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湛之(410~453年),字孝源,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南朝宋时期大臣。徐湛之出身东海徐氏,宋武帝刘裕外孙、会稽长公主刘兴弟之子。
深得宋武帝刘裕喜爱,封枝江县开国侯。宋文帝刘义隆即位,起家著作佐郎,历任南彭城沛二郡太守、黄门侍郎、秘书监、散骑常侍、骁骑将军、太子詹事、侍中、丹阳尹。卷入刘湛和范晔谋反案受到株连,因母亲会稽长公主刘兴弟求情而保住性命。此后,屡次升迁,迁中书令,转尚书仆射、护军将军,联合尚书令何尚之共掌机要,深受刘义隆的信任。
元嘉三十年,元凶刘劭弑杀父亲刘义隆,徐湛之也被杀,时年四十四。宋孝武帝刘骏即位后,追赠本官、司空、散骑常侍,谥号忠烈。
早年经历
徐湛之,字孝源,东海郯县人。幼年时便成了孤儿,深得宠爱,常和江夏王刘义恭呆在宋武帝刘裕身边,寝食不离。
元嘉二年(425年),他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员外散骑侍郎,他未接受。
元嘉六年(429年),开始修建东宫,他始任补太子洗马,转任国子博士,后任奋威将军,南彭城、沛二郡太守,又调黄门侍郎。因祖母年老,辞去官职。又被授予二郡太守,加辅国将军,调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转任侍中,加骁骑将军。又任秘书监,加散骑常侍,骁骑将军职位不变。
调任中护军未接受,又调任太子詹事,不久又加侍中。
屡次升迁
徐湛之任冠军将军、丹阳尹,又封为征虏将军,加散骑常侍,因为服公主丧,未接受。葬礼过后,又被授予前面的官职,他上表坚决辞谢,又到廷尉那里去请罪,刘义隆诏令狱官不得接受,这之后他接受了任命。他坚决辞谢常侍,刘义隆允许了。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等人谋反,徐湛之开始与他一伙,后来揭发了他们的事,但说的事都不彻底,被范晔等人牵连,他就到廷尉那里认罪,皇上抚慰他并让他回去了。
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徐湛之服完公主丧后,转任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出朝任前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徐湛之非常善于治理,恩威并用。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徐湛之又任丹阳尹,领太子詹事,将军不变。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南侵至瓜步,徐湛之率军保护京城,与皇太子刘劭一道守卫石头城。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春,鲁爽兄弟率部下归顺南朝宋,鲁爽是鲁轨的儿子。徐湛之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特加奖励接纳鲁爽等人,没有任性申明自己的私怨。他乞求退居乡村,没被批准。后转任尚书仆射,领护军将军。
江徐共事
当时尚书令何尚之认为徐湛之是国戚,深得皇上恩宠,就想把朝政都推给他,一切上书上诉全不处理,徐湛之也根据《职官记》以及有关法令认为:尚书令掌管朝廷内外事务,总揽全局,如果尚书令空缺,政事才归仆射负责。因而他也将政务推给何尚之,两相互相推诿。御史中丞袁淑上奏要求将二人一起免去官职。
刘义隆下诏:“尚书令、仆射是具体处理朝政的,两人不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却相互推诿,应该纠正。但是因为前朝的朝政比较混乱错谬才导致如今的问题,破例不予追究,应详加匡正。”于是就让徐湛之和何尚之共同受理下面的上书。
何尚之虽然是尚书令,但朝政仍全归徐湛之处理。先前,刘湛被诛杀,殷景仁死去,刘义隆委任沈演之、庾炳之、范晔等人,后来又有江湛、何禹之,范晔被杀后,炳之免官,演之、禹之皆去世。到这时江湛任吏部尚书和徐湛之共处权要之位,世称“江徐”。
牵连被杀
刘义隆有病,徐湛之就入宫侍候医药。二凶巫蛊的事情暴露后,皇上想废弃刘劭,赐刘浚死。而刘骏不为皇上宠爱,所以屡次出使外藩,不能住在京城。
南平王刘铄、建平王刘宏同被皇上宠爱,刘铄的妃子就是江湛的妹妹,就劝皇上立刘铄为太子。
元嘉末年,刘义隆将刘铄从寿阳召回京城,来了后又改变主意,想立刘宏为太子,但又嫌宏不够次序,所以议论许久却难以定下来。刘义隆和徐湛之除去旁人共同议事,有时通宵达旦。刘义隆常在夜里让徐湛之拿着蜡烛,绕着房外墙壁的护卫,担心有人窃听。
刘劭入宫杀君之日,刘义隆和徐湛之两人头天晚上就在房内单独谈话,直到早上还未熄灯。徐湛之听到响声惊起走到北门,还没有来得及开门就被杀害,时年四十四岁。
宋孝武帝刘骏即皇位后追赠他为司空,加封散骑常侍,原官职不变,谥号为忠烈公。又下诏:“徐羡之、江湛、王僧绰三家遭祸害荼炭,遗孤流落在外,思念他们的过去,心情异常沉痛。可以让他们的子孙回到他们原先的住处,厚加抚恤。”从此这三家长期接受国家的供给。
《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一》有记载。
在中国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晋恭帝司马德文与宋武帝刘裕的关系,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的权力博弈。司马德文作为东晋末代皇帝,在位仅两年便被迫禅位于刘裕;而刘裕...
刘裕 2025-09-10 寒门枭雄的困局:刘裕北伐止步北魏的深层动因公元417年,刘裕率领的北府军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于黄河岸边,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东晋疆域首次突破黄河。然而,这位被后世...
刘裕 2025-08-28 刘裕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从寒门到战神,用战术与胆识改写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刘裕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出身寒微的东晋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从北府军中崛起,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成为南北朝时期最耀眼的...
刘裕 2025-07-31 彭城王刘义康:南朝宋的权相风云与悲剧终章彭城王刘义康(409年—451年),字车子,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第四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异母弟弟。他的一生,是南朝宗室参政的典型缩影,其命运起伏与南朝宋的...
刘裕 2025-07-22 血脉溯源:刘裕与刘邦的皇族羁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刘裕与刘邦作为南北朝与西汉的开国君主,虽相隔六个世纪,却因同姓“刘”引发后世对其宗族关系的持续探讨。通过正史记载、家谱考据与历史逻辑分析,可以...
刘邦 刘裕 2025-07-10 萧道成:从权臣到篡位者——刘裕朝代覆灭的深层逻辑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开启南朝历史。然而,这位北伐英雄创立的王朝仅存续59年,便在其旧部萧道成的兵锋下轰然倒塌。刘裕朝代(南朝宋)的覆灭,看似是权臣篡位的...
启 刘裕 2025-06-30 刘义符被废:一场权力博弈下的帝王悲剧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在开国皇帝刘裕去世后,政权内部暗流涌动。年仅十九岁的宋少帝刘义符,在位不到两年便被顾命大臣废黜,这一事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因素、个人品行问...
刘裕 刘义符 2025-05-22 刘裕政权与曹魏关系的再审视:为何未否定其正统性在探讨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与曹魏关系时,需从历史脉络、政治逻辑与现实考量三个维度切入。尽管刘裕通过禅代程序取代东晋建立新朝,但其政权始终未公开否定曹魏的正统性,这...
刘裕 2025-05-12 刘寄奴:从帝王小名到中药传奇的千年回响在中医药典与历史典籍的交织中,“刘寄奴”三字承载着双重传奇——它既是南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亦是一味以帝王之名命名的中药。这段跨越身份与领域的叙事,折射出中华文...
刘裕 2025-04-27 刘穆之被重用的客观原因在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刘穆之凭借自身卓越的才能与独特的优势,成为刘裕倚重的心腹大臣,其被重用背后有着诸多客观原因。家族背景与声望的潜在助力刘穆之出身于汉高祖刘...
刘裕 2025-04-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