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东汉末年的历史,有一个不能绕过的人物,就是董卓。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董卓字仲颖,陕西临洮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他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其令诸侯,致使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本文专门聊聊董卓如何从一个游手好闲之人成为东汉末年权臣的。
(一)结交羌人,发迹临洮
陇西临洮在今甘肃岷县,山高水险,路途遥远,从西汉起就与羌人生活的地方相接。大约在汉顺帝永建七年(132年),董卓就出生在这里。父亲叫董君雅,是颖川轮氏县尉,家有三个孩子,老二就是董卓。
县尉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公务员收入不菲且比较稳定,一家人不必为温饱担忧,因此董卓从小就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年龄稍大以后,董卓感到一天无所事事很无聊,望着塞外一望无垠的草原风光,很想去溜达溜达,有天终于下定决心,溜过长城,到羌人游牧的地方去看一看。
那个年代的羌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文化落后,好勇斗狠,号称马背上的民族。生性豪爽热情的董卓在那里结识了不少羌人,与他们成了朋友,他甚至梦想,有一天率领一支剽悍的羌人部队,南征北战,指东打西,占领一望无垠的土地,夺取难以计数的财物。
哎,美梦归美梦,现实毕竟是现实,出门在外久了董卓十分想家,于是和羌人朋友依依惜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到了男大当婚的年纪,家里为他娶了媳妇,董卓再也不能一天东逛西游了,和媳妇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不过在记忆中无法抹去茫茫大草原给他留下的美好记忆,希望有一天重返草原重温往日的欢乐。
有天有几个与董卓有交往的羌人头领来看他,他高兴极了,丢下在田里的活路,引他们到自己家,拿出家里全部好吃的东西办招待。
作为游牧的羌人,劳动强度大耗体力,食量不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吃得。没过一会儿,董卓就感到桌子上的那些东西根本不够吃。
生性豪爽好客的董卓,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自己家里的耕牛来办招待。当时汉人普遍是瞧不起羌人的。
这几个羌人头领觉得董卓这么看重自己,十分感动,回去以后就赶了不少膘肥体壮的牛羊到临洮送给董卓,据野史载有一千多头,来表达他们对董卓的深情厚意,这一下子当地人都知道董卓仗义疏财,由此声誉远播。
(二)“健侠”出世,涉足官场
临洮这地方自古就有尚武的习俗,父亲董君雅是管军事的县尉,自然也懂武习武,受世风的影响和父亲的传授,董卓从小就开始练武。他先天条件不错,身高体壮,膂力过人,骑在马上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加之他曾游羌地有一批羌人朋友。那些羌人朋友都十分钦佩他,称他为“
临洮是汉羌两族杂居的地方,两族老百姓本来关系不错,由于官府一贯对羌人采取歧视政策,残暴地压榨他们,羌人和官府常常发生冲突,管辖临洮的梁州剌史感到头痛。有人向剌史推荐了董卓。
剌史面试董卓后,感到十分满意,要长相有长相,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要才干有才干,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不怯场,声若洪钟,娓娓而谈,对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剌史当即任命董卓为凉州兵马掾。
虽然是个未入流的芝麻官儿,但对刚进入官场的董卓来说,已经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了。上任以后,董卓工作十分积极,经常主动到塞外巡逻。恒帝延熹四年(161年),朝廷选拔良家子弟充实羽林军,在凉州剌史的提携下,董卓到京师当了一名羽林郎。
不久汉阳发生了羌人反抗朝廷的事件,朝廷派中郎将张奂率兵讨伐。张奂正愁身边没有熟悉羌人情况的谋士,有人给他推荐了董卓。张奂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在行军打仗中善于听从各方面的建议,因而张奂经常征求董卓的意见。
董卓感到受宠若惊,格外的尽心尽力,赢得了张奂的信任。在董卓的参与和策划下,很快打败了侵扰关中地区的东羌和先零羌部落。
凯旋归来,董卓被提升为郎中,另外得赏九千匹縑。他把这些财物全部分给了他的部下,给大家说,功劳虽然算在我的身上,但实际上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财物应当共同享有。一席话把大家说得热乎乎的,表示以后要死心塌地跟随董卓。
(三)雄踞一方的实力派
自从跟随张奂以后,董卓平步青云,步步高升。先后担任了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后又升任西域戊己校尉。在东汉戊己校尉是仅次于将军的武将官职,表面上看来低于将军,实际上权力很大,显赫程度绝不亚于将军。得了此职位的董卓好不得意,只觉得前途似锦。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中,张奂受到了牵连。董卓是张奂一手提拔起来的,拔起萝卜带起泥,也受到连累,被就地免职。
通过这件事,董卓亲身感受和体验到了官场的险恶,在他几乎近于绝望的时候,社会处于了混乱状态,为了解除危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暂时得到了一些缓和,一些被免职的官儿先后得到重新启用。
董卓也东山再起了,升任河东太守望,不久转任并州刺史,成为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雄踞一方的实力派。
宦官和外戚两大势力争斗不休,朝廷的执政能力越来越式微,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皇族也过不上安心的日子了。因救驾有功,董卓的部队获准驻守洛阳,由于只有区区三千兵马,与袁绍、袁术、丁原的兵马相比,只相当于他们的十分之一。
如果这些人联合起来,消灭董卓绝对不在话下。董卓为了解决自己势单力薄的问题,故意在城中划了很大一块地作军营,每隔四五天,在夜间悄悄地将部分军队拉出去,白天再大张旗鼓地开入洛阳,造成援军源源不断入京的假象,使那些人不敢轻举妄动。此外收买吕布,除掉了拥有重兵的执金吾丁原。基本稳定形势后,董卓开始考虑如何一人独揽朝政大权的问题了。
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逐步掌控朝政,最终通过“禅让”形式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这场改朝换代在历史上显得尤为特殊——与后世董卓废立皇帝引发的诸侯讨伐不同,王莽...
董卓 王莽 2025-09-09 曹孟德献刀:一场惊心动魄的权谋博弈与人性试炼东汉末年,洛阳城笼罩在董卓的铁腕统治之下。这位西凉军阀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甚至夜宿龙床、奸淫宫女,其残暴行径令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然而...
董卓 2025-09-05 董卓与马腾:西凉军阀格局中的权力博弈与地位之争东汉末年,西凉地区因多民族混居、地理战略地位重要,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董卓与马腾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西凉军阀,其权力地位的演变深刻反映了西凉地区从地方割...
董卓 2025-08-25 董卓之死:东汉乱世加速的催化剂公元192年,董卓在长安被吕布刺杀,其尸体被暴尸街头,肚脐中燃起的灯芯火光竟持续两日。这位曾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掌控东...
吕布 董卓 2025-08-05 王允诛杀蔡邕:权力、名节与历史阴影的交织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董卓之死本应成为汉室中兴的转折点,但司徒王允诛杀名士蔡邕的举动,却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士大夫阶层对新生政权的期待。这场看似因“一声叹息”引...
董卓 2025-08-04 董卓之恶:东汉末年的人间炼狱缔造者东汉末年,当洛阳城在董卓的铁蹄下化为焦土,当长安百姓在迁都途中冻饿而亡,当朝堂大臣因一言不合便被拖出斩首,这个来自陇西的军阀用残暴与荒淫在史书上刻下了最黑暗的印...
董卓 2025-07-24 文和乱武:东汉末年权力漩涡中的致命谋略“文和乱武”是东汉末年一场震动天下的政治风暴,其核心是谋士贾诩以“奉国家以征天下”为名,策动董卓残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最终导致汉献帝被挟持、关中地区生灵涂炭的...
贾诩 董卓 2025-07-21 王匡与袁术:东汉末年军阀关系考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王匡与袁术的关系常引发讨论。王匡,字公节,兖州泰山郡人,早年为河内郡守,曾参与讨伐董卓;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
州泰 董卓 2025-06-23 乱世孤臣:段煨的忠诚悖论与历史重构在东汉末年的血色残阳中,段煨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悖论性的存在。这位出身凉州武威的将领,既是董卓西凉军团的核心成员,又在乱世中独善其身;他手握重兵却从未染指皇权,身居...
董卓 2025-06-10 凉州乱世的枭雄双刃:李傕郭汜的军事能力辩证在东汉末年的血色苍穹下,李傕、郭汜这对凉州军阀如彗星般划过历史长河。他们既是董卓余党的代表,又是搅动长安政局的乱源,其军事才能与历史定位,恰似一柄双刃剑,折射出...
董卓 2025-06-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