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皇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她早年深得宋真宗宠爱,不惜利用其他妃子,也要扶持刘娥称后。等宋真宗死后,刘娥垂帘听政,手握大权,为此后的“仁宗盛治”打下坚实基础。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刘娥距离效仿武则天称帝仅一步之遥,但她终是压制住内心的欲望,没有称帝。对于刘娥的评价有好有坏,她的确非常有能力,但为了权势,却使宋仁宗和自己的生母至死都不能相认,这点的确有些自私。
1、刘娥早期经历
刘娥父亲是嘉州刺史,结果在战场上去世了,因此家道中落。父亲一死,家里也没有男丁,于是她妈妈就只好带着她回娘家,还安排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刘娥挺聪明,学习不错,更是努力,学了不少本事。一转眼,她十几岁了,在古代这正是议婚的年纪,于是,她姥爷一拍板就将她嫁给了一个银匠。从此,刘娥的人生开始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银匠的生意在当地一般,和现在很多人想要北漂一样,银匠也想去大宋的京城汴梁找点活干。两夫妻新婚燕尔的,正是蜜里调油之时,于是他去京城就把自己老婆也给带上了。可是,京城难道是这么容易混的吗?夫妻二人到了京城后,不说赚大钱了,常常连饭都吃不上了,为了糊口,刘娥只好去卖艺。
刘娥的手艺不错,通过打鼗(táo)鼓卖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就有当时的襄王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更惊人的是,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为啥呀?当然是刘娥长得漂亮啊,要不然打鼓的那么多怎么偏偏她火了?接下来的事情也搞笑,赵恒见人家青春貌美的,都不问就觉得人家肯定未婚,于是就跑去跟银匠说他要把刘娥给买了,这个银匠也很不是个东西,竟然真的把自己老婆给卖了,于是刘娥从一个卖艺的打鼓卖唱女,成为了王府的侍女。
但是,这个刘娥原本也挺愤怒的,毕竟前边也说了她和银匠的关系不错。但是,银匠这卖起她来竟然毫不留情,相反这个襄王有钱有颜还有文化,对着自己也是星星眼,很快也对襄王上了心,没多久两人就过上了如胶似漆的生活。
兴许是这两人太高调,襄王他爹宋太宗知道了。然后,他就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因为自己的儿子可是王子王孙,结果却宠幸一个歌女不说,还是个二婚,就算是当小妾都是给皇家抹黑。就下令让赵恒将刘娥送走。
赵恒还是个痴情种,表面上答应他爹答应的怪顺,暗地里却阳奉阴违,瞒着宋太宗开始金屋藏娇。他和刘娥开始长达十五年的地下恋,十五年里两人在背地里偷偷相会。更重要的是,在这十五年里,刘娥并不是单单沉溺于男欢女爱,她借助赵恒的资源,疯狂地学习,努力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终于,她熬出头了,因为赵恒登基为帝了。
2、终成一代贤后
公元997年赵恒登基为帝,史称宋真宗。很快,他就将刘娥接进了宫,进宫之初就封了美人,不久后又晋封为德妃。如果不出意外,这会是刘娥人生的巅峰了,可是她运气实在是好,赵恒爱她不说,赵恒的第一个皇后也不幸早逝,按她的身世这原本也轮不上他,结果赵恒新娶的第二个皇后也去世了。更巧的是,刘娥还怀了孕,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当然,历史也不会一直站在她这边,她的儿子没能活下来。于是,赵恒做主,将和她同期的一个李美人的儿子抱给她养。所以,历史站不站在她这边不重要,只要赵恒一直站在她这边才是最重要的。一切条件满足后,宋真宗就去讨好的和大臣们商量,想要他们同意刘娥封后,可是,宋代文臣的地位多高啊?再加上,立后也算是国家大事,结果大臣们嫌弃她出身不好,不同意不说,还一个个的装病不上朝了。
宋真宗十分为难。此时,刘娥主动说:"陛下别立为为后了,这样就不用了为难了,我默默地支持你也是一样的。"宋真宗甚是感动啊,于是,竟然硬气起来了,不管群臣反对与否,直接宣布刘娥就是大宋下一任皇后了,帝王之爱也不过如此了吧!
可是,原本相约白头的人,大刘娥十一岁的宋真宗却先刘娥而去了。于是,身为皇后的刘娥,开始了她垂帘听政的巅峰时期,也真正意义上的执掌了大宋的江山,甚至穿着天子的冠冕上朝。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专心搞事业,还把大宋带的欣欣向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太后临朝,威震天下。“
在她临朝期间,对大宋后期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一,她没有放任外戚,任人唯贤,甚至将百官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卧室,有人推荐谁她就去查此人的底细,看看可堪大任否。其二,她没有效仿武则天,大兴自己的家庙社稷,虽然称制,但是一切都在可以忍受的度内。甚至,她清算了奸臣丁谓,让他永远不可翻身。
其三,她完善了完整的太后垂帘听政制度,还是之后慈禧太后的偶像。其四,她终结了扰动大宋王朝多年的"天书运动",还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让大宋的经济得到了质的飞跃。也因为她的卓越贡献,在刘娥之前的太后谥号都是两个字,从她以后太后谥号为四字。
虽然,如日中天之时刘娥难免恍惚,也想要效仿武则天,但是真有人怂恿她时,她却说不可对不起大宋的列祖列宗,不知是不是回想起来了宋真宗在时,对她的温暖和柔情。所以,史学家们将她和吕后、武则天并称为中国三大女主,而她也拥有了武则天的一切权力,但是,她却用自己的胸襟和智慧,带领着大宋走向了更好的远方,所以,她没有背上吕后和武则天的骂名。怪不得,连喜欢骂人的司马光都对她夸奖有方:"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1100年正月,北宋政坛因宋哲宗的猝然离世陷入动荡。这位年仅25岁的皇帝未留下子嗣,皇位继承成为朝堂焦点。在宰相章惇力主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时,向太后却以“端王...
宋哲宗 2025-09-23 宋度宗赵禥:南宋末代王朝的荒诞镜像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