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纯的历史故事。
唐宪宗李纯——唐顺宗李诵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宪宗是唐朝后期较有作为的皇帝,其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一些藩镇。
唐宪宗李纯为什么会被有些人称为小玄宗,这是因为他在政治上作出的贡献,开启了一段元和中兴的好时光。唐朝中晚期一直是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皇权时常被威胁,甚至有不少皇帝的生命都被宦官掌控,但彻底解决宦官隐患的机会也曾经出现过,只不过没有被重视和实施,把握这个机会的就是唐宪宗李纯。
李纯是唐顺宗的长子,他从小就很聪明。有一天,李纯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乐,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怀里?”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这一回答使德宗大为惊异,作为当今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很契合实际,德宗皇帝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
李纯小时候就急着作“第三天子”,长大后真作皇帝了也的确是急不可耐。从作太子到登基作皇帝,他只用了4个月时间。后世一直猜疑他如此神速当上皇帝的原因,质疑宦官逼迫顺宗禅位为什么就选中了已经28岁的李纯,而不是其他更好控制的小皇子。另外,顺宗的突然驾崩也令人生疑。种种迹象也表明顺宗的禅位和驾崩决不是单纯的太监作乱那么简单,但是缺少证据支持,所以一直只能作为一种猜测。
他的政治道路就如他的老祖宗唐玄宗一样虎头蛇尾,尤其是在情爱上,颇有相似之处,一样任性,唐明皇为了美色,强掳了儿子的媳妇,专宠了杨贵妃,唐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为了自己的私欲,任性!《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宪宗说,“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从宪宗开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不立皇后,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单说唐朝,高祖李渊、殇帝李重茂、代宗李豫、哀帝李柷等人,或出于情感隐踪,或因为命运多舛,均没有立皇后,但是,像唐宪宗李纯这样执意表示不立皇后的,在唐朝乃至历史上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到底唐宪宗不立皇后,是因为私爱,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比如说怕皇后效仿武后、韦后之类的。不能考证,但是不立皇后,却引来了极大的问题:①缺少皇后管制,皇帝大都荒淫短命。②生母地位较低,皇太子缺少应有的威信。③没有了竞争对手,宦官势力猖獗。唐朝后期,宦官欺负皇帝如同儿戏,不能不说与后宫空虚有莫大关联。作为唐朝后期不立皇后的皇帝的榜样,唐宪宗对皇权旁落和帝国颠覆有着直接的责任。
而且,唐宪宗信任宦官,提拔了不少宦官将军,而且有些拥有很高的军权。这种做法开了恶例,使原本只掌握禁军的宦官,又掌握了出师作战的权力,他不但没有限制宦官专权,反而从他开始加强了宦官专权的弊端,从而错失了唐朝解决宦官问题的最好时机。导致后面的皇帝要么是有心无力(如文宗和宣宗);要么是有力无心(如武宗);再就是根本不闻不问的(如穆宗和敬宗)。最后一直到宦官和唐王朝同归于尽。
只能说,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他偏听偏信宦官,最后却死在宦官手上。唐宪宗在取得一系列成功后,也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开始服食丹药,服药后变得性情暴烈,动辄就对身边的宦官进行责打、诛杀,最后竟被宦官陈志宏所杀。为所欲为的宦官杀了皇帝后,不准朝臣入内,伪称皇上“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并假传遗诏,命李恒继位。从此,唐朝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所操纵。颇有李隆基之风,自他之后,唐王朝急转直下。
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在肃章内殿为失踪近半个世纪的曾祖母沈珍珠发丧,追尊其为太皇太后,以衣冠冢陪葬代宗。这场持续四代帝王、历时48年的寻母运动,最终以“寂无所...
李纯 2025-09-24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传国玉玺:千年流转中的最后绝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王商凿龙脉:权力、风水与王朝命运的千年迷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龙脉”是帝王气运的象征,是王朝兴衰的隐秘注脚。从秦始皇凿断金陵龙脉,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泄东南王气,历代帝王对“龙脉”的干预,往往与权力焦...
秦始皇陵 2025-09-09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权力、理念与人性交织的困局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沙丘宫的密谋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走向——本应继承大统的公子扶苏被伪诏赐死,昏庸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秦朝由此加速走向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