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初年,有一位汉人官员深得忽必烈器重,他在朝中以正直廉洁、敢于直谏朝政出名,这个人就是叶李。叶李生于南宋末年,他从小好学,长大后希望能为国效力,可是后来却遭到奸人贾似道陷害,导致一度被流放。到了元朝时期,叶李顺利出仕,为官六年便担任丞相一职,忽必烈非常赏识叶李,觉得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官。下面就和大家讲讲有关叶李的故事,看看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厓山之役,南宋落幕。在灭宋过程中,南宋沿江州郡大小文武将吏争先恐后投降元朝,苟且偷生,贪图富贵,“可羞可恶之状百出”,忽必烈十分不喜欢这些不效忠宋室的行为,但也十分爱惜人才。闻江南名士叶李、赵孟藡之名,令降元的程钜夫“求贤于江南”。
程钜夫不辱使命,还荐举了赵孟頫、万一鹗、张伯淳等名士。
叶李,字太白,一字舜玉,杭州富阳庆护里人,自小聪明绝顶,生性耿直。二十岁时入太学读书。
蒙哥汗时期三路伐宋,忽必烈率东路军攻宋鄂州,南宋以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率军援鄂州,这个贾似道私下派使者议和,表示愿以长江为界,年奉岁币银绢二十万。
恰在此时,忽必烈闻蒙哥汗去世,决定退兵,见宋方派来议和使者,顺坡下驴,派学士赵璧与宋方谈判,并嘱咐说:“你登城后,注意我的帅旗。大旗一动,你要速归。”
赵璧在与宋方谈判的过程中,望见忽必烈帅旗移动,知道蒙古大军开始撤离,便说:“待他日复议,我回营禀命。”
贾似道见蒙古人马解围而去,上奏朝廷为自己请功,说是鄂州大捷,欺骗宋理宗。
宋理宗闻知,龙颜大喜,进贾似道少师,封卫国公,并手诏褒奖:“贾似道为吾股肱之臣,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叶李与国子监的同舍生康棣等八十三人,伏阙上书,抨击贾似道专权误国,其中有“三光舛错,宰执之愆。似道缪司台鼎,变乱纪纲,毒害生灵,神人共怒,以干天谴”等语。
这贾似道权倾上下,十分恼怒,得知这上书的文字出自叶李之手,便唆使其党羽临安府尹刘良贵等人诬告叶李僭用泥金饰斋匾不法,下狱审理之后,遭黥流放岭南漳州。
后来贾似道倒台,也被流放岭南,而叶李蒙恩得获释放回,恰与贾似道相遇于途中,叶李写词讥讽:
君来路,吾归路,来来去去何时住?公田关子竟何如,国事当时谁汝误?雷州户,崖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外。
南宋灭亡,叶李隐居富春山中,而他力诋奸相贾似道的消息,不胫而走,蒙元江淮行省及宣抚司、行御史台敬佩叶李,争相召聘他,都被他拒绝。
忽必烈当年在鄂州前线与贾似道对垒,深知贾似道为人,由于蒙哥汗去世,主动退兵,成就了贾似道“再造之功”,自然对此事十分挂心,叶李攻击贾似道的奏章中有:“前年之师,适有天幸,克成厥勋!”也就是说:前年鄂州前线,是天幸蒙古人马主动撤兵,才保住宋朝半壁江山之功。
忽必烈令人念给他听,拊掌赞叹,欣赏叶李的人品与才华。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御史大夫相威主持江南行御史台工作,奉旨寻访隐逸之名士,当报上来时,忽必烈看到叶李的名字,非常地高兴,立马授予叶李奉训大夫、浙西道儒学提举。
叶李听说后,本想逃逸不仕。恰在这时,右丞相安童派人送来一封书信,叶李打开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在宋,以忠言傥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番心,以报殊遇”。叶李看了,思考一番,欣然醒悟,向北拜谢忽必烈的圣恩,接受了任命。
到了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程钜夫奉旨从江南携叶李北上大都,忽必烈闻叶李来了,令集贤院大学士阿儿浑撒里把叶李安置在集贤院馆舍,让阿儿浑撒里等人陪着。
他日,忽必烈在披香殿召见叶李,一见如故,说:“卿远来良苦。”叶李感谢忽必烈知遇之恩。
忽必烈又说:“卿嚮时讼似道书,朕尝识之。”特意赐坐锡宴,命其五日一次入宫中议事,可见对叶李十分礼待。
叶李也就针对时弊,给忽必烈提出许多重要建议,忽必烈也几乎言听计从,大部分采纳,可见,忽必烈是叶李的知音。
比如: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以来,各道儒学提举司因减冗官被撤消,叶李上奏说:“各道儒学提举司及郡教授,实风化所系,不宜罢。请复立提举司,专提调学官,课诸生,讲明治道。”
忽必烈欣然采纳其意见,恢复了江淮十一道儒学提举司。
当年东道宗王乃颜叛乱,忽必烈亲征,所用统兵将校大多是蒙古人,然而两军阵前,相互立马收戈,呼兄称弟,这根本不象打仗,令忽必烈十分忧虑。
叶李秘密启奏:“兵贵奇,不贵众,临阵当以计取。彼既亲昵,谁肯尽力,徒费陛下粮饷,四方转输甚劳。臣请用汉军列前步战,而联大车断其后,以示死斗。彼尝玩我,必不设备,我以大众踣之,无不胜矣。”
忽必烈听了,十分赞同,按叶李说的布置,大胜乃颜叛军。通过这件事,忽必烈更加认为叶李有奇才,每次朝见大臣结束后,习惯性地留下叶李,讨论一番政事。
忽必烈复立尚书省,欲授叶李为左丞。
叶李坚决推辞,理由是“论臣资格,未宜遽至此。”自己的资历不能胜任呀!
从来都是臣僚争官逐利,叶李这是难得的境界呀。
忽必烈说:“商起伊尹,周举太公,岂循格耶!尚书系天下轻重,朕以烦卿,卿其勿辞。”
叶李腿不太好,患有关节炎之类,走路不太方便,这忽必烈就有类似的足疾,便特赐给叶李两辆车,一大一小,这小车特批准许驶入大内,派人扶叶李上殿,可见忽必烈对叶李是多么尝识与关照。
某日,叶李的关节炎疼得厉害,无法上朝,忽必烈需要廷议大事,就用自己的御用五龙车把叶李接来(叶李的孙子叶以道曾收藏一幅《应召图》,图中忽必烈乘舆“五龙车”上端坐一个老头,那老头就是叶李),殿上赐座,咨询国事。
凡有军国大事,忽必烈习惯地问:“曾与蛮子秀才商量否?”
“蛮子秀才”,是忽必烈对叶李的昵称,当时人们习惯于叫南宋汉人为“南人”或“南蛮子”。
有一次,忽必烈心血来潮,想把赵宋宗室以及江南大姓显族都迁徙到北方来,以消除隐患。
叶李劝阻说:“宋已归命,其民安于田里。今无故闻徙,必将疑惧,万一有奸人乘衅,非国之利也。”由之,忽必烈打消了这个念头。
叶李与当时的权臣尚书右丞相桑哥关系非同一般,桑哥罢相被杀(桑哥吐蕃噶洛部落人,通晓蒙古、汉、畏兀儿、藏等多种语言,善理财,而得到忽必烈重用。得势当权后,卖官鬻爵,接受贿赂,劣迹昭彰,专横跋扈,引起众多官僚贵族的强烈不满,大家先后举报桑哥的不法行为,忽必烈下令逮捕下狱后处死),牵扯了许多人,叶李知进退,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南归被打准。
当时扬州儒学正李淦上书检举叶李的罪行,“宜斩叶李,以谢天下。”
所列举的罪状大多夸大其辞,忽必烈看了说:“叶李廉介刚直,朕所素知者,宁有是耶!”看来,忽必烈对叶李是十分了解的,这其中许多罪状都是桑哥所为。
此时叶李南归,到达临清时,忽必烈派来的使臣赶到,召叶李回京,重新担任中书省平章,叶李上表力辞,返回江南不久就去世。
对于叶李,后世褒贬不一,清乾隆皇帝说:“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
乾隆皇帝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评价叶李等人,弘扬所谓的忠诚不贰,还把一些降满清的洪承畴等人打入《贰臣传》。
自古而今,都强调文人风骨,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
叶李在南宋灭亡后选择隐居,后出仕元朝,说其无耻变节,有些言重。他生于南宋末,被奸臣贾似道迫害,冤屈被贬,报国无门,仕元为官清明廉正,做了许多有益于南宋遗民的事情,还是值得称道的。
作者:陈二虎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长河中,方腊与方国珍两位农民起义领袖的名字如星辰般闪耀。前者以摩尼教为旗帜掀起北宋末年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后者则在元末乱世中割据浙东二十余载...
方国珍 2025-09-24 拔都为何放弃蒙古大汗之位:权力博弈中的现实抉择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蒙古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贵由的权力之路与历史定位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始终与黄金家族的内部博弈紧密相连。作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汗长子,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的继位过程充满戏剧性,其短暂统治更折射...
元定宗贵由评价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