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奭和汉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宣帝立刘奭作为太子之后,汉宣帝为什么说乱我汉家者,太子也?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是在帝王家,这“家经”也是很不好念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多子多福,到了帝王家,儿孙多又成了难题,江山只有一个,要传给哪个儿子,成了皇帝们最头疼的问题。
汉朝时期的汉宣帝早早就立了太子,可是这位皇帝居然留下“乱我汉家者,太子也”,这可真是亲爹呀,既然这么看不上这个儿子,为什么汉宣帝还要立这个太子呢?
图片:汉宣帝抱着小太子剧照
一、汉宣帝的成长史
作为一名老父亲,汉宣帝着实不容易,他的一生经历坎坷,没有背景,没有长辈的扶持,却被突然推到了皇帝这个宝座,哪怕坐拥天下,他依然谨小慎微,生活得很不易。
1、出生即下狱
刘病已,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他是汉武帝刘彻嫡亲的曾孙,可是这个皇太孙命运多舛,由于被汉武帝宠臣江充陷害,巫蛊事件牵扯到了当时打太子刘据,想来都是一死,刘据最后心一横,干脆谋划了一场叛变,如果侥幸成功,自己反而能够提早当上皇帝,把江充给灭了。
惋惜最后这场叛变成了一场历史悲剧,刘据惨败,连带自己的母亲,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也不堪受辱自尽而亡,家中所有人都成了刀下冤魂。当时的刘病已才出生2个多月,尚在襁褓中的他原本也活不成了,这么小的婴儿被丢在牢狱中,怎么可能活呢?
所幸他碰到了邴吉,一个正直明理的监牢总监了解刘据有冤情,就让两个忠厚的女囚犯来照顾这位可怜的皇曾孙,就这样,原本应该养尊处优的皇曾孙在监牢中慢慢长大。
刘病已因为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长大,阅尽世间冷暖,对于他日后成为皇帝,奠定了坚强的性格基础。
2、被掌控的皇帝
后来,汉武帝居然没有忘记这个沦为阶下囚的曾孙子,也许是对刘据依然有一份真心,也许是后知后觉察觉到刘据有隐情,在临终前,汉武帝终究赦免了刘病已,这个在监牢里生活了七八年的皇孙终于回归皇室,由祖母的娘家来抚养,并改名刘询。
但是刘询之后的生活并不算幸福,因为自己爷爷曾经犯下过大错,父亲母亲都已过世,没有任何可以依傍的亲人,这个皇孙除了身份以外,并没有任何长处让其他皇亲国戚想要巴结。
即使到了婚龄,京中也没有达官贵人愿意将女儿下嫁给刘询,许平君,则是刘询为自己定下的明媒正娶的妻子,许平君家境一般,父亲还曾经因为犯过错被劳改过。
但是他们一家给了刘询最温暖的关怀和真心,哪怕当时的刘询仍在狱中,他们也真心相待,这样的患难情,给自小无依的刘询莫大的温暖。
图片:许平君剧照
结婚之后,刘询和许平君就如同寻常夫妻,度过了一段相当平淡但幸福的生活,可是正当他们其乐融融的时候,命运再次开了个玩笑,他们的生活掀起了大风浪。
当时的权臣霍光废黜了荒淫的刘贺,正在为下一个继任者头疼的时候,邴吉再一次提到了刘询,这一次,霍光认真了,对于霍光而言,刘询是一个极好的皇帝人选。
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嫡亲皇孙,对外好交差,另外,刘询没有任何亲戚可依傍,太好拿捏了,于是,刘询就这样走到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汉宣帝。
但让霍光没有想到的是,他以为好拿捏的刘询,在日后其实是个不好碰的钉子,韬光养晦继位后,成为汉朝的又一任英主。
二、汉宣帝的太子心结
汉宣帝登基之后,在霍光一家子的打压下,连自己的正妻许平君都保不住,汉宣帝将这些屈辱都化成了力量,哪怕他性格中也有怯弱的一面,在政治上依然养成了高压的手段。
在霍光死后,保证了自己皇帝统一天下的地位,但在立太子上,却成了他永远的心结,为什么汉宣帝会对自己立的太子刘奭说出“乱我汉家者,太子也”这样的话?
既然他是个英主,又了解刘奭并不是一个好皇帝的人选,为何不换掉这个太子呢?其实,汉宣帝对于刘奭这个太子不满,又不换还是有很多原因。
图片:刘病已上朝剧照
1、刘奭本身的不足
刘奭出生之后就在一个安稳富足的环境下长大,加之太子身份,所有人都对他谦卑有礼,没有经过风雨的锤炼,让刘奭偏于理想化,对于现实的残酷更加缺乏认识度。
再加上刘奭喜欢儒学,耳根子软,追求仁政,最后成了宦官拿捏在手的傀儡皇帝,汉宣帝的担忧不是没有缘由的,他看出了刘奭的问题,可种种原因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撤换太子。
2、正妻情感的牵绊
首要原因是来自对于正妻许平君的情感纠葛,这和康熙皇帝有点相似,刘奭是许平君唯一的儿子,汉宣帝立许平君为后,立刘奭为太子。
与其说这是他对许平君这患难之妻最大的情感安慰,还不如说这是汉宣帝能够宣誓自己权威最好的方式,因为这份最淳朴真挚的情感,汉宣帝仿佛给自己下了一个道德枷锁,哪怕了解刘奭无法负起重任,也没有换掉这个太子。
图片:汉宣帝与正妻许平君剧照
3、立嫡立长的规则
作为英主,汉宣帝有一点拿捏得很清楚,“太子稳及根本”,这是很多皇帝没有认识到的大问题,汉宣帝却很明白。帝王家在立太子的时候,注重一点:立嫡立长,这是最不容易出现争议的方式。
所以,汉宣帝一直把握这个规则,哪怕自己的小儿子刘钦看上去比刘奭更符合做一位君王,他也没有轻易去动摇这个根本,当然,汉宣帝之所以说出“乱我汉家,太子也”这样的话,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情绪上的宣泄。
爷爷奶奶疼大孙,爸爸妈妈宠小儿,这是人之常情,作为长子,汉宣帝对于刘奭寄予厚望,肯定会更加严厉,但是刘钦则不同,刘钦出生的时候,汉宣帝的帝位已经稳固,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和小儿子相处,情感上肯定会更加亲昵。
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刘奭有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汉宣帝情感上会更加排斥抵触,说出的话自然宣泄的成分就多了些。
图片:小儿子刘钦与刘奭剧照
小结:汉室王朝之所以覆灭,和后续几任不作为的皇帝息息相关,当然,苗头是从刘奭开始的,可是如果将这个汉朝的灭亡归咎于刘奭身上,或者归咎于汉宣帝不换太子这个原因上,就有些以偏概全了。
毕竟,没有一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好,而刘奭性格上的弱点也是自小形成,如果能够远奸臣近贤臣,相信刘奭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公元前33年夏,长安未央宫中,42岁的汉元帝刘奭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以多才多艺著称的皇帝,在位16年间因宠信宦官、放任外戚,将西汉王朝从“昭宣之治”的巅...
刘骜 刘奭 2025-08-08 汉元帝是昏君吗?——从治国方略与历史影响看西汉转折之君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作为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其统治时期被后世视为西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他是否堪称“昏君”?需从其治国理念、政治实践与历史影响三方面综...
刘奭 2025-07-23 汉元帝刘奭:儒雅与昏聩交织的西汉转折之君作为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的统治时期恰似一柄双刃剑:他以儒术重塑朝堂文化,却因优柔寡断导致宦官专权;他促成昭君出塞换得边境和平,却因...
刘奭 2025-07-22 邛成太后与刘奭的后宫棋局:一场关乎皇权存续的联姻博弈西汉元帝刘奭的后宫,在邛成太后王氏的操持下,上演着一场场关乎皇权存续的联姻博弈。这位以"无子而谨"被汉宣帝选中的皇后,通过为...
刘奭 2025-04-30 汉成帝刘骜:汉元帝刘奭与王政君之子在西汉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汉成帝刘骜作为第十二位皇帝,其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身份,更是与西汉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那么,汉成帝刘骜究竟是谁的儿子呢?让我们一...
刘骜 刘奭 2025-04-03 汉元帝:一位性格复杂的历史人物汉元帝刘奭,作为西汉的第十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标志着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他的一生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既有多才多艺、善史书、通音律的一面,也有性格优柔...
刘奭 2025-02-21 汉宣帝对太子刘奭的评价:败家子之谜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朝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汉宣帝作为一位杰出的皇帝,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治国理念赢得了人民的广泛赞誉。然而,在他对太子刘奭的评...
刘奭 2024-10-10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位影响深远的皇后汉元帝刘奭,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皇帝,他的皇后王政君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人物。王政君的一生与汉代的政治紧密相连,她不仅是汉元帝的皇后,还是后来的汉成帝和汉哀帝的...
刘奭 2024-08-02 冯媛太后:西汉末期的女性权力者与她的生命历程冯媛太后,原名冯媛,是中国历史上西汉时期的女性政治人物。她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冯媛太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年龄和生命历程同样引人关注。冯...
刘骜 刘奭 2024-07-31 王政君:西汉末代皇后与外戚势力的崛起王政君,一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名字。她不仅是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更是西汉末期外戚掌权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了权力的斗争和家族的荣耀,最...
刘奭 2024-05-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