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源于古代帝王封禅祭祀。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泰山封禅大典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始皇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他绌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辞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云云,都是称颂自己的功德,共一百四十七字。刻石是四面环刻,颂辞刻了三面。秦二世胡亥嗣位,于元年(前209年)也东巡,又在空余的一面刻上他的诏书和从臣姓名。刻辞为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相传是李斯所书。
封禅
”这种看来简易明了的仪式,何以成为历代帝王神乎其事、无比隆重的盛典,其中究竟有何奥妙?自《史记·封禅书》出,封禅始于秦始皇之说几成定论,南宋马端临更直斥“七十二家”封禅之说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而恰恰是司马迁在《封禅书》开篇就写得明明白白,封禅大典“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厥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须知《封禅书》之于司马迁有极特殊的意义:其父司马谈因病未能随汉武帝行封禅,作为太史官的终生遗憾,临终前“执迁手泣”,悲叹,“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边夫”(《太史公自序》)此言能不使司马迁刻骨铭心,剔抉搜罗封禅史料,“殚精竭虑靡辞”以赴?况且司马迁以刑余之身,完全靠“重于泰山”的精神力量从事他的“名山事业”,使他不敢对泰山封禅著述有丝毫懈怠。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对封禅起源作出清晰描述,但司马父子对一这问题的探索和肯定却明白无误。无视这一事实,该不该算做“陋儒之见”呢?
追溯
如果不抱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看到前人对封禅起源的追溯。那位孜孜不倦地追周礼,毕生以“克己复礼”为已任的孔老夫子,曾往来汲汲于泰山,寻觅封禅大礼的遗迹,“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韩诗外传》),以至在向弟子们传授六艺的时候,尴尬地说:“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遗憾地留下了空白。比司马迁早五百多年的管子曾经谈到过封禅,可惜《管子》一书中的《封禅篇》早已亡佚,现存该篇是从《史记·封禅书》中补抄的。
它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路史》中记载,作为炎帝后裔的蚩尤“兴封禅”,也透出封禅起源的消息。以上诸说,显示了封禅起源的纵向系统。它虽开法构成信史,却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意义
封禅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封禅起源。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白虎通义》)《礼记正义》云:“祭天则燔柴也,天谓日也;祭地,瘗者,祭月也。”原来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裂痕:秦始皇囚禁赵姬的深层动因公元前238年的咸阳宫中,22岁的秦王嬴政面对母亲赵姬的情人嫪毐叛乱,以雷霆手段将其车裂,并诛灭三族。这场血腥政变不仅终结了嫪毐的权势,更将赵姬推向了历史审判的...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嫪毐的“特殊魔力”:让赵姬痴迷至深并诞下子嗣的真相战国末期的秦国深宫,一段充满欲望与权谋的纠葛,让市井小人物嫪毐成为历史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角色。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让秦始皇生母赵姬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为其生下孩...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沙丘迷雾:胡亥继位背后的历史真相与权力博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权力、阴影与理想的交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自称“始皇帝”。他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以铁腕手段重塑华夏文明。然而,这位开创...
秦始皇陵 2025-11-12 乱世枭雄的生存智慧:赵佗建立南越国的战略密码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以屠睢战死、秦军折损过半告终。五年后,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以"绝道聚...
秦始皇陵 2025-11-11 历史长河中的“隐形巨人”:名气低却贡献卓著的帝王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帝王因开创性功绩被载入史册,但也有一群帝王,他们的贡献同样深刻改变了历史进程,却因时代局限或后世叙事偏向而鲜...
秦始皇陵 2025-11-10 蒙恬遗言:跨越时空的忠义共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一场由赵高、李斯合谋的阴谋随之展开。他们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并囚禁名将蒙恬。这位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将领,在...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03 沙丘之变:李斯为何舍弃女婿扶苏,选择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