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整个靖难四年,不仅没有任何军队勤王,建文帝甚至都没有办法调动距离较远的军队。这也是到后来,朱允炆不得不抽调京营,导致南京护卫力量极弱,被朱棣一举攻克的原因。朱允炆身为皇帝,为什么却无法调动军队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失去人心,天下人并不傻
虽说朱棣起兵乃是造反,但从整个靖难过程来看,在人心向背的问题上,朱允炆甚至还不如朱棣。这一方面与朱棣打着“遵祖训,清君侧”的旗号有关,但另一方面却与朱允炆的所作所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实,朱允炆原本不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真正的皇太孙乃是朱标的第三子朱允熥。然而由于朱允熥母亲早逝,再加上朱允炆表现的极为“忠孝”,这才被朱元璋扶正,成为了皇太孙。然而就是这位“忠孝”无比的朱允炆,所作所为却令天下侧目。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六天之后,朱允炆继位。而就在朱元璋死后还不到一个月,尸骨未寒之际,朱允炆就在同年七月对自己的叔叔们下手了,以谋反之罪将周王朱橚废为庶民。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朱允炆又连续将齐王、湘王、代王三位亲王废为庶民,而湘王朱柏更是不堪受辱,举家自焚。两个月后,岷王朱楩同样被废为庶民。
你削藩就削藩吧,朱允炆偏偏还要“找”各种罪证,证明自己削藩乃是天经地义。天下人并不傻,在朱元璋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各地藩王就纷纷要造反了?尤其是湘王朱柏的举家自焚,更是让朱允炆“忠孝”的名声毁于一旦。因此,当时天下人对于朱棣的造反其实并不反感,这从朱棣继位之后,天下迅速平定就能看的出来。
失去军心,根本调不动
朱允炆失去军心,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朱允炆继位之后的重文轻武,另一方面则是削藩所带来的影响。
1、朱允炆重文轻武。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之后必然要提拔一批自己的心腹,朱允炆自然也是如此。他继位之后,迅速将黄子澄、方孝孺和齐泰引为心腹,这三位乃是鼎鼎有名的饱学之士,奈何却没有任何的执政经验,尤其是方孝孺,他竟然一心想要恢复“周礼”,今天改个衙门名称,明天改个地理名称,今天裁撤官员,明天大肆提拔官员,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对于军事,朱允炆将齐泰任命为了兵部尚书,这怎能令各地将领心服,尤其是云南沐家、西凉宋家这样的功臣之家。
朱棣等藩王与武将关系更近
2、削藩带来的负面影响。明初的王爷可不是闲散王爷,而是真正的实权藩王,这些藩王通常都有节制地方军政的权力,尤其是封地在北方的藩王们,因为北元的存在,他们曾多次奉命率领军队出征,在开国将领纷纷去世的情况下,这些新晋将领大多都是随同藩王出征后被晋升上来的,因此这些藩王与军队将领的关系要比朱允炆这个新皇帝要密切的多,这些因功被提拔的将领们,早已遍布全国各地,又岂是朱允炆能够调的动的?这同样也是朱允炆为何只能用耿炳文、李景隆、梅殷这些闲置京城的人带兵,而不敢用各地将领的原因,难道当时天下真的没有会打仗的将领了吗?其实不然,他不敢用而已。
正因为朱允炆根本调不动远离京城的军队,他才不得不抽调京营出征,在南京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下,不得不派人到南京周边去募兵,然而还没等他征兵完成,朱棣就已经攻破了南京。
所以,不是朱允炆不想让军队勤王,而是绝大多数军队都不是他能够调的动的。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黄子澄与黄香:跨越千年的宗族迷雾黄子澄(1350年—1402年)作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谋臣,因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而名垂青史;黄香(约公元64年—122年)则是东汉时期以孝行闻名天下的...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18 黄子澄的四个女儿:靖难之役下的血色人生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更将无数忠臣良将及其家族拖入深渊。黄子澄作为建文帝削藩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其...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05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靖难烽火:朱棣与朱允炆的皇权生死局1399年的北平城头,寒风卷过燕王府的琉璃瓦,朱棣凝视着南方——那里,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正以雷霆之势推进削藩政策。这场叔侄间的权力博弈,最终演变为中国历史上著...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7-10 靖难之役:百万生灵涂炭的皇权更迭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初朱棣与朱允炆争夺皇位的战争。这场持续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写了明朝的政治格局,更造成空前的人口损失。据历史学家估算,战争直接及...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6-23 徐妙云与朱允炆:历史迷雾中的伦理悖论与真相追寻在明朝开国初年的权力棋局中,一段关于徐妙云与朱允炆的荒唐传闻,如同幽灵般在民间野史与现代影视剧中游荡。这位被后世称为“仁孝皇后”的徐氏,与建文帝朱允炆之间,是否...
朱允炆下落 2025-06-12 建文帝削藩:朱允炆与叔叔们的血腥博弈在明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建文帝朱允炆与藩王叔叔们的较量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悲剧。这位年轻的天子为巩固皇权,对叔辈藩王展开铁腕削藩,最终引发靖难之役,导致多位叔...
朱允炆下落 2025-06-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