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烧饼歌》成了预言是纯属巧合吗?烧饼歌预言了什么?说到刘伯温,那肯定是知道《烧饼歌》啊,毕竟这个内容确实是让大家非常的震惊,不仅仅是预言了一些事情,而且还是2017-2080的事情。那么刘伯温为什么会写这个《烧饼歌》呢?这个预言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烧饼歌》是中国古代着名预言书,相传是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所着。君臣一问一答形成了《烧饼歌》的内容,《烧饼歌》中的预言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说到清王朝被推翻以后,往往藏头露尾,谜语一般,颇为费解。
故事发生在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尝遍了山珍海味,却仍旧保持了一种独特的口味——喜欢吃烧饼。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刘伯温曾为其积极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诚意伯,深受皇帝的信赖。这天,当他觐见朱元璋时,朱元璋突然心血来潮,要试探一下他的本领。
据说,朱元璋将吃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住,然后在刘伯温进来时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见刘伯温闭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打开一看,果然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烧饼。
朱元璋见状,对刘伯温更为叹服。接着,他突然神情严肃地命刘伯温预卜朱家天下的气数如何:“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刘伯温赶紧回答说:“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王朝,为臣子的若在这类问题的回答上稍有不慎,便随时可能掉脑袋,因此刘伯温赶紧极力奉承皇帝。但是朱元璋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他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自己在世时的王朝命运,而是朱家的天下能否延续的问题。
怀着这种疑问,朱元璋对刘伯温说:“虽然自古兴亡原有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强令其预测一下王朝以后的命运。但因事关重大,刘伯温惊恐万分地跪下哀求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于是,朱元璋便赐给他免死金牌,令他大胆直言。就这样,君臣二人开始一问一答,刘伯温最终吐露出一系列预言。这些预言,被当时人记录下来,后世便称其为《烧饼歌》。
刘伯温所写的《烧饼歌》,这是以君臣论述的形式来展开叙述,对中国未来进行他所猜测的预言,但是大多数还是被他预言到了。
有一段刘伯温是预言中国现当代的历史,“东拜斗……,分南分北分东西”,这指的是在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各地割据的军阀自立门户,使中国分为东南西北几块军阀实力。
偶遇异人在楚归”,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它指的是湖北这一带,在现代历史上,蒋介石是想屠杀反对他政权的共产主义,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南昌起义,依旧以繁衍之势,逐渐的扩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是打败蒋介石的主力军。
“马行万里寻安歌”不免让人觉得就是这特指红军万里长征,浩浩荡荡的转移,移至陕北一带,这也是红军史上的转折点。
到后来轰动中国的四人帮,它也有所预言,“残害中女四木鸡”,女指的肯定是江青,四人指的是四人帮,这四个臭名远扬的人,引发了残害中国长达十年的文革,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醉人。
《烧饼歌》所蕴含的事件还有很多,还有很多等待着后世发生而验证,可能有人会怀疑,这些都是后人纂改编造的,这就好像宗教一般,信者自信,不信者也没人强迫你去信,预言已定,未来却未定。
二、烧饼歌预言了什么
2.1、刘伯温《烧饼歌》中的预言是:预言了明代的靖难之役、土木之变、英宗复辟、宦官之祸、李自成起兵、崇祯自缢煤山、吴三桂出关降清等一系列重大事变。
2.2、有些诗句指名道姓,如“八千女鬼”合成一个“魏”,指魏忠贤陷害忠良,使朝政大乱;“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可以凑成“李自成”三字;“平安镇守好桂花”是吴三桂的“桂”字。
2.3、有些诗句涉及皇帝的年号或诸侯王的封号,如明成祖朱棣最初封为燕王,起兵靖难,故有“燕子飞来”之说,而“一院山河永乐平”大概是指成祖的“永乐”年号,“祖宗山上贝衣行”可能是“崇祯”二字了。
2.4、还有些诗句暗喻时间的结局,如“相传昆玉继龙堂”指英宗复辟,“奔走梅花上九重”指崇祯吊死在煤山,“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恐怕是说朱姓政权到顺治皇帝时最终完结。
在金末乱世的风云中,杨妙真以一杆梨花枪横扫千军,其武力之强、威名之盛,令后世军事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留下“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的定论。这位红袄军的女统...
戚继光 2025-07-03 宝庆公主:大明皇室最明亮的珍珠,却难逃政治婚姻的枷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紫禁城坤宁宫传来一声婴啼。六十八岁的朱元璋抱着襁褓中的幼女,这个老皇帝不会想到,自己最小的孩子将成为明朝最特殊的公主——她既是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宝庆公主 2025-07-03 陈圆圆与李自成、刘宗敏:乱世红颜的命运纠葛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风云中,陈圆圆的名字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紧密相连。这位秦淮名妓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柳絮,被卷入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等历史漩涡的核心。要厘清...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03 朱祁钰“断子绝孙”的历史真相:权力绞杀与命运悲剧明代宗朱祁钰,这位在“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帝王,其人生以悲剧收场。他年仅三十岁便猝然离世,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早夭,两个女儿也命运多...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7-03 胡惟庸之死:明朝首桩“谋逆大案”的刑戮真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大明帝国爆发开国以来第一桩“谋逆大案”。丞相胡惟庸被指控“通倭通虏、谋反叛国”,其结局之惨烈、刑罚之残酷,不仅震惊朝野,更成为朱元...
胡惟庸 2025-07-03 弘治中兴:明代的“仁宣之治”还是虚幻的治世泡沫?在明朝十六帝的治乱循环中,弘治中兴犹如一道短暂的光明,被后世史家誉为“中兴之令主”。明孝宗朱祐樘在位十八年,通过整顿吏治、轻徭薄赋等举措,使大明王朝呈现出短暂的...
朱祐樘下一个皇帝是谁 2025-07-02 张四维是张居正的学生吗?历史迷雾中的师生疑云在明代万历朝的政治舞台上,张四维与张居正的名字常被并置提及。作为万历首辅张居正的继任者,张四维在张居正去世后迅速主导了“夺情案”的平反,并着手清算张居正改革措施...
张居正 张四维 2025-07-02 张居正的子孙命运:显赫与沉沦的家族兴衰史张居正,这位明朝万历年间力挽狂澜的首辅,以“一条鞭法”等改革重塑帝国命运。然而,这位权倾朝野的改革家的子孙命运,却如明末政局般跌宕起伏。从簪缨世族到籍没流放,张...
张居正 2025-07-01 盛庸:以弱胜强的战术大师,为何难挽靖难败局?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一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拉开帷幕。在这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内战中,一个名字如彗星般划过战场——盛庸。他以布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7-01 曾秉正:明朝言官的悲剧与士大夫的生存困境在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秉正的名字与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紧密相连。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因触怒明太祖朱元璋而遭“腐刑”处罚。然而,若将这段历史简化为“曾秉正...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