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七年冬,摄政王多尔衮病逝于热河狩猎途中。他的去世,让政权还未稳定的清王朝蒙上了一层阴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帝国该如何转向,王朝该怎样发展,这一切都压在了12岁的小皇帝顺治身上。可此时的他还无法掌握这个国家,清帝国的命运又该交到谁的手里呢?
率先跳出来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作为多尔衮的堂兄,在顺治皇帝登位之时,曾被赋予了和多尔衮同样辅政的权力,但是由于在日后的政治生活当中,多尔衮一家独大,使得济尔哈朗逐渐淡出了帝国的决策圈。
如今,多尔衮的去世,给济尔哈朗的政治生涯带来了转机。同时带来转机的,还有一众在多尔衮主政时期失意的满洲贵族。
1651年初,摄政王多尔衮以皇帝的规格下葬,在济尔哈朗的主张之下,多尔衮被追封为“义皇帝”。多尔衮生前无法取得皇位,但是死后有此殊荣,也算是死得其所吧。
但是如果觉得济尔哈朗的行为是向世人表示他会继续多尔衮路线,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在多尔衮尸骨未寒,还在葬礼期间,济尔哈朗便下令抓了阿济格,此人是多尔衮唯一在世的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逮捕他的罪名则是阿济格阴谋自立,想继承多尔衮的事业,成为新的摄政王。
在除掉了阿济格之后,济尔哈朗开始准备瓦解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他不断地加强两黄旗的权力,同时瓦解正白旗的势力。尽管,济尔哈朗表面上话说得特别好听,把两黄旗加上正白旗称为上三旗,但是做法却大相径庭。
他迅速地恢复了索尼、遏必隆以及鳌拜三人的权力。这三位都是两黄旗中的实力派,当年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帝位之时,这三位是坚决主张立皇太极的子嗣做皇帝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多尔衮把控朝政之后,这三个人进入了很长一段的失意期,直到济尔哈朗的出现。
在抬高两黄旗的同时,济尔哈朗还在想方设法的瓦解正白旗势力,正因为如此,他遇到了苏克萨哈。
1651年2月,顺治皇帝在济尔哈朗的主张下亲政,顺治皇帝为了答谢济尔哈朗,给了其很大的人事任免权,后者也就可以在关键位置上安排自己的势力了。同时,为了缓解逮捕阿济格所产生的影响,济尔哈朗把多尔衮的牌位请进了太庙。
但就在一个月后,与济尔哈朗达成共识的苏克萨哈便开始向朝廷告发多尔衮,说他觊觎皇位,用皇帝服制,密谋建立新的首都。
在得到了小皇帝充分信任之后,济尔哈朗开始对多尔衮进行清算。
国仇家恨,一并算清。在坐实了多尔衮有罪之后,多尔衮生前的荣耀,身后的恩赐,统统剥夺,那些曾经的多尔衮的死党,也受到了清算。当然,在这其中也有如苏克萨哈一般的投机分子,满达海、博洛、尼堪三人,曾经的多尔衮的死党,如今都言之凿凿的告发多尔衮在生前的很多的不轨的行为。
济尔哈朗之所以能够接受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三个人的手里,握着相当庞大的军队。于是,这三人获得了嘉奖,他们都在六部当中获得了很大的权力。
鳌拜、遏必隆、索尼三人,也因此事而撤销了多尔衮对他们的惩罚。加上苏克萨哈,四人皆被升为领侍卫内大臣,有权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鳌拜、遏必隆被赐予公爵,索尼赐伯爵,苏克萨哈赐子爵。
就这样,以济尔哈朗为首的利益集团,分享了多尔衮身后的权力。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满达海等三人在次年去世,死因不详。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济尔哈朗秋后算账。
没有多尔衮的命,却得了多尔衮的病。就在济尔哈朗不断地扩大自己权力之时,他的身体却在不断的走下坡路,济尔哈朗的决策集团本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却在1655年,伴随着济尔哈朗的去世,权力逐渐式微。
不过这些济尔哈朗是看不到了,他的牌位被请入了太庙,他的爵位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之一。
顺治皇帝在不断地成长,济尔哈朗去世那年,皇帝已经17岁了,尽管名义上已经亲政四年了,但是济尔哈朗的影子一直都在。
皇帝终于没有了别人的约束,正处在叛逆期的他开始进行自己的人员部署。对于鳌拜等四人,尽管保留了军事指挥权,但是他们四人却丢掉了政治影响力,以至于在他们的传记当中,从1653年一直到顺治去世的1661年,没有记载有关他们的任何大事。
有关于顺治皇帝,特别传奇。当然,不是指的他到底是出家还是病逝了,而是似乎所有的宗教人员,在描述顺治皇帝时,都说他信了本教。耶稣会士说他几乎皈依了天主教,僧人则强调顺治皇帝是个佛教徒,而道士则强调顺治皇帝有很强的信道倾向。
实际上,尽管顺治皇帝对于以上都有些过问,但从没有深信过哪一家,如果他真的有深信不疑的思想,那也只能是儒家。而之所以顺治皇帝会接触以上三者,在于其极其失意、郁闷以及反叛的青春。
在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阴影之下,顺治皇帝生活得非常不快乐,总生活在强权政治之下,顺治皇帝性格当中有些懦弱,优柔的成分。他大概是中国古代皇帝当中,少有的经常贬低自己的皇帝了。以至于朝臣篡改他的遗诏,把遗诏变成了罪己诏,世人都见怪不怪。
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在济尔哈朗去世后的第一件事,顺治就要摆脱摄政王的控制,以强化自身的实力。在这方面,顺治皇帝毁誉参半,不过对于满洲贵族来讲,顺治几乎毫无亮点可言。
首先,顺治成立了一个机构名为十三衙门。这机构听着就比较别扭,和明朝的二十四监一样,都属于宦官机构。顺治皇帝急于分化朝臣的权力,将目光投向了太监。可作为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如今顺治皇帝又起而用之,这自然会招致满人的非议。
更令他们沮丧的是,就连内务府官员,顺治皇帝都交予了宦官。而这些在以前,一般都是满族人的包衣奴才才可以担任的官职。
再者,顺治皇帝开始提高汉人的地位。作为满清统一全国后的第一位皇帝,尽管年龄尚小,但是也有意识如果想治理好天下,就必须接受汉化,接受汉化的前提便是提高汉人在朝廷当中的地位。
内阁、六部、地方督抚,除了皇帝的侍卫以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汉人免进之外,其他重要位置都被安排了汉人。
顺治皇帝受到了满洲贵族的抵制,不仅是上述所说的几位有军权的大臣,还包括了皇帝的生母,日后的孝庄。
由于在夹缝当中生存,顺治皇帝生活的并不快乐,除了求仙问道之外,也只能在后宫当中获得一些快乐。也正因为如此,年纪轻轻便忧郁成疾。
如果官方史书记载的不错的话,顺治皇帝在患天花之前已经得了很严重的结核病了,这对于皇帝的健康是一个莫大的威胁。
1661年2月5日,官方史书记载顺治皇帝去世,年仅23岁。临终前由两位大学士起草遗诏,但是遗诏写好还未公布,便被太皇太后拦下。最终,经过太皇太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五人修改,遗诏才得以面世。
我们无法估计他们修改了多少内容,但是这份遗诏显然已经违背了顺治皇帝的初衷,这份遗诏更多的是太皇太后和四位辅政大臣在清帝国未来建设上的意见。
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鳌拜:康熙帝师到权臣的蜕变与清初政局嬗变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上,鳌拜的名字始终与“权臣”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勋旧重臣,其政治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满洲贵族政治向皇权专制转型...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03 顺治帝:功过交织下的帝王评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他年少登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亲政,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其统治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05-27 鳌拜与多尔衮:权力漩涡中的敬畏与制衡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与多尔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政治明星。他们各自手握重权,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然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却错综复杂,充满了权力...
多尔衮怎么死的 鳌拜 2025-05-23 顺治静妃下落之谜:清宫秘史中的跨文化叙事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福临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在他的情感世界里,董鄂妃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仅是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5-16 孝惠章皇后未与顺治帝合葬之谜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传统葬制,但孝惠章皇后却未与顺治帝合葬,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传统葬制与特殊例外清朝帝后合葬的传统由来已久,皇帝与皇后同穴而...
顺治为什么出家 孝惠章皇后 2025-05-07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