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六国的大秦,为什么会在项羽、刘邦面前,土崩瓦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年仅13岁就继承了王位,30多岁横扫六国,仅仅耗时15年就实现大一统,结束了生灵涂炭的战国时代,一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的能力出类拔萃,没有立太子封皇后,朝廷之上上几乎亲力亲为。
秦国大军可以横扫六国,那是何等的威风,面劲敌从不畏惧,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而战,为民族而战,所向睥睨,无人能及,就是这般气势,让赵国、楚国、韩国、齐国纷纷投诚。这是国家是何等的强大,可是为什么在项羽、刘邦面前不堪一击。
01一统六国
铲除吕不韦和嫪毐后,秦王嬴政开始正式亲政,而秦国一统六国的战争也即将打起。在那个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争夺天下,秦国在中脱颖而出,实现了大一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
秦始皇十一年,王翦领兵攻占赵国,攻取赵国的九座城邑;赵国想在秦国身上吃的亏,造成的领土损失从燕国身上补回来,就去攻打燕国;两国激战,王翦趁虚而入,突袭赵国,此时赵国腹背受敌。
秦始皇十七年,秦王派兵攻打韩国,将其一举歼灭,一年后王翦卷土重来再次攻打赵国,仍旧是遇到了老对手李牧,此时王翦采用反间计对付李牧,让其死在了自己人手中,自此王翦气势大涨,击溃赵军,歼灭赵国。
秦始皇二十年,灭赵国后的秦军继续向北方进攻,即将达到燕国的土地,燕国太子丹惶恐,荆轲自己请命去刺杀秦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秦王也利用这次机会,派兵攻占燕国。
秦始皇二十二年王翦之子王贲派军攻打魏国,灭魏。一年后到达楚国蛰伏,伺机待发,率兵出击,俘虏楚王,平定楚国。一年后王贲攻打燕国的残党,自此燕国彻底灭亡。
秦始皇二十六年,王贲对齐发起进攻,齐国竟毫无作战准备,无兵应战,齐国降,秦国不战而胜,秦始皇用了不到20年来实现六国一统,结束了550多年来的战乱局面,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新时代,大幅度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02秦国灭亡
若是形容秦国灭亡六国,可用摧枯拉朽来简单描述,韩、魏、燕国顷刻而灭,齐国更是不战而胜,楚国阻挡不了王翦势如破竹的气势,只有赵国的李牧可以和秦国大军来抗衡,秦始皇一心想要基业传承,却不料他去世仅仅三年,秦朝就宣布灭亡。
公子扶苏机制聪颖,宅心仁厚,有政治远见颇有治国之道,在塞外时体现出带兵的才能,立下赫赫战功,父亲虽然是千古一帝,可他却为人谦逊温和,在边塞一带深得民心,在秦始皇过世之后假遗诏令公子扶苏与蒙恬将军一同自尽,这让人甚是可惜。
秦始皇立下遗诏,令扶苏继位,将军蒙恬对其进行辅佐,由于赵高与扶苏的意见相左,于是联合李斯进行了谋划阴谋,篡改遗诏。令秦二世胡亥继位,胡亥相对于扶苏年幼,并且好控制,名义上秦是胡亥的,实则是他赵高的,不同于扶苏,胡亥资质平平,没有治国的才能。
若是天下是扶苏的,这让人信服,可秦二世这个名声落在了胡亥身上,多数人蠢蠢欲动,准备造反,赵高谏言,将有造反想法的人统统消灭,可笑的是胡亥认为这个想法可行,于是乎将自己33个兄弟姊妹全部处死,这让他走上了暴君之路,也奠定了他注定失败的结局。
赵高和胡亥肆意妄为,犯下诸多罪行,坐实了暴君,百姓苦不堪言,这直接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赵高见起义军直逼咸阳,不由惶恐,于是把所有罪名全部强加在胡亥身上,令人将其逼死,以换自己的性命。
秦二世死后,赵高辅佐孺子婴上位,可孺子婴性格不同于胡亥,不甘心被人操控,于是反将赵高铲除,最后项羽、刘邦打入咸阳,孺子婴投降却被杀害,自此,秦朝灭亡。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朝大军可以一统六国却打不过项羽和刘邦的两万大军?当起义军兵临城下的时候,百万秦军身处何处,为何只有修长城的来与之抗衡?
胡亥统治期间,执政基础太薄弱,六国虽灭但它们的宗室却没有灭,依旧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陈胜吴广借着复苏和蒙恬的名声一带头,曾经的六国接着就全都复活了,秦面对的不只是项羽和刘邦,而是还魂的六国。
秦国大军在致力于收复整个华夏,四十万大军驻守南方,保卫我国国门,六十万在于匈奴抗争,争夺领土,全员都在抵御外敌,若是有一天内忧如何是好?秦王对王翦说“他日如果秦国有难,你不准班师回朝勤王,秦国可以灭,但华夏族群不能灭,不得亲旨不得回朝”
为了整个华夏族群,为了整个民族,牺牲一个国家又算得了什么?若是秦始皇没有这样的理想抱负,长远思想,只是固步自封,满足于当下秦朝六国的大一统,怎么会被刘邦和项羽钻了空子,灭秦建立大汉王朝。
03总结
由于《过秦论》的影响,秦始皇总是会被误解为暴君,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提倡依法治国,这与儒家思想相悖,焚书坑儒,也仅仅是杀了欺骗他的三个术士;他的秦法被人认为苛刻,可从后世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可以看出,秦法不但不苛刻,甚至可以说是典范。
秦始皇建立长城也只是单单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就是这样一位胸怀大志,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君王,为我国奠定了基础。大秦毁在秦二世手中,这才让项羽刘邦有机可乘,攻打咸阳,推翻秦朝,创立汉朝。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传国玉玺:千年流转中的最后绝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