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开放、鼎盛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格言,励精图治,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段时期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历史上将这段时期成为“贞观之治”。虽然唐太宗是一位明主,但是皇家内部的政治斗争,是很难避免的。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道理。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位女儿。但是他的儿子中才能、谋略出众的不多。李承乾、李治、李恪都是当时太子之位的热门人选。李承乾十分聪颖彪悍,但后来因谋反不得善终。剩下李治与李恪也是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
这场内斗也随着李恪自缢而结束。结局大家都知道,李治顺利成为太子,后来继位成为皇帝。而李恪临终前怒下诅咒,且过了不久诅咒竟然应验,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01
生平往事
李恪的出身并不低微,他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孩子,他的外祖父来头也不小——隋炀帝杨广。他的母亲杨妃正是杨广的女儿,前朝的公主。由于血统高贵,李恪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长沙郡王,五年后又被封为汉中郡王。从小被优待的李恪并没有形成贵族的骄矜、傲慢的性格,相反他十分平易近人。
成年后的李恪,不仅聪慧,还十分勤勉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对兵法谋略的掌握也非常娴熟。有时候他在书房里认真读书,侍从放在桌子上的茶凉了好几次,换了好几次,而他都不曾发觉。如此优秀的人才也深得唐太宗的器重。公元六三四年,他被皇上任命为益州大都督,但皇上下旨时即告知他不需赴任,只是作为一名亲王挂名而已。
在这之前,这种情况是从未有过的。这足以看出皇上对他的厚爱以及器重。毛主席曾评价李恪为“天之英才”。奈何天妒英才,如此优秀的人却在皇家斗争中被伤得体无完肤,最终落得自尽的下场。
02

被迫自缢
在李承乾谋反事件之后,李治与李恪便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大臣们也都纷纷站队,希望在唐太宗百年之后,自己能有一个稳定的靠山。而唐代著名的大臣长孙无忌就是李治坚定的支持者。在这场内斗中,长孙无忌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所以他与李治的关系十分密切。
长孙无忌既是朝廷的官员,又是皇亲国戚,故而唐太宗对他十分信任,还将修律的重任交给他。当时唐太宗认为李治的性格过于软弱,优柔寡断,不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因此想把太子之位传给李恪。此时长孙无忌却强烈反对,并表示李治虽然性格软弱,却能够体察民情,体谅百姓的疾苦。
正是这番话改变了唐太宗的主意。随后李治便稳坐太子之位,但是长孙无忌的心里却开始生出忌惮,李恪的存在对李治一党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于是一场阴谋随即开始酝酿。公元六五三年,高阳公主被揭发谋反,长孙无忌便在这个关键时候指示官员房遗直指控李恪谋反。就这样,在案情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李恪自尽了,用的是三尺白绫。那时他只有三十四岁。
03
立下毒咒
而李恪的弟弟李愔也难逃死亡的结局。长孙无忌为了斩草除根,连李恪的弟弟李愔也划为李恪同党,将之一并害死。可是李愔从小才能并不出众,可以说是众皇子众十分普通的存在,即便他对李治登基并无妨碍,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让李恪的内心更加愤愤不平。
李恪心中明白自己在如此情境之下难逃一死,但是他对长孙无忌的恨意却不能消减分毫。就像窦娥含冤时毒咒发誓的那样,李恪死前也表达了自己对长孙一族的怨恨,他希望祖宗保佑,帮他平冤昭雪,他希望在他死后,长孙一族就如江河日下,再也不能崛起。尽管此时长孙家族依旧位高权重。

但是“功高震主”是所有历史故事里难免的结局。位高权重之人,说话办事难免倨傲不已,再加上当时武则天暗中图谋皇位,明里暗里调拨李治和长孙无忌的关系,李治开始慢慢疏远长孙家族。后来长孙无忌被流放,长孙家族也流放的流放,赐死的赐死,果真如李恪所言,江河日下了。
而李恪究竟有没有参与谋反呢?显然是没有的。武则天成为皇帝后,曾为李恪一案平反。从李恪的性格来分析,他遇事沉着冷静,又果敢坚毅,是一个非常有决断力的人,绝对不会犯糊涂去参与谋反。加上史书上记载,长孙无忌性格十分阴险,且心胸狭隘,并且李恪与高阳公主一党私交并不深刻。
综上一切因素,可以得见,李恪并没有参与到谋反当中。也就是说,李恪果真是被冤枉的。而长孙无忌家族的覆灭,也是他们咎由自取,害人终害己,这不仅仅是所谓的“现世报”,还是历史中不可逆的潮流。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