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在金庸的这部作品中有着这么一个桥段:元朝的郡主赵敏心一直心系张无忌,好几次胳膊肘往外拐。其父亲汝阳王也是很无奈,于是便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反贼好说,无非就是招安,但问题是,张无忌是个汉人。这种理由基本上就是从根本上掐死了张无忌翻身当郡马的可能性了,毕竟连习得了“乾坤大挪移”也无法改变自己作为汉人的血脉。
金庸老爷子这一桥段的创作背景,并不陌生,早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我们就曾接触到元朝的四等人制度:第一类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类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尔人等;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也就是南朝汉人。
每当看到这一段,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难免气鼓鼓:活该蒙元该灭!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事,咱们得从元朝遗老说起。
从1271年到1368年,蒙元一共存续了97年。按说蒙元是典型的异族统治,在它灭亡之后,长期被压抑在社会底层的汉人,应该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载歌载舞谢朱明”,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元末潮州路总管王翰,是个血统百分百的汉人,可是在国破家亡之后,怀着“报国每惭孙武策,匡时空草贾生书”的悲愤之情四处逃亡,最后甚至宁肯自杀也不事二主,留下了“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了却君亲恩”的诗篇。
有人说,你王翰吃了人老元家的饭,那感念恩德也算正常。
可是元代诗人戴良,却是个的彻头彻尾贫下中农,蒙元灭亡后,这哥们也对大元朝念念不忘:“风尘澒洞遗黎老,草木凋伤故国秋”。后来朱元璋找他出山做官,这哥们不从,居然死在狱中。
而王翰、戴良也不是个例,此外还有“故国情深,遗老愁重”的郑玉、张昱、周霆震等人,他们也对覆亡的蒙元,念念不忘。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王逢。
咱文章开头提到的赵敏父亲汝阳王,名字叫做察罕帖木儿,他在《倚天屠龙记》中是被周芷若刺杀身亡,而在真实历史上他也确实是被刺杀而死的,听闻他的死讯,王逢悲切地写道:“寻闻盗杀李上公,穷旅孤臣泪沾衣”(察罕帖木儿汉姓李)。
后来听说元幼主之子北归,他又写诗:“火流南斗紫垣虚,芳草王孙思怆如。”而对朱元璋,即便到了洪武十几年,王逢还一直称其为“南朝天子”(南朝天子许谢病,窃长木石仪鸾园)。
读史至此,难免令人生疑: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蒙元四等人”,难不成都有受虐倾向?
这,咱就得好好说说蒙元的“四等人制”了。
首先得说名字奇奇怪怪的色目人,这色目人并不是蒙元首创,而是“各色名目之人”的简称,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取“以其色目非一,故云之类”之意。
换句话说,色目人这个词,是个妥妥的汉语词汇。
而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凡是长相和中原汉人不一样的,基本都属于色目人范畴。那么在当年,长相和汉人不太一样的蒙古人,是不是也属于色目人范畴呢?
还真是,在《至正金陵新志》中,所谓的“国族”蒙古人被划归色目。《元典章》中,也有“除汉儿高丽蛮子人外俱色目人”的记载。
众所周知,蒙元帝国疆域广阔,辖区内的人口众多,民族成分自然非常复杂,那么按照聚居区域和长相对人口进行划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信你看,我们新中国,不也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吗?
那么,蒙元的民族怎么分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尽管为了方便统治,蒙元非常重视民族划分,但是,它的民族划分非常混乱,并不统一。
比如:成书较早的《大德南海志》中,户籍按照是否从事宗教活动划分为普通户和僧道户,普通户中再按民族来源分为南人户和北人户。
而在成书较晚的《至顺镇江志》中,民族划分则大体分为:汉人、蒙古、畏兀儿、回回等。
这么说吧,在蒙元帝国的户籍管理中,民族分类、职业分类都有,但真要说分等划级,起码在元朝的官方文献里,是没有的。
那么“四等人”制就是完全的空穴来风吗?也不尽然。
这就要说归属感和政治参与度两个问题了。
这所谓的归属感就像牵着风筝的那根线,即便放在今天,媳妇出嫁几十年,很多人还是觉得自己娘家亲,这就是扎在人性根里的归属感。
这一点,代入到当时南方人和北方人身上,尤其明显:
自从1234年金国灭亡之后,南宋和蒙古帝国又对峙了一百多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活在北方的各色人等,已经统统归于蒙古之下,甭管是回回、契丹,还是女真、汉人,他们统统可以称之为北人。
相处一百多年,北人的心理特征,相比南宋治下的人群,自然是更有归属感。
再看政治参与度问题,这就要说蒙元的政治蛋糕的划分法则了。和宋朝科举为主不同,蒙元一开始是没有科举制的,而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也叫“怯薛歹”制,一句话:想当官,看出身!
“怯薛歹”是元朝高官的主要来源,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蒙元开国元戎的二代们,在这其中,汉人比例少,也能占到40%,当然这些汉人也主要是北方的汉族大族,比如顺天张氏、真定史氏、东平严氏、巩昌汪氏、西京刘氏等等。
这些汉族,往往是从辽、金时期就世代生活在北方。
当然,蒙元也不是完全杜绝科举,但搞得确实少:直到1315年(仁宗延佑二年)才开办科举,直至元朝灭亡,也只曾举办约十次,共取试一千余人。一千余人,这数字,和录取数量庞大的宋朝(一次取试五六百),那是完全不能比。
总之,无论“怯薛歹”还是科举,南方汉人都很难享受优惠,这自然会让人感觉被当成二等公民,元朝在搞民族歧视!
当时汉人普遍抱怨的是“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其实说的是政治参与内外有别,而并不是民族地位的高低。
当然,如果普通的汉人和普通的蒙古人发生争执,官方还是相对偏袒蒙古人。
不过,政治问题最终还是会影响民族情绪,元末的农民起义首先从南方大爆发,与蒙元的“切蛋糕”也不无关系!
但即便是干掉蒙元的朱明,在各种文献中,也没明确说蒙元的“四等人”制。那么,到底是谁发明了“等级森严”的“四等人”体系呢?
这得先说“三等人”体系,1915年,日本蒙元史学家箭内亘在《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中,首次真正提出元代实行“三等人制度”。
后来,最早出自清末屠寄的《蒙兀儿史记》:“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母人、曰汉人、曰南人。”再后来魏源在《元史新编》中也引用了这种说法。
在大家都突然“认同”蒙元“四等人”的前提下,曾经的政治划分,就逐渐成了蒙元社会人的标签。
再加上清末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思潮,蒙元“四等人”就更加自然地成为了广泛共识,甚至连钱穆先生都信以为真。
那元朝的国祚为何这么短?
跟元朝并立的四大汗国都先后被当地文化同化,契丹、金朝国祚够长,也是不同程度的汉化。
无论从内外经验来看,元朝的国祚这样短,很明显是没有入乡随俗,僧道户高于文人士大夫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与其从民族成份来探讨元朝的失败,还不如从职业背景来入手,更加客观。
成吉思汗(1162-1227年)的军事征服横跨欧亚大陆,但其战略重心始终未完全倾注于南宋。这一选择并非“避战”,而是地理环境、战略优先级与时代局限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8 也速该:蒙古英雄的短暂一生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也速该这个名字或许不如成吉思汗那般如雷贯耳,但他作为成吉思汗的父亲,对蒙古帝国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位英勇的蒙古首领的生命...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4 刘秉忠并未帮阿里不哥,实为忽必烈重要谋士在蒙古帝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刘秉忠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但他并非如问题所提及的帮助阿里不哥,而是坚定地站在了忽必烈一方,为忽必烈建立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刘...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4-23 察哈台与术赤:蒙元雄杰的实力之争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成吉思汗的众多儿子皆为杰出人物,其中察哈台与术赤更是以其卓越才能和非凡功绩备受瞩目。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展现出独特魅力,关于谁更厉...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3 速不台:纵横欧亚的征战传奇在人类军事史上,有一位将领的征战足迹跨越了广袤的欧亚大陆,其征战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他就是蒙古帝国的杰出军事统帅速不台。早期崛起: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速不台出生于...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1 博尔术:成吉思汗麾下地位超然的元勋在波澜壮阔的蒙古帝国崛起历程中,成吉思汗麾下猛将如云,而博尔术犹如一颗最为耀眼的星辰,地位超然。他的地位之高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少年结缘,奠定...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6 成吉思汗陵:千年谜团仍未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吉思汗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他率领蒙古铁骑征战亚欧,建立了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地中海沿岸、南抵印度河流域的庞大帝国,其影响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然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6 蒙古长子西征:铁蹄踏出的传奇征程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04-15 蒙古西征之谜:探寻草原帝国的扩张动因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帝国的西征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这个源自草原的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领导下,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横扫欧亚大陆,将版图扩展至前所未有的广...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4 元英宗:是昏君之殇,亦是明君之憾在元朝历史的长河中,元英宗硕德八剌宛如一颗流星,短暂而耀眼。他在位时间虽短,却因“南坡之变”的悲剧结局,在后世评价中争议不断,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成为了一个值得...
硕德八剌 2025-04-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