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沙俄,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了,在历史上一个以“扩张之时”的沙俄。为了能够得到垂涎多年的领土,1911年俄国趁着我国内部爆发辛亥革命之际导演了外蒙古“独立”的丑剧。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俄国虽然制造了蒙古脱离中国的事实,但却拒绝其名义上的独立,而且还拒绝了当时内外蒙古合并的要求。
纵观沙俄的整个行为,让人不禁迷惑起来!我们大致估算一下,蒙古国的领土有156.65万平方公里,比当时战败国日本失去5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多312倍,各种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更是无比的充裕富厚。如果沙俄促使外蒙独立,并将其划入自己的领土不是更好吗?

在我们搞明白沙俄的操作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自古以来都被划入我国的“外蒙古”。关于“蒙古”一词,原是来源于我国蒙古东北部地区一个曾被叫做“蒙兀室韦”的部落,后来才从部落的称呼慢慢演变成蒙古族生息繁衍的地名。
不可否认的是,自古以来,外蒙古就是我国的领土,我国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就在这个地方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到了蒙古族兴起以后,这里便成为了我国蒙古民族活动的主要地区。
其实在最早的时候,蒙古并没有内、外的说法,“外蒙古”这个称谓最早出现于1631年,是清政府用来称呼和它有结盟关系的并且长期生活在蒙古地区的蒙古诸部,其“外”为“边外”之意,清政府通过编制扎萨克来安置这些与其建立结盟的蒙古各部。
随着满清政权的巩固,盟旗制度在蒙古地区的推行越来越完善,扎萨克旗也有了内、外之分。其中漠南蒙古各扎萨克旗归内扎萨克旗管理,称“内藩蒙古”,而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各扎萨克旗均归外扎萨克旗,称“外藩蒙古”。于是,“内蒙古”、“外蒙古”开始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行政名词和地域名词。

纵观整个历史进程,沙俄从未间断对外蒙古肆意的侵略。
虽然沙俄开始只是一个地处欧洲的国家,和中国根本就不相邻,但随着从16世纪开始的不断扩张,沙俄迅速发展建立成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当沙俄的东扩势力延伸到西伯利亚地区后,便将侵略目标转向蒙古地区。
早在1688年沙俄就极力拉拢准格尔部改入俄籍,并积极策动准格尔突袭土谢图汗部,进兵外蒙古,逼迫外蒙古向其臣服。虽然清政府极力劝诫葛尔丹退兵,但并没有改变噶尔丹的态度,反而更加在漠北驰骋肆虐。
而此时,清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召开会议,经过交涉之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之间的东段边境线。根据《尼布楚条约》的相关规定,沙俄夺取了清政府喀尔喀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大面积土地。
虽然已划定双方边界,但是贪婪成性的沙俄并没有就此罢手,反而继续支持葛尔丹南犯。1697年,康熙帝亲自带兵征讨葛尔丹,将其全部歼灭。为了防止沙俄对外蒙古的进一步侵略,清政府一再照会俄方商议划定中俄中段边界事宜。
为了更多的蚕食我国蒙古地区,沙俄竭力推迟边界划定。直到1727年为止,中俄双方先后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虽然正式划定了中俄双方的中段边界,并确认了外蒙古是属于中国的,但沙俄也通过这两个条约在领土、商业上获得了众多利益。
而后又在1901年2月,沙俄外交大臣拉姆多夫交给清朝驻俄公使杨儒的“交收东三省条约”草约中,提出了独占外蒙古地区的矿山、铁路及其他利益的要求。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后,更是加紧了对外蒙古的侵略。

虽然清王朝一直处于退让状态,但是在早期时,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国富兵强的状态,还是能有效地抵御沙俄入侵,使得其锋芒有所收敛。但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使得沙俄意识到了清朝政府的软弱可欺,由此开始进行更加肆无忌惮的侵占掠夺。
但是外蒙古作为我国北疆的大门,是保障腹地安全的北方天然屏障。一旦失去,沙俄便可以它为战略基地,对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三面构成威胁,因此,面对沙俄对外蒙古的入侵,清政府不得不改变旧制实行“新政”来加强对外蒙古的统治以巩固边疆。
比如在1909年,三多被任命为库伦办事大臣,便开始积极组织实施“新政”,大致有以下几点内容:
设立军备处,筹练新军,为了补贴练兵费用,还将金矿的税收近20万两白银,全部充公。
设立卫生局,治疗各种疾病,并设立食药局和戒烟所作为其分支机构。
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还曾从众多学生里选出6名,送入俄国领事馆的学校学习俄语。
开放蒙地,招民垦荒。为了筹措战后的巨额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废除之前对外蒙古的封禁政策,开放外蒙古的土地资源来征收税款。
除了上述四点外,在仅仅两年内,三多就在库伦先后开办了包括宪政储备处、交涉局、商务调查局、实业调查局等在内的20多个机构单位,并且新增大批官员。
“新政”的实施也对外蒙古当地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阻碍了沙俄在外蒙古地区疯狂的侵略扩张。然而就总体而言,“新政”的实施却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新政”的实施加大了当地贫苦百姓的负担,此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外蒙古上层王公、贵族和喇嘛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了部分外蒙古人的离心倾向。种种行为的出现,为沙俄策划外蒙古“独立”创造了条件。

外蒙古迎来的第一次真正的独立机会,便是国内的辛亥革命爆发。
在辛亥革命初期,内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不言而喻,这种独立实际上是脱离清朝的统治,而不是自立于世界。而有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烙印的辛亥革命对边疆政治的冲击更是显而易见,其实质是剔除东北、内外蒙古、新疆与西藏、在内地十八个省恢复汉人地盘。
总的来说,如果内地的独立是为了脱离清政府,而边疆的“独立”则意味着脱离中国。于是,在沙俄的积极煽动下,外蒙古开始了“独立”之路。为了换取扶助与保护,外蒙还私自与沙俄签订《俄蒙协约》及《商务专条》,给予沙俄开矿、铁路、经济通商等各种特权。
这些行为对当时的我国政府来说,自是无法忍受的。袁世凯政府在安抚政策不见成效时,便决定用武力方式来逼迫外蒙古当局放弃“独立”。而当时库伦政府关押了一直反对“独立”的图盟墨尔根王,也为袁世凯政府出兵外蒙古提供了借口。
但此举遭到了沙俄的极力反对,并威胁到,如果袁世凯政府派兵出战外蒙古,俄国也会武力介入。随即沙俄便派出三个连的部队,占领了科布多城。在沙俄政府的逼迫下,袁世凯政府只能调整政策,暂时搁置出兵外蒙古的计划。
然而,虽然沙俄步步紧逼中国政府,但是其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出支持外蒙独立的行为,由此也就回到了文章开头我们所提出的疑问,为何沙俄不直接促成外蒙独立呢?
究其原因在于,如果沙俄公开支持外蒙古的独立,就等于向国际宣布沙俄促成并支持中国分裂,这明显违背了列强之间达成的不肢解中国的协定。此外,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定不会甘心沙俄独占外蒙古,这便威胁到了沙俄自身的利益。
因此,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俄国而言,外蒙独立都无法发展成沙俄所希望的“对我们有利的性质”。为此,俄国采取了“舍名求实”的低调政策。他将自己定位为蒙古问题的调停者和外蒙自治的保证人,要求中国方面不在蒙古驻扎军队,不向蒙地移民,不在蒙古设置行政机构,与此相应,蒙人承认中国的宗主权。
这样,中方虽在名义上保留了对外蒙的“宗主权”,而沙俄却在实际上控制了外蒙。于是,在多次谈判下,中俄蒙三方于1915年6月7日在恰克图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协约》。外蒙古的第一次“独立”最后以“自治”收场。

如果你以为“自治”是结局,那可就严重低估了沙俄的野心。
外蒙形势发生转变是在沙俄爆发十月革命后,随着沙俄在外蒙的势力大幅削弱,外蒙的“自治”也失去了靠山。俄国白党在日本的支持下盘踞大乌里、赤塔一带,企图侵占外蒙,建立包括内、外蒙古、呼伦贝尔、唐努乌梁海等在内的“大蒙古国”。
苏俄红军方面,也力图剿灭白匪,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鉴于其外蒙势力薄弱,便邀请了北京政府派兵进驻,于是,北洋政府也趁机派徐树铮率兵进入库伦,以图收复外蒙主权。在此种情况下,外蒙古成了苏俄内乱延续的竞技场。
在夹缝中生存的外蒙,为了寻求中国的保护,于1919年11月17日,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蒙古全境归还中国。22日徐世昌顺势颁布大总统令,取消外蒙古自治,废除1915年中俄蒙协定。
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忙于军阀混战,外蒙古“ 独立”的势力乘势抬头。随着俄国白党在日本的支援下攻陷库伦、拥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重登汗位后,外蒙再次宣布“独立”,以此建立了“大蒙古帝国”。
1924年,蒙古活佛圆寂,苏联正式改组“蒙古独立国”为蒙古人民共和国。虽然,我国仍按旧例不予承认,但此时的国民政府正是北伐之际,根本无暇顾及外蒙。而后,随着“中东路事件”的发生,中苏关系也彻底断绝。
直到“九·一八”事变后,为应对共同的敌人—日本,中苏于1932年12月恢复外交关系。由于国民党政府需要苏联的援助,因此在外蒙问题上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沉默和容忍的态度。于是,随着对外蒙问题的一拖再拖,苏联控制外蒙俨然已成为定局。

1945年2月,关于结束二战的雅尔塔会议召开,外蒙问题再次摆上谈判桌。然而此时的外蒙问题已经不再是中苏两国的问题,而成为美、英等国为与苏联尽早结束战争,谈判、分配战后格局的一个筹码。
一方面美国希望苏联能够尽早对日宣战以减轻美军压力,另一方面苏联则希望利用外交手段使外蒙古独立合法化确保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于是,双方不惜出卖中国的主权利益,对蒋介石政府施以重压。
国民政府虽然希望保住外蒙,但更担心得罪两大国、失去苏、美的支持。因此,谈判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而后,斯大林更是以自身对国民党、对中共的影响力作为谈判筹码,警告国民党政府最好尽快与其达成协议,蒋介石政府只好让步,并签订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在经中苏两国同意后,外蒙古政府于1945年10月20日在库伦就外蒙古是否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投票结果为97.8%赞成独立,于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国政府只好于1946年1月5日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外蒙的第三次独立,使得它永远脱离了中国版图。
而随着外蒙的失去,不再与中国领土毗连的唐努乌梁海也失去了收复它的有利条件。对外蒙独立的承认,无疑是民国史上—桩令国人震怒、蒙羞的大事件。但究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的中国太过贫穷而无力与列强抗衡,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
自古以来,战争一直都是最残酷的事情,因为只要爆发战争,那么就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20世纪上半页,人类经过人类有史以来最空前浩大的世界大战。在这两次大战期间,每一次战役的爆发,都会...
2024-03-26 普莱德清洗事件爆发原因是什么?在英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内战爆发以后,虽说前线战场在克伦威尔的领导,议会军连连取得胜利,但是议会军后方的军政根据地的内部却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又像第一次内战期间一样,这个时候的议会内部...
2024-03-26 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原因是什么?说起乌克兰和俄罗斯,给人的印象就是冲突不断。曾经因为克里米亚双方爆发过冲突,近期乌克兰又与土耳其签署了合作协议,被认定为对抗俄罗斯。我们都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而且之前都属于苏...
2024-03-26 二战英国本土武装到了什么程度?对于英国人来说,有史以来最难熬的时候恐怕就是1940年到1941年这段时间了,因为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上到国王贵族,下到贫民百姓都在英国的各个地区抓紧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构筑防御工事,...
2024-03-19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其他各国什么反应?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以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三个国家结盟成为了轴心国的法西斯联盟;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并且双方之间还展开了一次空...
2024-03-19 美国独立中国在干嘛 什么朝代公元1607年,明末万历皇帝垂垂老矣,万年的他更加荒诞了,一个劲的拼命压榨百姓,又偏偏在他的统治下国土又多发灾难,民不聊生。而在大西洋的另外一端,英国的军舰抵达了北美洲,正式现在了...
2024-03-18 日本关东军与日本陆军有什么区别?我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时期,这是咱们中华儿女用血与肉所谱写出来的华丽篇章。在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面对日本先进武器,中方牺牲相当严重,在...
2024-03-18 萨达姆与卡扎菲为何不选择逃亡俄罗斯?明英宗统治期间,大明帝国突然遭遇了土木堡之变,军队崩溃,皇帝也被俘了,国将不国。在北京监国的朱祁钰面对皇位的诱惑,他本来是拒绝的,万般无奈之下方才继位称帝,接手大明朝这个烂摊子,可...
2024-03-18 世界五大战争罪人是哪五个?人类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断,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之中,总有些人会被历史记住,永垂不朽。生而为人,那些最好的和最坏的人往往是创造历史的那些人,而平庸的则繁衍了种族。人们歌颂那些为人类...
2024-03-18 英法联军为何不抢故宫只抢圆明园清朝末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城之中,将圆明园洗劫后烧为灰烬。不过大家有没有想干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英法联军已经攻入北京城,而且圆明园与故宫也隔着不远,为何联军只洗劫了圆明园,却...
2024-03-1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