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锦衣卫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话说洪武13年正月,宰相胡惟庸向明太祖朱元璋请奏,说家里出了祥瑞,醴泉。所谓醴泉,就是传说中如美酒一般香醇的甘泉。朱元璋听说有这等奇事,一定要看看,于是从西华门出宫,前往胡府观赏醴泉。
就在朱元璋刚出西华门没多远,一个人影突然冲了出来,拦住了朱元璋的车架。随即被御前侍卫包围,然后就是一顿好打。可奇怪的是,这个人尽管被打了个半死,可仍然抓住车架,一只手还指着胡惟庸府的方向,口中呃呃的,似乎想要说点什么。
朱元璋看着奇怪,上前一看。认出这是西华门内的宦官,名为云奇。而此时的云奇已经被打得说不出话来了,朱元璋眼看他一直指着胡宅,口中呃呃做声,心知不妙。立即登上西华门门楼,这一眼望去,朱元璋不禁被吓得一身冷汗。
原来,胡惟庸的府邸距离西华门并不远,站在西华门的门楼上就能看清胡府里的情况。而朱元璋看到的,竟然是胡府内有很多全副武装的兵甲,全都埋伏在走廊两旁和墙壁后面。难道,胡惟庸想造反?
随后,朱元璋立即派兵调查。很快,权倾朝野的胡惟庸就被押赴刑场处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云奇告变”。关于这个事件,虽然被明史明确记录,但是很多人都觉得疑点重重,甚至连明朝人自己都觉得其中有猫腻。
原因有三点。其一、关于云奇报警的时间。要知道,云奇是西华门内史,每天就在西华门活动。胡惟庸在府中安排谋逆,既然朱元璋能在门楼看到,那云奇在门楼也一定可以看到。那么,他为什么不立即向朱元璋报告,而一定要朱元璋即将进入胡府的时候才拦驾告发呢?
其二、就算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越隐秘越好,怎么可能让外人在门楼上就看到呢?那不找死吗?第三、谋反,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逆天大案。每个朝代遇到都是极为慎重,一定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查,把逆党连根刨起,免留后患。
而胡惟庸身为中书左丞相,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抓到呢?就是抓到了,怎么可能不经详细审问,就直接押赴刑场处死呢?这样的处置不是太过草率吗?而且,《明太祖实录》中的一个记载,也让这件案子变得迷雾重重。
什么记载呢?说在案发四天前,就有御史举报胡惟庸谋反。以朱元璋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可能还会去胡惟庸家观看祥瑞呢?由此可见,这个事件很可能是由朱元璋亲自策划,就是为了要除掉胡惟庸。
胡惟庸一案,被牵涉的人竟然多达三万之众。而在这滔天巨案的背后,就有一支神秘的组织兴风作浪。谁呢?就是传说中的锦衣卫。锦衣卫的出现,其实是有着历史背景的。话说大明初立,百业待兴。而朝廷中的各项规制,也由于种种原因变得混乱不堪。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草莽出身,他的人也大多来自这个阶层,对朝廷的规制是知之甚少。而明朝建立之初,朝中百官的文臣儒士,也只知道元朝的制度。没办法,当时的情况就注定只能照搬元朝制度。
而这其中,元朝中书省制度理所当然的也被明朝采用。元代的中书省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出中书”,这种现象也被明初的制度继承了下来。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皇帝所看到的奏折,都必须由中书省过滤一遍。
这个制度却让朱元璋很不爽。因为这种奏事不许越过中书省的制度,让他无法得心应手的管控各级官僚。所以,为了将中书省连根拔起,朱元璋不仅要消灭丞相,还想对朝廷制度进行改革,胡惟庸就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洪武六年,也就是1373年的7月,胡惟庸升为右丞相,逐渐掌握了中书省的实权。因为左丞相的职位一直空缺,再加上徐达常年带兵在外,无法沾染政务,使胡惟庸实际上总揽了左右两相的职权。
再加上胡惟庸侄女嫁与李善长的侄子,有了这层关系,胡惟庸俨然就成了淮西势力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指挥李善长的旧部更是得心应手。胡惟庸愈加的嚣张跋扈,朱元璋更加坚定了铲除祸患的决心。
就这样,锦衣卫组织出现了。这些人打扮成多种身份潜伏各处收集情报,锦衣卫首领毛骧,将各县上交的情报进行汇总,很快便有了一份“胡党”名单。
随着阻隔占城使节,私赏罪妾和里通倭寇等案的被揭发,胡惟庸欺上瞒下的罪行一一暴露。另外,加上云奇告变,最后促使朱元璋对胡惟庸下达了死亡判决。洪武13年,也就是1380年的正月,胡惟庸被官军押赴刑场,惨遭凌迟处死。
在处死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即颁布了《昭示奸党录》。朝臣们原以为朱元璋针对的,只是胡惟庸和极少数亲信。但他们没想到,最后被处以极刑的钦犯,多达三万人。朱元璋随即罢除中书省,最终大权独揽。
而在清剿胡党的过程中,仪鸾司也悄悄完成了它的职能转换。洪武15年,朱元璋亲自驾临拱卫司,将其改名为锦衣卫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官至三品;同知二人,官为从三品。下属机构有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专理诏狱。
锦衣卫,这个贯穿有明一朝的间谍组织,至此走上了历史舞台。锦衣卫密探从此无孔不入。在战场上,他们要终日奔波获取军情;在朝内,他们还要负责监视文武百官。
据明史记载,大学士宋濂在家里面请客。第二天,朱元璋突然问他:“昨天有没有饮酒啊?家中来了客人是谁呀?”宋濂都如实回答。朱元璋笑道,“你没有骗我”。宋濂退朝之后,汗流浃背,惊惧不已。
洪武18年,胡党之案再起波澜,短短五年内,被牵连进此案的功臣,自李善长以下有21位。族诛、连坐、流放的有数万人之多,朝中文臣几乎为之一空。
洪武25年,也就是1392年,年过六旬的明太祖再也不是当年那位春秋鼎盛,叱咤风云的帝王了。这些年,马皇后病逝,甚至连太子朱标也都英年早逝,亲近的人一个个离开了自己,在身边只有皇长孙朱允文,能够让他感受到些许温暖。
然而,朱允文性格懦弱,难以驾驭朝中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在朱元璋看来,唯有亲生骨肉才值得信赖。所以,早先就分封诸子,靠着这些藩王掌兵来制衡武将。现在为了扫除皇长孙继位的障碍,朱元璋开始对日渐骄横的武将痛下杀手。
随着常遇春、徐达、傅友德等老将凋零故去,常遇春的内弟蓝玉渐渐成长为明朝最出色的将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大军消灭和俘获北元王子地保奴,及官民七万余众,一举摧毁了北元蒙古政权的指挥中枢。
此战后,蓝玉因功封为梁国公,成为朱元璋后期朝中武将集团的首领。蓝玉自恃有功,便逐渐骄横起来,他领兵在外时,经常擅自升降将校,在军中培植党羽,甚至对皇帝的诏令也有所不从。
更为严重的是,蓝玉不仅在回师途中纵兵毁关,形同哗变,还私蓄庄奴数千人,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御史上奏弹劾他,竟然命手下殴打御史。蓝宇这些嚣张跋扈的行为,开始令朱元璋寝食难安。
集胡惟庸之后,蓝玉迅速成为了锦衣卫重点关照的对象。此后,蓝玉的一举一动都尽在皇帝的眼中。洪武26年,也就是1393年的一天,蒋献和几位头领,在整理完蓝玉谋反的罪证之后,随即带领锦衣卫前往梁国公府抓捕蓝玉。
在朱元璋的授意之下,锦衣卫在赵玉那对蓝玉动用了各种刑罚。遍体鳞伤的蓝玉,为求速死,一口承认了所有的谋反罪行。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党成员抄家灭族,自公侯以下被杀的官员及家属,约一万五千多人。
经过“胡蓝党案”,朝中大臣几乎被杀一空。而当外廷威胁清理完毕之后,朱元璋也开始削减锦衣卫的职权。在传位皇太孙朱允文之前,朱元璋深恐锦衣卫尾大不掉,便立即下令焚毁诏狱刑具,并严旨大小案件必须交给三法司审理。
为了平息众怒,朱元璋还将指挥使毛骧、蒋献二人秘密处决。这些举措都为日后朱允文继位拔除了隐患。洪武31年也就是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在南京皇宫平静的死去。建文帝朱允文登基为帝。
可是,由于开国功臣被屠戮殆尽,加之锦衣卫被消解,导致皇权削弱,结果给了燕王朱棣可乘之机。四年之后,建文帝失踪于应天城的战火之中。他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锦衣卫也暂时的消失于历史。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地宫中,三口朱红色棺椁并列而立:居中为万历帝,左侧是孝端皇后王喜姐,右侧则是孝靖皇后王氏。这一布局折射出明代宫廷最复杂的权力博弈与人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孝靖皇后 2025-09-17 万贵妃与客氏:明代后宫权势女性的双面镜像明代宫廷史上,万贞儿(万贵妃)与客印月(客氏)作为两位以乳母身份崛起的女性,均以非传统路径突破后宫等级秩序,成为影响皇权运作的关键人物。然而,二人的权势根基、政...
客氏 万贵妃 2025-09-16 鱼玄机与绿翘:主仆恩怨背后的晚唐社会镜像晚唐咸通九年(868年)夏,长安西郊咸宜观后院惊现一具女尸。经查,死者是道观婢女绿翘,凶手竟是女冠鱼玄机——这位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名动诗坛的女诗人,因...
鱼玄机 2025-09-16 内厂:明代皇权博弈下的昙花一现在明代复杂的政治生态中,特务机构始终是皇权与官僚集团角力的关键工具。当锦衣卫、东厂、西厂构成的特务网络已无法满足统治需求时,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子嗣 2025-09-16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祁钰妻儿之死:权力漩涡中的家庭悲剧明代宗朱祁钰的妻儿之死,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与谜团的往事。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钰的妻子汪皇后与儿子朱见济服毒自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强烈好...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9-15 王守仁真的那么厉害吗?——从多维成就解析“千古完人”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以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被后世誉为“真三不朽圣人”。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其思想影响远播...
王守仁 孔子 2025-09-15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文学巨匠与章回小说鼻祖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一说为山东东原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被誉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