罗马教皇,与拜占庭帝国皇帝利奥四世没有关系)眼看拜占庭帝国现在的皇帝是个女人,他认为在法律上女人不是合法的罗马帝国皇帝,于是他宣布——罗马帝国的皇帝悬空(虽然在圣像破坏运动中他支持伊琳娜,但他还是不能接受罗马帝国皇帝是个女人)。敏锐的查理曼有见及此,觉得获得统治欧洲正当性的机会来了,就出兵意大利,为教皇解除了伦巴底人(Lombardi)的威胁。800年的圣诞节,利奥三世为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承认他有统治罗马帝国故土的合法性,从此开启了中世纪欧洲封建主与罗马教会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的关系要过700年才打破,也因此诞生了怪异的「神圣罗马帝国」。
故事回到伊琳娜这边。其实,伊琳娜还想嫁给「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拜占庭帝国的地位。不过她想实行前,她就失势了。女性统治者在当时的帝国空前绝后,统治始终不稳,加上她的统治未能争取到支持,对阿拉伯的战事更连连失利,内外政策矛盾,导致了朝野上下的不满。802年,伊琳娜被她的财政大臣尼基弗鲁斯(Nikephoros)发动政变推翻,并流放到爱琴海的莱斯博斯岛(Lesbos)上,翌年病故,伊苏里亚王朝结束。尼基弗鲁斯成为拜占庭帝国皇帝,开创了尼基弗里亚王朝(Nikephorian Dynasty)。
这位女皇帝,在动乱中掘起,又在动乱中被淹没。

6、伊琳娜皇帝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伊苏里亚王朝的历代皇帝,对阿拉伯采用了强硬的手段,多次击败敌军,保存了拜占庭帝国的完整和权威。不过,782年,伊琳娜执掌帝国时忙于争权,主动与来犯的阿拉伯人议和,提议无条件和谈。三年和约订立,明确划定了两国领土,缴纳非常重的年贡。这和约使过往历代皇帝的努力毁于一旦。后来在798年,阿拉伯又来进犯,伊琳娜又再一次主动议和,不仅承诺向其纳贡,更承认阿拉伯人占领和移民小亚细亚。
伊琳娜对阿拉伯的乞和,为拜占庭帝国带来极度恶劣而且深远的影响。就算到了拜占庭黄金时代的马其顿王朝(Macedonian Dynasty)得以缓和,但其恶劣影响延至拜占庭帝国灭亡。伊琳娜的拙劣外交政策,不仅使自己走向了灭亡,也为后代留下了可怕的后患。
自古以来,战争一直都是最残酷的事情,因为只要爆发战争,那么就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20世纪上半页,人类经过人类有史以来最空前浩大的世界大战。在这两次大战期间,每一次战役的爆发,都会...
2024-03-26 普莱德清洗事件爆发原因是什么?在英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内战爆发以后,虽说前线战场在克伦威尔的领导,议会军连连取得胜利,但是议会军后方的军政根据地的内部却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又像第一次内战期间一样,这个时候的议会内部...
2024-03-26 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原因是什么?说起乌克兰和俄罗斯,给人的印象就是冲突不断。曾经因为克里米亚双方爆发过冲突,近期乌克兰又与土耳其签署了合作协议,被认定为对抗俄罗斯。我们都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而且之前都属于苏...
2024-03-26 二战英国本土武装到了什么程度?对于英国人来说,有史以来最难熬的时候恐怕就是1940年到1941年这段时间了,因为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上到国王贵族,下到贫民百姓都在英国的各个地区抓紧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构筑防御工事,...
2024-03-19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其他各国什么反应?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以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三个国家结盟成为了轴心国的法西斯联盟;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并且双方之间还展开了一次空...
2024-03-19 美国独立中国在干嘛 什么朝代公元1607年,明末万历皇帝垂垂老矣,万年的他更加荒诞了,一个劲的拼命压榨百姓,又偏偏在他的统治下国土又多发灾难,民不聊生。而在大西洋的另外一端,英国的军舰抵达了北美洲,正式现在了...
2024-03-18 日本关东军与日本陆军有什么区别?我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时期,这是咱们中华儿女用血与肉所谱写出来的华丽篇章。在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面对日本先进武器,中方牺牲相当严重,在...
2024-03-18 萨达姆与卡扎菲为何不选择逃亡俄罗斯?明英宗统治期间,大明帝国突然遭遇了土木堡之变,军队崩溃,皇帝也被俘了,国将不国。在北京监国的朱祁钰面对皇位的诱惑,他本来是拒绝的,万般无奈之下方才继位称帝,接手大明朝这个烂摊子,可...
2024-03-18 世界五大战争罪人是哪五个?人类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断,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之中,总有些人会被历史记住,永垂不朽。生而为人,那些最好的和最坏的人往往是创造历史的那些人,而平庸的则繁衍了种族。人们歌颂那些为人类...
2024-03-18 英法联军为何不抢故宫只抢圆明园清朝末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城之中,将圆明园洗劫后烧为灰烬。不过大家有没有想干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英法联军已经攻入北京城,而且圆明园与故宫也隔着不远,为何联军只洗劫了圆明园,却...
2024-03-1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